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我这一次来到天津博物馆参观,看到了一件汉代金缕玉衣,它虽精美绝伦,却也让我充满了疑惑,比如说它到底出土自哪里?是谁的墓葬?何时被收藏至天津博物馆?以上问题为何在馆藏介绍中只字不提?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我仔细阅读了这件金缕玉衣的介绍,这件玉衣原玉片数高达87%,经修复还原。玉衣手套片型小巧,耳部造型写实独特,玉片三角形结构多,较其他玉衣制作和拼接难度更高。从介绍来看,这似乎是一件金缕玉衣中的珍品,本文中图片均为天津博物馆馆藏金缕玉衣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据资料记载,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玉衣已有十几件,其中最著名的要数1968年5月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金缕玉衣”,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玉是岫岩玉,玉片之间用金丝相连,金丝盘扣非常精美,堪称国宝级文物。

玉衣也叫“玉匣”、“玉押”,是汉代皇帝和名门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它的外观和人体形状接近。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人死后佩戴或穿上它,精气不会外泄,尸骨方能不腐,可求来世重生,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汉朝玉衣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三种,分别用金、银、铜线缕结,按照汉朝皇室规定,原本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金缕玉衣,其他诸侯王及贵族则只许使用银线或铜线缀编的玉衣。

但是中山靖王刘胜只是一个皇子,按照规定是不可以使用金缕玉衣的,这也说明在当时这种规定执行得并不彻底。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直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多年。

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终结了金缕玉衣原因很简单,历史上,曹操率先组织“摸金校尉”进行盗墓,发现金缕玉衣并不能使尸身不腐,而且厚葬还会引来盗墓。因此,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干脆就下令严禁在墓葬中使用金缕玉衣。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截止目前,除了天津博物馆展出的这件以外,已经完全复原的还有5件,其中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件、定县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的一件、江苏省徐州东汉彭城靖王刘恭的一件、安徽省亳州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某的一件。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由于两汉皇陵尚未发掘,所以目前我们尚看不到汉朝皇帝的金缕玉衣到底是什么样子,看到仅是在西汉诸侯王和贵族墓里发现的金缕玉衣,存世总共约12件,已经完全复原展出的寥寥无几。

目前刘胜金缕玉衣藏于河北省博物院、刘修金缕玉衣藏于国家博物馆、刘戊金缕玉衣藏于徐州博物馆、梁王金缕玉衣藏于河南省博物院,此外,河南省博物院也曾展出了一件经修复的金缕玉衣,是西汉晚期某位梁王所有。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我们把话题再次拉回至天津博物馆这件金缕玉衣,关于我开篇的那些疑问,谁有更加详细的线索可供参考?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将不胜感激!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金缕玉衣,虽精美绝伦,却来历成迷

蜀黍在这里写了很多的文章、拍摄了很多的视频,但是仍然觉得不过瘾,依然想用更直接的方式跟你交谈,蜀黍愿意蹲坐在温暖阳光下的一处墙角儿,坐在小板凳上,慢条斯理地再给你讲讲最新的旅行故事,也许这一讲,就是一生!请你关注我吧,我们路上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金缕玉衣   天津   蜀黍   博物馆   满城   徐州   铜线   精美绝伦   河北省   河南省   墓葬   博物院   汉朝   中山   西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