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童年的游戏更是难得的宝石,童年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它都会成为生命中最诱人的磁场。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西藏部队大院里度过的。

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物资匮乏等因素,并没有让我们失去童年的快乐。

那时阳光很灿烂,有爱,有陪伴,那是值得回味一生的美好时光。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一、家

部队住宿区在部队大院的最里面,都是平房,一幢一幢整齐的排列。

自我记事起,我的家就在这里。具体住在哪一幢,我已记不太清楚,但记得我家在其中一幢最边上的一间,离公用的自来水管特别近,所以用水比较方便。

小时候喝的自来水是甘甜的,不像现在的自来水总有漂白水的味道。 ­

我家的房子大约30多平米,分为里外两间,住着我们一家四口。

里间,父亲用木板隔了一个小间,给我住,大间是父母的卧室。

外间,父亲用同样的方式隔了一个小间作为哥哥的卧室,大间为客厅。

这样一来,小小的房子就成了一套较为标准的三居室。

在当时我的看来,那房子并不小,足够哥哥和我在里面嬉戏玩耍。

屋中虽然简陋,没有几样像样的家具,但记忆中那个小小的家,永远被勤劳的母亲收拾得整洁舒适,那里留下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二、收音机

家中最初仅有的家用电器是父亲自制的收音机,外形不怎么好看,但音质特别的好。

80年代初,拉萨的生活条件相对内地城市是较为艰苦的,物质贫乏。

在西藏长大的孩子大多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收音机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

一家人没事就喜欢围坐在一起听收音机。

新闻节目是父亲最关注的,我和哥哥常听评书、相声还有一些音乐节目。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叫《小喇叭》的儿童节目,每当听到那悦耳的童声:“小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我定会搬来小板凳坐在收音机前静静地听。

童年时期的童话故事和儿歌基本都来自于这档节目。

收音机相伴的童年也有许多的乐趣,虽然没有多彩的视觉感受,但电波里传来的声音也独具魅力。

电台的工作人员讲故事绘声绘色,仅仅用语言也可将故事的情节、人物描述得极为生动,我时常听得入神。

而且脑海里会有最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故事中的森林是什么样的?老虎是什么样的?小兔子的家是什么样的?……

许多年过去了,如今听收音机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有时只是在开车途中听一听,只是很难再找到儿时听收音机的感觉了。 ­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三、电视机

我家买电视机的时间相对较晚,部队院里好多人家里都有了黑白电视机,我家都没有。

吃过晚饭,哥哥会带着我去邻居家看电视。

当时不管是放什么节目,都能够吸引我和哥哥在别人家看上很久。

细心的母亲早有嘱咐:只要见邻居开始洗漱了,不管有多好看的电视节目,哥哥都必须带着我回家!

因此每晚我基本都是被哥哥强行拽回家的。

后来,家里终于有了电视机,那是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一台14英寸的福日彩电,这可把哥哥和我乐坏了。

这可是我家当时最值钱的家当,父亲专门为它做了一个电视柜,每日都锁着。只有晚饭过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才打开看。

看电视时,我坐在父亲的腿上,母亲和哥哥坐在旁边。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当时的电视频道并不多,但也会出现争频道的场面。

父亲喜欢看文艺节目,哥哥喜欢看武打片,而我要看鞠萍姐姐和《七巧板》之类的儿童节目。

于是就由母亲来仲裁:“轮着看,一人半小时!”

儿时生活是清贫的,但幸福的滋味却沁人心脾!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好多人家里都有几台电视机,放在各自的房间里,各看各的,不用再争电视频道了,但却少了一份家的感觉。 ­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四、录音机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在大院的篮球场上和小伙伴们玩耍。父亲和哥哥骑着自行车从外面回来,父亲的自行车后面还驮着一个大箱子。

哥哥大声叫我回家,说有好东西看。我一溜烟地跑回了家。

父亲和哥哥正鼓捣那个大箱子,原来里面是一个漂亮的组合式录音机,中间是放磁带的主机,两边有两个大音响。

父亲还专门买了一组声控的彩灯,哥哥用小钉子把那一长串彩灯固定在屋子的四周,录音机一放上音乐,彩灯就跟着音乐的节奏不停的闪烁。

噢!真是太美了,这可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令我兴奋不已。

自打这个录音机进了我家的门,就没让它闲过。

哥哥学英语少不了他帮忙,父亲一到周末就会用录音机,录一些我和哥哥说的话或唱的歌,等到他出差回内地时就带回老家给外公外婆听。

83年开始有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

自那以后,父亲每年除夕夜都要将录音机放在电视前,把整个春节晚会的内容都录下来。

这样我们就能无数次地去回味晚会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只是在除夕当晚看晚会时比较“痛苦”,父亲不允许我们大声地说话、大声地笑,但是录出的磁带,还会时不时出现我们的说笑声。

