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菜地


家有小菜地


家有小菜地


家有小菜地

菜场里的蔬菜大都来自温室,来自大棚。一层膜,一片玻璃,让植物与大自然有了隔阂,也使植物失去了本真,味道自然寡淡了许多。我家院子里有块六七平方的小菜地,和一般人家的花坛差不多,靠围墙的角上栽了四株丝瓜,还有十几株辣椒,茄子,收获的是不仅仅是美味,还有无尽的乐趣。

丝瓜

植物也有灵性。

丝瓜尤甚。我家院子外就有两株,植于一只废弃的拖畚斗内。瓜藤蔓延时,我怕它们够不着围墙顶端布好的瓜架,遂垂下一根小拇指粗细的尼龙绳,以作救命稻草,我早晚巴望着瓜藤能缠绕上去。

可它们不领我的情,对于我的好心毫不理会。藤蔓细长,间或有模样如梧桐枝头挑出的叶片,却无主心骨支撑,看它们依旧直直向上,我真担心这黄梅天的风雨会扯烂、摔碎它们于水泥地坪上。

一夜狂风后,我出来探望它们,没有见到受伤的痕迹,雨的滋润让浅绿色的叶子愈加鲜活。细看才发现,在每只叶柄与藤蔓的交接处都伸出两三支高温中抽出的玻璃细须,那模样实在是吹弹可折,经不起蚂蚁蹦哒。

但这些触须长着我看不见的勾刺,如章鱼、或蚂蝗顶端的吸盘,紧贴于光滑的围墙表面,还有几支已卷曲成绿色的弹簧,尼龙绳正穿心而过。也有什么也勾不住的,像机床下蹦出的刨花,蜷缩在藤蔓边。

喜欢丝瓜也只是近两年的事情。去年在屋后随便栽了几棵丝瓜,似乎没费什么力气,也没怎么去打理、伺候它们。瓜苗栽下后只是浇了几次水粪,给它们搭了个架子,安了个窝。然后就见它们慢慢爬满了木架,漂亮的小黄花自下而上渐次开放,翠绿色的丝瓜吹气般日益涨大,丰盈了家里的餐桌。有时孩子们上班不回来吃饭,我们就不用去菜场。摘两三根回来,褪除外衣的丝瓜,白白嫩嫩的,剥了皮的香蕉般柔软,我甚至不忍心用刀去切它们。烧热的锅里淋上菜籽油,爆炒,再加入几只搅拌均匀的鸡蛋,小心翻炒几下,一盘佳肴就上桌了,黄绿交织,相互纠缠,看着就有用手去拣的欲望,什么味精鸡精,老姜香葱,加什么都是浪费,多余,都是画蛇添足。

辣椒

辣椒苗有着不错的身姿,并且比较沉着,栽下很久,一直像一把阴天里的雨伞,没雨是不会撑开的一样。倒是朵朵小白花有点性急,也不等苗枝开杈就蹲在伞尖上绽开了,如杏花的模样,白中稍微带点儿淡青。我实在想不出这纯朴的神态,怎么能酝酿出让舌头嗤嗤作响的辣味。“知人知面不知心”,植物大抵也是如此吧。

妻子说这是菜椒,应该不辣。

还不知道长出来终究是什么模样,但对于菜椒也不陌生。印象中它个头呈方型,敦厚憨实瓤也厚,想切细丝还要练练刀下功夫。菜椒不能独挡一面,需要搭配其他的蔬菜才能上桌。可以做青椒肉丝,青椒干丝,青椒毛豆,还有虎皮青椒,名字在前面却只能做配角的份,像戏中少不了跑龙套的一样。

在老家,即便现在,我们还只有辣椒,尽管不似朝天尖椒那样食之酣畅淋漓,闻之泪流满面。碰到在锅中翻炒时也会打几个喷嚏。老家的辣椒可谓是蔬菜中的百搭,不要说菜椒能搭配的,就和如青涩芦柴样的空心菜杆子搭配也同样相得益彰,成为下饭的美味佐料。

想起有碗叫“辣椒瘪”的菜,便能勾起味蕾中的馋虫,觉得甚是味美。记得吃这菜时季节已是晚秋,风吹霜打之下,禾上叶子枯竭,辣椒不死不活地吊在枝头上,皮皱得像乡下老人的脸。这个时候去菜地就不管老少大小了,挨着个儿摘下,不用刀切,木棒轻轻拍打,再拣除菜蒂,放到竹篮里去河水里过几下,时光染上的尘埃连同腹中未成熟的白籽,就从竹篾的缝隙间顺水流走。回家沥干水份,热锅中滴点菜油,囫囵个个倒下,加些蒜头,舀一勺蚕豆酱,翻炒,稍闷即可起锅。那滋味远比装了肉馅的虎皮青椒要来得纯厚,来得有滋有味,来得美不可言。

茄子

貌似强壮的茄子苗,其实也是外强中干,弱不禁风。才开花,果实八字不见一撇,却开始摆出孕妇的架子,歪歪斜斜,就需要帮衬了。无奈,在它们身边插根细竹竿当作单拐,还不行,它没有豆角的藤蔓缠绕,还得用布条给它轻轻地绑扎起来。

移栽的那天,妻子就打招呼,记住分开栽,它们有两个品种,一个是青茄子,一个是紫茄子。听名字似乎很有色彩,苗搬过来,同样都是紫色的杆子,墨绿的叶子,怎么分?只有等果实出来了,混在一起总不会杂交出花色的茄子吧。

当下,茄子开花了,褐色的蒂衬着紫色的花,和水中浮莲的花朵相似,只是这花羞于见人,垂着头,含情脉脉的样子。

紫茄子的果实壮如月牙,适合做油闷茄子,不过耗油,切好的长条放油锅中过一下,放生姜,老抽,盐,适量的白糖,微火闷煮。还未起锅,香味四溢,挡也挡不住。品尝油闷茄子得乘热,入口香糯,没了茄子的生涩味。在上海算不上名菜,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却少不了它的身影。

记忆中只有青茄子,紫茄子连想象也想象不出来,更甭提油闷了。半锅的油?在生产队时期,一年只分到两三斤,这样的吃法就不是享受,是罪孽,会被人咒骂几代的。

青茄子配上辣椒清炒,食之只能说是有了菜的味道,不鲜美。但若家里煮上干饭,那就少不了会蒸茄子,好吃做法却极简单,取两三只茄子,除蒂,洗净切上十字瓣,待锅里煮饭的水欲干时,扔在饭头上。当中再安一小碗,盛的是:蒜蓉,豆酱,淋几滴菜籽油,盐。盖上锅盖,用抹布捂住会透气的缝隙。加火,等锅里有吱吱地响声,锅盖上热汽缠绕,锅巴香越来越浓,熄火,余温仍在舔舐着锅底,这时候鼻息里闻到的不仅仅是是清爽的锅巴香,蒜香,还是浓浓的酱香、菜油香。起锅时,将皱巴巴,软如泥,颜色灰白的茄子轻轻挑进大品碗里,小碗蒸熟的佐料一咕咾倒下,搅拌均匀,现在想想,口水仍止不住汩汩流出。

4

家有小菜地,不仅滋生应季果蔬,也滋生出美味,滋生出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菜地   菜籽油   尼龙绳   菜油   翻炒   藤蔓   丝瓜   青椒   茄子   围墙   美文   少不了   果实   辣椒   模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