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曼桢的噩梦是从那天听说姐姐生命垂危开始的,正巧那天早晨,曼桢和世钧因为姐姐曾是舞女的身份吵架。

世钧的爸爸当年到上海找舞女,那时曼璐风头正旺,他爸爸在曼璐身上花了不少钱,却没得到“甜头”。因为世钧邀曼桢到南京去玩,他爸爸发现曼桢和曼璐长得很像,又经世钧的舅舅一证实,确认两人是姐妹。便认定:“这种人家出身的人,除非长得真丑,长大了总是吃这碗饭的。”

世钧与曼桢的婚事,受到了他家里的巨大阻力,世钧想到让曼桢搬家,否认曼桢和曼璐是姐妹的事实,想用这种妥协的办法,和曼桢继续走下去。起初曼桢听他这样说,还忍耐着,但最终还是被激怒了。她生气地说:“我觉得我姐姐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是谁更不道德!”因此摘下了世钧送给她的戒指,世钧也生气了,又把它顺手扔到了字纸篓里。

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可就是这位曼桢极力捍卫的姐姐,却是残害她的主谋,为了不被祝鸿才抛弃,她竟扭曲地想到用妹妹收买祝鸿才的心。她天真的认为,只要妹妹归了他,他就不会在外面花天酒地,就会好好呆在家里,妹妹能管教得了他,因为“鸿才对她始终是非常敬爱,他总认为她和任何女人都两样的”。再者,妹妹跟了他,始终是自己的妹妹,总不会苛待自己,自己的未来就有了保障。

曼璐以“将死”为由,把曼桢和她的妈妈骗来,又想法把妈妈送走。把曼桢安排到那个静得吓人的人房间里过夜,那晚,曼桢先是听到马路上汽车行驶的声音害怕,后来又闻到了强烈的香气(她认得那是祝鸿才搽的香水的气味),然后“她突然坐起身来了”,因为她已经发现“有人在这间房间里”。

这个人当然就是祝鸿才,曼桢发疯似的反抗,把他咬伤了。他就揪住曼桢的头发,把她的头在地板上死磕几下,曼桢被砸昏了。这个可恶的祝鸿才“当时在黑暗中也不知道她可是死了,死了也要了他这番心愿……恨不得死在她身上”。

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曼桢就这样被强暴了,那可怕的一夜直击人心。年少时总认为那一夜是最可怕的,那一天一天的囚禁是无法忍受的,但成年之后,才知道比那更可怕的是曼桢后来的遭遇。

直至曼桢难产被送到医院,她才在隔壁床仗义大姐的帮助下逃出那所“监狱”。

期间曼桢想尽无数办法求救,但都没想成功。她妈妈被曼璐几句“迷魂汤”就打发到了苏州,世钧几次去找都找不到,最终曼璐把那枚戒指还给了他,还让世钧误以为曼桢与豫谨结婚了。

从可怕的那一晚开始,曼桢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打3份工,承担整个家庭的重担还能活力四射、乐观开朗的曼桢了。但那时她的心没有死,她还一直想着世钧。她还有希望,她对自己、对未来的生活还有希望。

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直到她从叔惠那里听说世钧已经结婚了!她的未来崩塌了,两个情侣无论怎样吵架,都有和好的盼头。但一旦一方结婚,两人的关系就真的宣告终结了,你就永远失去了他,而他却已经真的属于另一个人了。

曼桢从叔惠家出来,她想到了死。“不管别人对她怎样坏,就连她自己的姐姐,自己的母亲,都还没有世钧这样的使她伤心”。最终,还是想到那个孩子,自己的那个孩子,使她还有一丝苟活的念头。

也是这个孩子,最终让曼桢做出那个最可怕的决定——嫁给祝鸿才。曼璐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死了,孩子落到了一个像“后娘”一样的女佣手里,曼桢知道自己的孩子定受了不少罪,直到孩子生病差点去世,曼桢去那里整夜的照顾,才把他救回来。

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她现在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确切的信念,觉得无一不是渺茫的。倒是她的孩子是唯一的真实的东西。尤其这次她在生死关头把他抢回来的,她不能再扔下不管了。”

加之,祝鸿才在曼璐去世之后,生意失败,生活落魄,诚心忏悔。曼桢对他竟于憎恨中生出一丝怜悯。以致于想到曼璐之前的话:“曼璐从前曾经一再地向她说,鸿才对她始终是非常敬爱,他总认为她和任何女人都两样的,他只是一时神志不清做下犯罪的事情,也是因为爱得她太厉害的缘故。像这样一类的话,在一个女人听来是很容易相信的,恐怕没有一个女人是例外。曼桢当时听了虽然没有什么反应,曼璐这些话终究并不是白说的。

其实她潜意识里也许知道嫁给祝鸿才是不对的,她不好意思当面把这事告诉豫谨,她因嫁给了祝鸿才觉得没脸再见当初救她的那对穷人夫妻,自此也与曾经的“救命恩人”断了联系。

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可婚后的日子不是她想“破罐子破摔”就能凑合着过的,结婚之后,祝鸿才已经忘了他曾经犯的罪,曼桢也不再提。曼桢每日毫无生气,面如死灰,只为孩子苟活于世,祝鸿才对她极尽羞辱之能,而她对他的厌恶也已经成了一种不能自控的“面部痉挛”!

曼桢不禁感到:“从前的事,那是鸿才不对,后来她不该嫁给他。……是她错了。

张爱玲写人性从来毫不手软,对于自己的女主也是一样,但她却是偏爱曼桢的。

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半生缘》最初发表被命名为《十八春》。《十八春》的结局是因为爱国,为了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男女主人公们来到中国东北,以庸俗喜剧般的大团圆结局收场的。

显然这个结尾张爱玲是不满意的,因此她晚年移居美国之后,开始改写这部小说,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半生缘》。

这里的曼桢能在意识到和祝鸿才婚姻的悲剧之后,负债累累和他离婚,并挣得了儿子的抚养权。

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我想这是张爱玲给曼桢最大的善意,更给女性启示。毕竟在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没落贵族的女儿,还是欢场里的交际花,亦或是旧式家庭中的少奶奶,都生活在各自的悲剧中。

唯有曼桢,虽然和世钧那句“再也回不去了”刺痛人心,但却最终能带着儿子独自生活,还还清了因离婚所背负的所有债务,给女性最后一丝希望。

晓角心语: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比起那晚的被强暴,那一年的被幽禁,曼桢嫁给祝鸿才这个决定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婚姻不是一日一年,而是长长久久,而嫁给一个厌恶的人,比死亡更可怕!

张爱玲《半生缘》:最可怕的不是被强暴被幽禁,而是曼桢这个决定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

“这些年来她固然是痛苦的,他也没能够得到幸福。要说是为了孩子吧,孩子也是被带累着受罪。当初她想着牺牲她自己,本来是带着一种自杀的心情。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像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鲁迅先生对于悲剧的定义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曼桢和世钧那份心心相印的爱情,无疑是这世间最温暖、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但他们“回不去”了。在这份回不去中,这份毁灭了的美好之中,我们却感受到了更多。


作者:

晓角心语,自媒体撰稿人。

我手写我心,活我所活。

原创不易,点个赞再走吧~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半生   字纸篓   那晚   人心   舞女   敬爱   美文   悲剧   当初   爸爸   姐姐   妹妹   妈妈   未来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