其实过后听着这些声音也觉挺有意思的。只可惜磁带的使用寿命太短了,如今那些珍贵的声音已放不出来了! ­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五、院子

住宿区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属于自家的小院,那是我童年的乐园。

小院的围墙是灰色的,记忆中那个院子挺大的。

父母在院子的左边建了一个小厨房,从院子门到房门之间是一段水泥小道,其余的地方由母亲安排种植一些蔬菜。

在当时的高原吃到绿色的蔬菜并不容易。每年在地里种的数量很有限的蔬菜,除了供我们自己吃,母亲有时还会送一些给那些初来西藏的家属。

刚进藏的年轻人对母亲送去蔬菜作为礼物感到不解,后来才知道绿色原来在高原是那么的可贵,想要吃到新鲜蔬菜更是不易,这才明白母亲的一片好意。 ­

院中最特别的就是那棵高大的苹果树,听父母说这棵苹果树已经有些年头了,具体树龄无从考证。

苹果树长得非常的好,大院里的小朋友们最喜欢到我家苹果树下玩耍。

我们在树下踢毽子、跳绳、跳橡皮筋,还有女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抓子儿、跳房子、翻花绳。

哥哥他们男孩子也会跑来玩,他们滚铁环、打陀螺、打玻璃弹子……

阳光从树的枝丫间渗透下来,照在每个孩子幸福的笑脸上。

那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有着我们自己独特的游戏和欢乐。

到了秋天,苹果树上就会结出好多的果实,都是青苹果,个儿很大,满树都是。

果子的水分很多,清脆可口。

这棵苹果树在当时,高原极缺水果的条件下立了汗马功劳。

不仅能让我们过上一把吃水果的瘾,母亲还会摘下来,叫我和哥哥给大院里的左邻右舍都送上一些,让大家都尝尝鲜。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六、春天的小动物

春天,母亲会买一些小鸡、小鸭放在小院里养。

小鸡、小鸭的到来让我忙得不亦乐乎。

小鸡是淡黄色,翅膀上有些浅灰色的羽毛,身子圆圆的,像个小黄皮球。

小鸭是鹅黄色的,毛茸茸的,走起路来屁股摇摇晃晃。

最有趣的是,我看着它们,老感觉它们在对着我笑,于是我总想伸手将它们抓起,然后捧在手心里玩。

这时母亲会制止我,她告诉我:小鸡、小鸭如果被人抓了就会长不大,而且可能会很快地死去。

原来这些小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之后我就再不敢动它们了,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它们玩耍,不过我经常会给它们喂食。

有几年,母亲还在院子里养了几只小白兔,小兔子温顺可爱,我和哥哥都十分乐意去照顾它们。

我们放学后会到部队的菜地里找一些菜叶或是奶心草回来给小白兔吃。

小动物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许多的乐趣。 ­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七、夏天的花园

夏天的时候,我家的小院就成了一个小花园。

父亲爱养花,在院里种了很多的花,各种颜色都有。

花种类多,我记不清楚花名了。

有印象的一种叫月季,开粉色的花。还有一种花盛开后跟小朋友的脸一样大,桃红色,花瓣多而小。

每到这个时候,父亲就会把他自制的那套照相设备倒腾出来给我们照相。

所有的相片都以鲜花为背景,父亲总让我们在鲜花面前尽情地笑,似有跟鲜花斗艳的想法。

相片都是父亲亲自冲洗,然后一张张挂在绳子上晾干。

照片虽然都是黑白的,却留下了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那些老照片我都视为宝贝一样地珍藏着。

其中有一张一直随身放着:在我家的小院里,有着明媚的阳光,我穿着母亲缝制的花布衣裳。

周围都是鲜花,我笑得如鲜花一般灿烂,以至于能在我幼嫩的小脸上看见些许眼角的“皱纹”,我的童年就是如此的快乐!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八、科学家

