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红楼里那些鲜活的生命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红楼里那些鲜活的生命

这些日子沉浸在《红楼梦》里,忽觉遗憾。遗憾在自己的少年、青年时期未能有机会能静下来心来阅读这部经典。也许年少时的自己通过这部经典能得到些许对人生的领悟,从而对曾经经历的人或事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也多一些放下!

而今,能有机会在这浮躁喧哗世界,在心里寻得一席宁静之地,细细品味大观园里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觉庆幸。或许,人总是要有所经历才能有所领悟,少年时期能读到的只有故事,而如今读到的才是人生。书中那一份悲悯与通透,年少不经事时又怎会懂得?

浩浩荡荡的一场红楼梦,写尽人世的繁华与苍凉,而那些鲜活的生命,镌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似与他们一同经历过那段人世,又似他们就是某时某刻的自己。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红楼里那些鲜活的生命

那些对生命的坚持

每每想起瘦瘦小小的黛玉,因母亲早逝,又不得不离开父亲,背井离乡投靠外祖母,就忍不住落泪。进贾府的那一路,那乖巧小人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那孤零零的小女孩儿多令人怜惜。

幸而进到贾府,得贾母怜爱,更得宝玉疼惜,尽管体弱多病,也算是有过一段值的追忆的青春岁月。只是那天生带的一捧泪总也流不完,孤芳自赏,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惜了她一身才情,终被忽视,不得不凄凉收场。

与黛玉性格极为相似的就是晴雯,两人都真性情里带着刺,黛玉是软刺,晴雯是硬刺。刀子嘴豆腐心的晴雯,因那嘴硬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本是一生清白,简单如水晶一般,却因为生得太美,被王夫人判定有勾引宝玉之嫌,赶出了贾府。

晴雯临终前,宝玉想尽办法逃出贾府去看她,只见往日俏皮可爱的晴雯,如今瘦骨嶙峋孤零零躺在肮脏的病榻上奄奄一息,一时泣不成声。内心洁癖的黛玉和仗义侠气的晴雯都有着对自己生命的坚持,只是少了一份面对现实的圆融,她们的结局都令人痛惜。

作家苏岑曾说“但凡灵魂可贵的人,皆有丰沛的理想,宝玉、黛玉、晴雯、尤三姐、龄官、鸳鸯、平儿......这些曹雪芹笔下的至性至情的人物,皆因各有各的坚持,不惜舍命,这便是信仰!”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红楼里那些鲜活的生命

那些对命运的无奈

宝钗、袭人算是《红楼梦》里最为周到细致的人,贾府上上下下无人不说她们好,但亲切周全的背后又显城府善谋略,隐约觉得有一些可怕。细想来,她们自有她们的不易。

宝钗自幼丧父,又摊上个不争气的哥哥,因而小小年纪的她不得不留心家计等事,为母亲分忧解劳,这么大一个家族的管理,没有一点精明世故,怎么能行?

袭人,一向的宽容从不计较,表面看上去好像与世无争,所有的事情到她那,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总也不能相信晴雯被逐出贾府与她的告密有关。可是生在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女仆能怎样选择自己命运?一生唯一的希望就是能留在宝玉身边做个妾,方能安顿好自己的下半生。只是这一妾之位,不挣,岂能得到?

宝钗的聪明懂事最后虽然赢得了与宝玉的婚姻,但并没有赢得幸福,只得到了宝玉对她无止境的冷暴力,想来也倍感凄凉,这哪是她心心念念的“金玉良缘”啊?她可曾意识到,她永远无法替代黛玉在宝玉心中的位置。

袭人的筹谋与伪装虽未如愿嫁与宝玉做妾,却终得了一段好姻缘,阴差阳错的嫁给了曾与宝玉要好的戏子蒋玉菡,算是红楼梦里的女子里少有的好结局。

“命运如此玄妙,让人生更显飘忽!”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红楼里那些鲜活的生命

那些飘忽的卑微与高贵

可恶可恨之人也许当属赵姨娘和夏金桂,但她们又是可怜的。

赵姨娘生得卑微,一生活在怨恨里走不出来,不仅自我作践,还不断的把怨气发泄在自己儿女身上,在贾府活了一辈子,上下竟没有一个贴己的人,结局怎能不悲惨?

