第二个保姆——秀琴


第二个保姆——秀琴

作者茉莉

栀子走后,生活重又紧张起来。我们轮流回家陪伴父亲,照顾父亲,每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脚步不停地奔波在单位和家之间,使本来就不富裕的时间更加紧迫。尤其是早晨,服侍父亲更衣起床,然后洗衣、扫地、叠被、整理房间、做饭、照顾父亲吃饭、吃药,再刷锅洗碗,准备上班,忙得团团转,好似打仗一样。尽管每个人都感到心力、体力、精力已经透支,但看得出来,父亲并不开心,因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大部分时间都是父亲独自在家,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无奈,我们商量分头托人找保姆。因为我们没有找保姆的经验,不知从何下手,一连几天过去了,没有传回有关保姆的回音,怎么办呢?我忽然想起婆婆家在农村,说不定有保姆的合适人选,就和先生一起回老家,请亲戚们帮忙找保姆。这个办法果然不错,没有几天就捎来口信,先生的大姑给找到一个保姆,明天就来。我心里很高兴,保姆的事总算有着落了。

次日,我早早地来父亲家等候新保姆的到来,心里充满期待,又感到忐忑不安。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初次与保姆打交道,作为雇主,我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否需要立个字据,或者签个合同?怎样谈工资这个最棘手和敏感的话题?我正在思索,先生的大姑领着一个老太太进来了,大家寒暄过后在客厅坐下,我打量这个老太太,一身朴素的衣着,头上扎着一块褐色的围巾,黝黑的脸上布满皱纹,一双不大的眼睛充满好奇地四处张望。听大姑介绍,老太太63岁,老伴去世了,儿女都已经独立生活,她不愿意住在儿子家看儿媳的脸色,所以出来做保姆,自己养活自己。因为是熟人领来的,自然对我们家的情况有所了解,所以也不用我特意介绍了。大家随意闲聊了一会,正在我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进行时,大姑将我拉到门外,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工资,她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我不假思索地就同意了。回到屋里,我笑着对她点了点头,老太太似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我领着她们来到父亲的房间,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父亲没有提出异议,就这样定下来。眼看将近中午,我起身去做饭,老太太马上站起来说:“你们坐着,我去做饭,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我和大姑坐在沙发上拉着家常,大姑对我说:“她叫秀琴,按我这里的辈份你喊她嫂子就行了。她勤快、干净,还很会做饭。”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保姆了,但愿我们合作的融洽、和谐,配合默契、愉快;但愿她能照顾好父亲。不一会午饭做好了,是西红柿鸡蛋打卤面,我吃了一口,味道不错,父亲也说好吃,秀琴嫂子欣慰地笑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秀琴嫂子干的不错。第一,她有农村人特有的勤快,将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第二,她做家务得心应手,每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安排的有条不紊,不慌不忙。第三,她照顾人细心周到,给父亲端茶倒水、陪父亲聊天、看电视,让父亲按时吃药、按时休息、按时出去散步,一切都安排的很有规律。第四,很会做饭。她蒸包子、包饺子、擀面条、烙饼、熬大锅菜,不停地变换花样,受到父亲的表扬,尤其是她做得几样凉拌小菜,味道鲜美,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平时我们工作繁忙,风风火火地回到家,半路上买一点半成品的食物,回家一加工就是一顿饭。爱琴嫂子来后,伙食花样多了,父亲的胃口也好了,看到这些,我感到很欣慰。母亲突然去世,没有给我们尽孝的机会,留下终生的遗憾,使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珍惜与父亲相伴的时光,照顾好父亲,使父亲有个幸福的晚年,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第二个保姆——秀琴

转眼秀琴嫂子来了一个多月了,时间在平静中度过,大家和谐相处、相安无事。一个周五的下午,秀琴嫂子给我打电话,要请假回家看看,周日就回来了,我同意了,并答应她下班后回家照顾父亲。周五我下班后她就走了。周六、周日我们不上班,轮流在家照顾父亲,原以为她周日晚上就会回来,我们周一可以照常上班。没想到一直到周一早晨八点多,在我心急如焚的翘首企盼下她才回来,我急忙风风火火地赶着去上班,还是迟到了,心里不禁涌上一丝不满。冷静下来想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对人求全责备,也许她这是偶然的一次,我们应该宽容大度一点,该原谅的就原谅,谁还没有点特殊情况?我们上班还有迟到的时候呢!想到此,心情也就平静下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一连几个星期秀琴嫂子每逢周五就走了,一直到周一上午才回来,偶然的一次也就算了,长期这样下去,一个月四个星期,她至少要回家住十天,也就是说一个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我们照顾父亲,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更不可饶恕的是,有时连给我说一声也不说,把父亲独自留在家里就走了。一向与人为善的我,从善良的角度出发,一次次地原谅她,希望她能自律,能自我约束,能下不为例,可现实总是重重的给我一击,她一次次的让我失望,父亲也开始不满。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即使最有耐心的人也有忍耐的底线,终于有一天,我彻底失望了,不得不婉言相告:“嫂子,你如果家里确实离不开,就不要勉强了,我们另外找保姆吧。”

后来我去了大姑家,向她解释了其中的原委,毕竟是大姑给介绍来的,总要有个交代。大姑告诉我,秀琴主要是迷上打麻将,村里人说这叫“玩钱”,越玩越上瘾,越陷越深,才变成这样。她还听村里人说,秀琴从我家带回来很多东西,问我是否发现家里少了什么?我大吃一惊,这真出乎我的意料,说实话,我根本就没有防人之心,所以也不知道家里是否丢东西。虽然心里疑惑,但转念一想,我们没有真凭实据,只凭道听途说,不可瞎猜疑。我宁愿相信这不是真的。再后来,听说她与儿子儿媳闹不和,缺吃少穿,独自生活的很艰苦。再后来听说他的儿子因为触犯法律,受到严厉的制裁,住进监狱。不久,一次意外她又摔成残废,真是应了那句话:福不双降,祸不单行。因为无钱医治,无人照料,不久就在贫病交加中凄凉地死去了。我不禁为她的遭遇唏嘘不已,大姑说她放着好日子不过,也许这就是她的命。但我不相信,命运有时候是靠自己掌握的。比如秀琴嫂子吧,在我家生活工作了三个月,来时又黑又瘦,走时变的又白又胖,因为有了钱,穿着打扮与来时相比判若两人。如果她一直这样平静地生活下去,她的晚年也不至于如此贫困潦倒。她如果不是迷上打麻将,丢了工作,输光了积蓄,并引起儿子儿媳的不满,也许还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人啊,关键时刻能把握自己才是高人。唉!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保姆   班后   大姑   儿媳   风风火火   勤快   嫂子   美文   老太太   周日   平静   家里   父亲   儿子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