哥哥开始学习物理化学课程了,小院又成了一个实验室。

母亲会帮助哥哥找材料一起做实验,干电池、木板、还有一些电子原件。

哥哥一门心思要给我们放电影看,还召集了院里的好多小朋友一起来看。

我什么都不懂,就跟在哥哥身后跑东跑西,有时也能帮帮忙。

对于学习,母亲总是不留余力的支持,哪怕哥哥会将家里的东西弄坏。

记忆中那几年家里所有的家用电器:收音机、录音机、相机包括妈妈唯一的一块瓦丝针手表都被哥哥作为实验对象。

大卸八块,拆了装,装了拆,而那些零件基本再也无法恢复到原位。只有那台小小的福日彩电被爸爸天天强行上锁才幸免于难。

母亲对于哥哥的这些行为从来没有责备过,她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爱动脑筋的表现,因为所有的科学家小时候都是这样。

那时的哥哥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有着母亲的陪伴。

哥哥长大后做了一名警察,对事物的观察非常的细致,有着超强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他破了很多的大案要案,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安干警。

我想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成就一定会无比的开心!其实父母用尽自己全部的爱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是对家庭对孩子的负责,同样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九、秋天的风筝与麦子

秋天,跟着哥哥去放风筝。

风筝都是哥哥用报纸和竹签做的,形状基本是菱形的。

哥哥常常在风筝线上抹一些玻璃粉,放上天,就跟别人的风筝斗,可以把对方的风筝线割断,随之断了线的风筝会掉落下来。

我跟着哥哥在风中奔跑,哥哥牵着风筝线一会儿收一会儿放,就像《追风筝的人》里阿米尔和哈桑放风筝一样,能把别人的风筝斗下来特有成就感。 ­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那个秋日的下午,高原金灿灿的阳光把部队大院外的那一片青稞麦田也照得金光闪闪。一阵秋风拂过,麦子的清香就随之飘来,大院里的孩子们便开始蠢蠢欲动。

孩子王哥哥带领着大院里的大小混世魔王,猴儿似的一跳一跃,翻过大院高墙,要去那青稞地里“野炊”。

刚成熟的青稞麦,放到火上烤熟,稍凉一些,把麦子放到手心,双手合掌把外面的麦衣搓掉,用嘴一吹,麦皮四处飘散开。

黑乎乎的手心里就剩下一把可人的麦粒儿,迫不及待地往嘴里一塞,满口香啊,口水都流出来了。

可是这样刺激的活动,后面要跟一个跟屁虫妹妹,是很烦人的。

一群小男孩也有自己的办法,几个在下面推,几个在上面拉,把我弄上围墙,再有几个在围墙外接住这小肉球,平安放到地上,总算放下心来。

一群穿着褪色旧绿军衣的半大男孩欢呼着向麦地疯跑去,后面跌跌撞撞跟着一个穿着花布衣裳,带着蝴蝶结的小女孩。

她跑得那样的努力,生怕,跟丢了哥哥,找不到回家的路。不一会儿,大家把拔来的麦子堆到一起,准备生火。

我在一旁看他们手忙脚乱,流着口水等待着这一餐盛宴。

哥哥还安排了小聪偷出家里的火柴油盐,大国偷来了家里的香肠腊肉等等。

大家正忙得不亦乐乎,突然,一群藏族孩子拿着藏刀出现在麦田,哥哥知道不妙,大喊“跑啊!”

那藏族小孩一边用藏语叽里咕噜地骂着一边开始猛追,因为我们偷了他们的麦子。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大家都扔掉了手里的东西,撒腿就跑。

瞬间,哥哥拉着我的手也狂奔起来,不知一路是怎么跑的,只记得哥哥连拽带拉,我的脚步实在是跟不上,似乎还有时抱着拖着,总算跑到了围墙脚下。

危机万分,哥哥把我举过肩头,往墙上送,完全不记得那一瞬是怎么翻过围墙的,是被扔过去的还是抱过去的?

总之等我定下神来时,已经落到了大院的地上。翻过院墙总算安全了。一群孩子站在墙边喘着粗气,惊魂未定。

晚霞已映红了天边,也映红的每个人的脸,留着汗水,花猫似的脸。大家定了定神,又哈哈大笑起来。“好险,下次再来!”

听见妈妈唤我们回家吃饭了,一群人,带着一身的泥灰往家走去,哥哥小心警告“回家不许告状,记住了?要不下次不带你了!”