而夏金桂出生于豪门,家境优渥,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本可活得光彩照人,安稳舒适。可她满心的嫉妒,跋扈骄悍,硬生生把自己的命运推向了无底深渊。也许到了一定的年纪,才能渐渐去理解这些女子背后的心酸吧!

赵姨娘生下来就是奴仆身份,没有受到过任何教育,因有几分姿色,被贾政收为妾。身份卑微,又不懂得处理这豪门里的人情世故,何尝不时时遭遇冷眼讽刺?就连比她晚一辈份的王熙凤都可以肆无忌惮的蹬着门槛、叉着腰,对她破口大骂。那心中的委屈与痛楚又有谁人能知晓?那日积月累的屈辱最后都生成了满腹的怨恨,这怨恨毁了她的一生。

夏金桂的悲剧自然是她不能自知的。这源自对她溺爱无底线的夏奶奶,夏家的教养是一切我做主,我说了算,不委屈自己。于是,夏金桂很自我,眼中无人,心中没有礼教。在娘家时蛮横霸道惯了,嫁了人,祸害了夫家,最终也让自己的生命走向了灭亡,想来也是极可怜的。

对于有些人有些事,当看到了原委,便也就懂得了悲悯。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红楼里那些鲜活的生命

那样晶莹剔透的生命

与赵姨娘和夏金贵恰恰相反的一个生命是香菱,那个晶莹剔透的女孩子。她在《红楼梦》中不是主要人物,但却贯穿始终。是我尤为喜爱的一个人物。

她本有好命生在乡宦甄家,倍受父母宠爱。哪知三岁时被人贩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就将她卖给一个小康人家的书生冯渊。香菱模样俊俏,这冯渊钟情与她,一心想要娶她为妻,若是香菱顺顺当当嫁与他,可能也会过上顺遂的生活。

可是世事难料,偏偏遇到了薛蟠这个土霸王。他也看中了香菱,将冯渊活活打死,把香菱抢了来做了他的妾。薛蟠本是不学无术、无比粗俗的纨绔子弟,哪里懂得怜香惜玉?香菱自幼没有得到父母疼爱,长到青山绿水的年纪,也没有得到一个男子的疼惜。

就是这样一个一生苦命的女孩,面对命运对她的不公,没有丝毫的埋怨,知足的过着每一天。她那么天真懵懂,烂漫得无一丝私欲,虽为人之妾,始终如少女般纯然。受尽人间之苦,却依然能看到万物之美好。

最记得那一段,薛蟠外出经商,她得以机会同宝钗进到大观园里住了些日子,见了黛玉就笑着说:“我这一进来也得了空,好歹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看到这里,感触颇深,无论命运会怎么安排她,她都会挣扎着想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管身处再卑微的处境,她都努力朝着那个更好的地方去。生活可以是艰难的困苦的,但她依然可以注入诗意,灌入美好。

在夏金桂的眼里,世间万物唯有自己是最美丽最金贵的,无人能比无人可攀,而在香菱眼里,万物都有它的美与芬芳。香菱的眼中因为能看到别人的美,让自己也变得美好,而夏金桂的眼中永远看不到别人的美,自己的美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便是为什么苦命的香菱可以活得晶莹丰盈,而好命的夏金桂却活得晦暗贫乏。

比面对末日更可怕的,是回顾一生,发现自己未真正领略过生命的美好,这才叫血亏。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红楼里那些鲜活的生命

”《红楼梦》写尽了人生中我们所要遭遇的事,以及在面对那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优渥   好命   宝玉   眉黛   生命   红楼梦   苦命   指环   卑微   美文   鲜活   怨恨   万物   眼里   眼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