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计较,往后学会淡然于心

别计较,往后学会淡然于心

文/夏莫

01、卷首语

人生的风景极美,总会有些念念不能忘,也会有舍不得的执着。越是计较得失,越是容易影响心境,影响情绪。

人生不止当下,往后更是绵延漫长,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会经历什么样的事情。当下一时的欢愉,令人沉醉缠绵,不愿割舍,这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彻彻底底动了心也沦陷了,一旦遭遇变故,就会变得难以接受。越是舍不得,越是放不下,就越是刻骨铭心的难以丢却。

这世间,繁华万千,学会看淡,是一种修为。

庄周曾说:“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悬)解也。”

得失有命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能不能得到圆满是事在人为,也有因缘际会。越是放不下的,越是会成为困扰一生的梦魇,学会淡然,学会释怀,就会发现人生别样的风景。

别计较,往后学会淡然于心

02、计较多了,心就累了

人活于世,在意的东西很多。有些东西越是计较越是得不到,越是计较越是失去人心,失去自己的大格局,影响心境,也需要情绪。

计较便是放不下,舍不得。但越是偏执固执的人,越是斤斤计较的人,往往过得很累。因为他给自己设置了重重的枷锁,把自己圈在了一个狭隘的角落。

计较太多,烦恼就多了,心也就累了。

书中写道:“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包容,就有多少欢乐。心若贪著,念念维系;心若淡泊,清新洒脱。”

计较别人拿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计较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皆会让人多出许多烦恼。烦恼一多,便容易影响情绪,影响生活。

因为得不到而计较,会让人辗转难眠,也会让人觉得心累。处处计较,会耗费许多的精力和心思,影响正常的生活轨迹。

别计较,往后学会淡然于心

03、别计较,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人活于世,经常会被身外之物所牵绊,会因为自己生活不如身边的人而嫉妒,会因为自己才华不得施展而郁郁,更会因为自己的生活没达到理想中的程度而总是怨气横生。

不管是财富还是名声,其实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越是计较,越是影响心境,积攒在心里的不愉快,成了纠缠自己一生的病症。

许多事,不过是昙花一现。

越是争强好胜,斤斤计较,越是容易失去一些东西,而留下遗憾。

其实那些昙花一现的生命财富,比不得人世间至纯至美的情谊。身边的朋友,关心的亲人,还有守望的爱人,这些才值得自己用所有去好好把握和珍惜。

知足常乐,吃亏是福。做人心境开阔了,有些事情就不会总是耿耿于怀,也不用费尽心思的谋算。

只有计较少一些,烦恼才会少一些。待人处世,应该心平气和,也应该心胸开阔。处处计较,往往得不偿失。

别计较,往后学会淡然于心

04、淡然于心,才能获得轻松自在

人要学会看淡,淡然于心,才能获得轻松自在。

放下,即自在。人生的压力无处不在,越是背负得太多,越是活得累。人生的得到与失去,皆是命中注定。

人生百味,终有遗憾和不圆满。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有求而不得,才会有那样皎洁明亮的月光常常悬挂于心间,成为心里最美好的一处境地。并不是所有的遗憾都是悲伤和难过,反过来想一想,正是因为成就了遗憾,才成就了美好。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想事成。在得到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失去;在失去的瞬间,其实也已经有所得到。

人活于世,心态最重要。不再为外界的纷纷扰扰,过眼烟云所迷惑,守住自己的本心,努力去过自己的生活,人生才会有更多的美好。

别计较,往后学会淡然于心

05、结束语

人生的幸福与快乐,皆靠自己的心态。越是计较,越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双眉紧锁,越是活得累,活得不如意。

计较只会添加烦恼,扰乱心绪。人生许多事,其实不过昙花一现,不值得计较,不值得耿耿于怀。有时,人生的圆满,反而增添了它的百味。

别计较,往后学会淡然于心。

试着看一看这春暖花开的世界,静下心来听一听鸟语清脆的春天,其实美好就在自己的身边。平心静气的自在也不是那么的难以获得。

学着淡然于心,就能渐渐领略到生活的真谛,不在于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更是在生活中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每一寸小欢喜。

学会豁达,你会发现,其实人很渺小,但是也可以看到更大更辽阔的天地。

-END-

今日话题:

如何做到不计较?

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庄周   淡然   昙花   斤斤计较   耿耿于怀   美文   心境   圆满   自在   遗憾   情绪   烦恼   美好   身边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