记住了!那个秋日的午后,留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欢乐着憧憬着,顽皮着的惊心动魄,还有那时的纸飞机与大白兔……时常出现在梦里。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十、冬日的乐园

快入冬的时候,院中右边的一块地就会被父母挖出一个深深的坑,他们是准备做一个地窖,以备在寒冷的冬季用来储存一些大白菜。

在地窖未封顶之前,那个坑就是我们小朋友的“游乐场”。

我们站在地面往坑里跳,又跑回地面再往坑里跳,无数的重复也不会觉得累,往下跳时嘴里还喊着“晴空霹雳”,“接球扣杀”……

因为当时的电视台正在热播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这些都是里面的台词,我们都特“门儿清”。 ­

冬天来了,院里没有了绿树,没有了红花,也没有了黄叶,我们就盼着下雪。

大雪一般都会在夜里下,清早一打开门,啊!好美啊,整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小孩子一兴奋就忘记了冷,穿着一身单衣就往外跑,母亲总是着急地拿着棉衣棉裤跟在身后追着给我们穿上。

这一天活动就多了,堆雪人儿、打雪仗……在雪地尽情的疯。 ­

高原的气候和阳光,让我的脸蛋上留下了两团“高原红”。

由于五官有些少数民族的特点,我被大院里的人称为“小藏民”。

逢年过节部队食堂聚餐,父亲喜欢带着我去。

于是叔叔阿姨们喝酒总喜欢叫我这个“小藏民”喝上几口,我喜欢喝红酒,甜甜的,很好喝。

结果我总是东倒西歪的从食堂里出来,母亲见状,吓了一跳,后来才知道是喝醉了。 ­

这些往事,在我们成年过后,爸爸会经常提起。物质如此贫乏的高原,我们也能如此快乐地玩耍。

一个地窖也能变成游乐场,好像比现在的孩子玩高档玩具还开心。

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十一、告状王

看《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常找到我们童年的影子,我们的父亲可没有石光荣那么古怪的脾气,

不过哥哥和我可与石林、石晶就有得一拼了。

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喜欢结伴玩耍,哥哥的小伙伴特别的多,因为他是孩子王,院里的小孩都听他的。

小伙伴要召集活动的时候并不用上各家敲门找或是在门外喊小朋友的名字,只需在门外吹口哨,这是他们的暗号。

一听到哨声,哥哥心里就痒痒,想方设法地要出门。

出了门的哥哥就像一只放飞的风筝,地面上一般见不到他的身影,不是在树上就是在围墙上,或是在办公大楼的楼顶上。

哥哥骑自行车也不在地面骑的,哪有坡啊、坎啊,他就往那里骑。

大院里为了疏通流水修了特长的水渠,贯穿整个大院。

这个水渠就是哥哥练就骑车本领的好地方,他的车常在水渠上行走,我在旁边紧张地看着,就像在看表演杂技。

那时的我绝对相信哥哥有“飞檐走壁”的本领。

我总喜欢跟着哥哥跑,哥哥对于这点甚是 “苦恼”。

一是因为带上我这个小妹妹跟伙伴们玩耍不方便,再就是他在外面经常做“坏事儿”,担心我回家告状。

他时常会带着院里的伙伴跟外单位的小孩打群架,还强行借那些小战士的军装穿在自己身上,在大门口装着站岗。

最为严重的是去偷开部队的车,不管什么车他都去动,小的老北京、大的东风车……

我回家后其实也不是故意要告状的,只是跟父母讲得兴奋时会说漏嘴:“哥哥今天好厉害啊,把那个大车都开动了!”

父亲一听,两眼一瞪,就开始对哥哥实施家法。

因为我,哥哥挨了不少打,因此他特讨厌我跟着他一起出去玩。

想起这些都是好遥远的事情了,如今我与哥哥在不同的城市生活着,相聚一次真的很不容易,这让我们万分怀念儿时在一起的日子。

­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这个六一,突然地想起童年时的许多往事,那个戴着蝴蝶花的小女孩,穿着母亲缝制的花布衣裳,在阳光下欢笑、奔跑……­

童年的记忆还在,童年的快乐已经荡然无存,童年回忆总是美好的。西藏长大的孩子,你现在过的还好吗?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

青稞地里偷麦子,苹果树下跳房子,70、80后不富裕却快乐的童年


#70、80后# #童年# #儿童节#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图片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好!我是尘香锦书,跑马拉松的码字人。

跑得不快,也不聪明。

长期主义,终身成长!

于写作中,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欢迎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麦子   小鸭   童年   青稞   录音机   大院   美文   收音机   富裕   高原   风筝   部队   哥哥   父亲   我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