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孩子就已经跑出了我们的视线

和女儿聊天,聊着聊着,就聊起了朋友的话题。

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小心思,毕竟,作为父亲,对于离家两千公里独自生活的女儿,在人际交往方面,总是有一些担心。


一转眼,孩子就已经跑出了我们的视线

我告诉她,朋友可以是很好的陪伴,但绝对不是不可或缺的选择。等到她过了三十或者三十五岁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心里所设想的和渴望的那种朋友基本是不存在的,那种可以无条件信任放松,无条件陪伴,无话不说的朋友,以及两个人相处时不用太多话,都可以默契十足,能清楚明白对方心思的朋友,稀缺的像彩票中奖一千万的概率,难遇难求。像我到了五十岁的年纪,都不敢确定是不是真有那么一两个。

和女儿说这个,是想让她明白一个道理,像她这样的年轻人,虽然无时无处都可以交一堆朋友,但永远不要把寄托都放在朋友身上。生活中的一切,说到底,还是要自己一个人承担。我很担心她对朋友的期待值过高,也很担心她一个人独自生活,面对各种艰难和不易时,更容易对朋友的认识产生偏差。

就我的经验来说,她这个年纪,是最容易交往朋友,渴望朋友,又最容易被朋友伤害,对朋友失望的年纪。

出乎我意料,女儿告诉我,她现在一个人也能待着了,一个人也能静下来了。这让我觉得吃惊又不可思议。

女儿说,我的担心在刚开始参加工作走上社会时,是存在的,那时候,一个人的彷徨和孤单像海一样,一闲下来一从单位离开,就感觉能把人淹没,所以那时候,什么人都交,什么场子都凑,最怕自己一个人安静下来。所以那时候,工资从来不够花,闲暇时光,不是和朋友在饭桌上,就是在去饭桌的路上。


一转眼,孩子就已经跑出了我们的视线

这些我是知道的。然后呢?

女儿告诉我,总有厌倦的时候吧。这种经历多了,也会发现朋友再多,能把话搭在一起的,基本没有,能让自己深刻一点的,基本没有,能开解宽慰指点自己的,也基本没有。感觉大家都是一个目的,就是想用无休止的热闹和喧嚣,来压过自己对于生活的恐惧厌恶和无奈无助,除此之外,没其他营养。

女儿说,之后你不也都知道了吗?

是,她这一年的变化我确实是知道的,每天开始自律健身,调节饮食,做饭,喝茶,看书,看剧看展。只是在和她聊天之前,我不确定她的改变她自己是不是喜欢。

怎么会不喜欢呢?正因为我跳出来了,我才慢慢自己给自己找到了这种安心。女儿说。

女儿问我,有过那种一个人烦闷至极,最终约了朋友想要彻底放松一下,结果一坐下就后悔万分的经历吗?她有过,所以,她才更能接受现在自己安排的生活。

我很无语。因为这种经历,我是到了四十岁以后,才慢慢有了这种感触,也是在四十岁以后,才对朋友有了现在这种认识。

我没想到的是,我还是对这个时代或者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了误判。对于女儿,我以为她应该会在三十以后,才有可能有所体会,只没想到,她现在就已经有了我到中年后才有的认知。

真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吗?我不知道。

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不是能最大程度的催熟一个人的成长,我也不知道。

这样是好是坏,我一样不知道。

但不得不承认一点,我们的孩子,注定会在这个时代里,成长得超乎我们的想象,不论我们担心不担心,情愿不情愿。


一转眼,孩子就已经跑出了我们的视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目的   宽慰   人际交往   烦闷   饭桌   美文   这个时代   视线   心思   年纪   担心   年轻人   女儿   感觉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