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下的中秋

名家笔下的中秋

文/张梅英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相传,它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以月之圆寓意着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今宵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每逢中秋时节,那一轮明晃晃的圆月便会入诗、入画、入相思,成为每一个人心中不同的况味!对寻常百姓来说,中秋是心头上的想念,对文人墨客而言,中秋是笔下的畅怀。

古往今来,描写中秋的诗词文章,不胜枚举。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字的世界,品味名家笔下别样的中秋。

名家笔下的中秋

在近代诗人徐志摩笔下,等待已久的“月华”是晚来的新嫁娘,这一片月色,与其说是自然界那“一泻的清辉”,不如说是诗人心中对人世的一片关注抚爱的辉光。徐志摩在《印度洋上的秋思》这篇游记散文中以他想象的翅膀遍走天涯,游思所及,情泪沉醉,诗魂绻缝,那一片“月色”微愁而慰藉。

北天云幕豁处,一颗鲜翠的明星,喜孜孜地先来问探消息;像新嫁妇的侍婢,也穿扮得遍体光艳,但新娘依然姗姗未出。

 我小的时候,每于中秋夜,呆坐在楼窗外等看“月华”,若然天上有云雾缭绕,我就替“亮晶晶的月亮”担忧,若然见了鱼鳞似的云彩,我的小心就欣欣怡悦,默祷着月儿快些开花,因为我常听人说只要有“瓦楞”云,就有月华;但在月光放彩以前,我母亲早已逼我去上床,所以月华只是我脑筋里一个不曾实现的想象,直到如今。

现在天上砌满了瓦楞云彩,霎时间引起了我早年许多有趣的记忆──但我的纯洁的童心,如今哪里去了?

月光有一种神秘的引力,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绪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结聚成山,月下的情泪可以培植百亩的畹兰,千茎的紫琳耿。我疑悲哀是人类先天的遗传,否则,何以我们儿年不知悲感的时期,有时对着一泻的清辉,也往往凄心滴泪呢?

关注@作家张梅英 阅读更多有灵魂的文字

名家笔下的中秋

现代著名作家、画家丰子恺的《上海中秋之夜》,只有三百余字,写的是他“有一年”在上海过中秋时,所做的一个奇特的“梦”。“梦”中的丰子恺戴着“一副眼镜”,见到上海“各种各样的人各自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看似随手拈来,其实意味深长:

记得有一年,我在上海过中秋。晚饭后,皓月当空。我同几个朋友到马路上去散步,看见了上海中秋之夜的形形色色,然后回家。我将就睡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推门进来。他送我一副眼镜,就出去了。我戴上这副眼镜,一看,就像照着一种X光,眼前一切窗门板壁,都变成透明,同玻璃一样,邻家的人的情状我都看见了。我高兴得很,就戴了这副眼镜,再到马路上去跑。这回所见,与前大异;一切墙壁,地板,都没有了;但见各种各样的人各自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可惊,可叹,可怜,可恨,可耻,可鄙……也有可歌,可羡,可敬的。我跑遍了上海的马路,所见太多,兴奋之极,倒在马路旁边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却是身在床中。原来是做一个梦。

名家笔下的中秋

读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总能体会到纯粹的天真烂漫,其代表作《四世同堂》中,中秋前后北平最美的时候,在老舍先生笔下活灵活现地流出,充满过节的喜悦,俗浓厚,别具一番风味,这样美好的秋,让人怀念,让人留恋。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名家笔下的中秋

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散文《月是故乡明》中,用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故乡那温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那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时,那深切的思乡之情: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名家笔下的中秋

大概每一个人都有过吃月饼的经历,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母亲做的月饼。作家肖复兴非常幸运,在他的童年时代,能够吃到母亲亲手做的月饼,于是,他在《母亲的月饼》这篇散文里,写下了质朴的记忆与珍贵的亲情……

中秋节又快到了,月饼蠢蠢欲动,又开始纷纷招摇上市。北京现在卖的月饼花样翻新,但南风北渐,大多是广式或苏式,以前老北京人专门买的京式月饼中,只剩下了自来红自来白,冷落在柜台的角落里,有一种叫做翻毛月饼的,更是已经多年不见踪影。翻毛月饼类似现在的苏式酥皮月饼,但那只是形似而并非神似。赵珩先生在《老饕漫笔》一书中,专门有对它的描述:“其大小如现在的玫瑰饼,周身通白,层层起酥,薄如粉笺,细如绵纸,从外到内可以完全剥离开来,松软无比,决无起酥不透的硬结。

馅子是枣泥的,炒得丝毫没有糊味儿,且甜淡相宜。翻毛月饼的皮子是淡而无味的,但与枣泥馅子同嚼,枣香与面香混为一体,糯软香甜至极。它虽属酥皮点心一类,但上下皆无烘烤过的痕迹。”这是我迄今看到过的对翻毛月饼最为细致而生动的描述了……

名家笔下的中秋

曾获茅盾文学奖的现代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文章《月迹》中,月亮的“亮相”是隆重、别致而又意味隽永的,一群孩子在奶奶的引领下,在中秋的夜里捕捉月亮的足迹,循着月亮的身影,从院子里回到家里,再回到院子里,然后又寻出院门,来到小河边,河边的沙滩上,写尽月亮逗留人间的踪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名家笔下的中秋

中秋,朗月高悬固然是好的,倘若中秋无月呢?对于所有期盼着赏圆月,吃月饼的人来说,或许心中会留下小小的遗憾。然而,对作家林清玄来说,却有着别样的感悟,他在文章《九月很好》中,用清爽的文字,洒脱的人生态度,写出了即使中秋无月,只要你心地明明,就能看到乾坤朗朗——

中秋节没有月亮真是扫兴的事。

我想到,我们在乎的可能不是月亮,而是在乎期待的落空,否则每个月十五都是月圆,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感觉的。

生活实在太忙了,一般人平常抽不出时间看天色,中秋几乎成为惟一看天空的日子,我们准备了月饼、柚子、茶食就在表示我们是多么慎重地想看看月亮,让月亮看看我们。

好!月亮既然不出现,也就算了,我们吃吃月饼、尝尝柚子,在夜暗中睡去,明天再开始投入忙碌的生活,期待明年的中秋月亮。

其实,月亮是永不失去的,月亮看不见只是被云层所遮蔽,井不会离开它存在的地方……见不到月亮的人只是被云层所遮,并不是没有月亮。

可惜的是,我们一年才看一次月亮,有多少人一年里看见一次自我的光明呢?

名家笔下的中秋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月是中秋的投影。在中秋这个充满思念与乡情的节日里,人们共赏圆月,共庆团圆。在塞北,在江南;从古代,到今天……人们看到的月,都是那一轮,亘古不变,却在不同的人心中各有各的美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或许,在中秋节这样的日子里,还是东坡先生的那首《水调歌头》,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怅惘与感怀!

名家笔下的中秋

关注#作家张梅英# 阅读有灵魂的文字

码字不易,原创辛苦 ,各位大神请勿照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老舍   笔下   北平   中秋   翻毛   月亮   圆月   月华   月饼   中秋节   美文   上海   名家   各种各样   故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