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的几点浅见(欢迎批评和指教,谢谢评论和点赞)


关于诗的几点浅见(欢迎批评和指教,谢谢评论和点赞)

一、关于格律

简而言之,格律本意是格调与音律。在诗歌创作中的格律,因平仄之格而使调畅、律动。

一切游戏都有规则,否则不成其为游戏。格律是前人在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创作过程中,总结积累的宝贵成果。诗歌是用来吟唱的。吟唱是要求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格律就是为了满足吟唱的需要。所以,写诗最好遵从格律。个人理解,韵律对所有的语言语句都有价值,而格律是特殊的韵律,对诗来讲,显得更为重要。

当然,怎么写,是个人的意愿,没有谁去强求,但要写得更好,最好按格律要求来。一些古体诗也很好,但与近体诗比较,还是在音律上差那么一点顺畅。

有人认为,讲格律是舍本逐末。真不是!意境固然是文章第一位的,我们自然不能为了格律而有损意境。但在意境之外,最好讲究格律。意境与格律并不矛盾,恰恰相反,讲格律能为诗歌添彩,不讲格律可能会使诗歌逊色,比如拗口。顺畅才优美,拗口就有损优美了。

遵从格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初学者可能对格律云里雾里,但不要紧,首先体会抑扬顿挫,也许很快就懂了。也可以先把诗写出来,再推敲修改,以符合格律要求。还可以先写古体诗,慢慢提高要求,向近体诗过渡。


关于诗的几点浅见(欢迎批评和指教,谢谢评论和点赞)

二、关于意境

通常来讲,意境是文章的核心要素,是灵魂。如上所述,诗歌最重要的也是意境。真正的好文章,要么揭示了某种深刻道理,要么宣扬了某种特别主张,要么寄托了某种真挚情愫,能够引发读者思考、感悟、共鸣。

离开意境谈诗歌,要么是闲的“蛋痛”,要么是“耍流氓”。现实中,不少人喜欢随便写几句,没有什么立意,写出的东西就像念经,就说是诗,说到底,要么是对诗歌的无知甚至亵渎,要么是纯属附庸风雅。这种所谓的诗,或许看起来文邹邹,或许语言漂亮,但徒有其表,缺少内涵,过于平淡,还不如一些大老粗的打油诗来得有意思(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当然,写诗是个人爱好,怎么写也是个人意愿,写得好不好也无关紧要,发泄了情绪也是好事,愉悦了自己也是收获。同时,写诗有一个不会到会到能的过程,只要喜欢,就无需害怕写不好。

但是,要想把诗写好,写得像诗,写成好诗,就必须始终注重立意,提升格调,打造意境。

前面说到,可以先把诗写出来,再推敲修改,以符合格律要求。这是可行的,但千万不要因为格律而损害了意境,这就需要较强的文字功夫了。


关于诗的几点浅见(欢迎批评和指教,谢谢评论和点赞)

三、关于灵感

有的人“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而有的人则显得“笨拙”,笔下羞涩。表面看,这是有没有“灵感”的问题,实质是有没有感悟的问题。而感悟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大千世界,不是凭空产生的。

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一切认识都起源于实践,都是事物的反映。灵感作为意识存在,可谓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既然如此,我们要想有所谓灵感,就需要善于细致观察和深度思考。观察思考多了、细了、深了,灵感也就慢慢来了。

当然,灵感的“质量”和“频度”是与悟性密切相关的。悟性高的人,灵感来得多,来得快,来得好,反之则反之。但是,不要紧,勤能补拙。何况,普遍而言,写诗不过是一种爱好而已。

综上所述,灵感是实践的产物,是不能“闭门造车”的,是空想不出来的。所以,需要我们深入实践,细致观察,深入思考。

总之,对诗歌而言,意境第一,格律次之;对写诗而言,实践第一,灵感次之。但是,格律与灵感都特别重要。同时,说句题外话,不要随便称“律”,以免贻笑大方,自取其辱。



关于诗的几点浅见(欢迎批评和指教,谢谢评论和点赞)

四、关于用韵

有道是“无韵不成诗”,押韵是古体诗、近体诗的必然要求。通常而言,诗韵分为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等,网上都可以查到诗韵表。

有不少人主张用平水韵,而嫌弃新韵。个人观点,应该与时俱进,提倡用新韵。主要理由是:现在通用的是普通话,很多字的读音和声调发生变化,大多数人不懂什么平水韵、词林正韵,用平水韵、词林正韵会因大众不掌握而别扭,结果有损诗的韵律。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文学应该是大众的,不是“小圈子”的,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真正做“人民文学”,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这个方面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影响诗歌的演进和“市场”(平水韵本来就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与时俱进的产物)。

当然,要想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人和“老朽”(你懂的[呲牙][呲牙][呲牙])的近体诗,还是需要懂平水韵的,否则就可能“不成名堂”。

此外,律诗一韵到底,不可换韵;一般平声入韵,仄声入韵比较少见(一般用于情感激越的情况),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应该“同声到底”;韵脚避免同音、同字;等等。


关于诗的几点浅见(欢迎批评和指教,谢谢评论和点赞)

注:本文谈的都是一些关于诗的基础问题,也算是比较肤浅的。但也是初学写诗时容易感到“迷惘”的问题,分享出来,是希望对初学者有一点点参考意义。由于水平有限,观点不一定全部正确,希望不会误导了人。有些观点甚至是有争议的,也欢迎大家讨论和批评指正。


关于诗的几点浅见(欢迎批评和指教,谢谢评论和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近体诗   古体诗   诗韵   格律   浅见   拗口   呲牙   抑扬顿挫   音律   立意   大众   韵律   与时俱进   美文   意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