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传递思考


代际传递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简单地说是指我们都是有父母生父母养的,是由父母遗传而来的。在心理学的视野下,这个遗传不但是指生物基因的传递,更是指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的传承叫做代际传递。所谓代际传递,就是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所包含的思想观念,文化习俗,行为方式等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这种继承性就是代替传递,它像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有真实存在的纽带,孩子在生活中观察着父母的行为,然后产生并学习模仿父母的各种行为和心理,代际传递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

那么家庭暴力是否也可以代替传递呢?比如在有些闭塞的小山村,父亲打母亲这样的家庭暴力,常常被当做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表现,一代一代强化着男人,所谓的不能怕老婆的心态,那么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面对着这样的生存背景的孩子们,耳濡目染,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被家庭暴力呢,很多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女性,她们虽然被暴力的形式不一样,被暴力的表现也不一样,但是当他们被问到“是否记得小时候父亲打母亲”这样一个问题时,他们给出的肯定答案都是一样的,在一个父亲他母亲的环境中长大,虽然她们小时候曾在心里暗暗的发誓长大一定找一个不打老婆的丈夫。但是他们长大后也成了母亲那样的女性,遭受着来自丈夫的家暴。

如何解释这种待机传递呢?经典的精神分析,可以认为这是认同的结果,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可以用观察学习来解释。

但是我们必须要强调一点,即便是你从小在一个父亲家暴母亲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并不意味着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施暴者,或者会有一个暴力你的丈夫。过去是现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通俗的讲就是过去并不能决定现在,一个不好的果一定能找到一个或多个不好的因,但是今天不好的因并不见得是将来那个不好的果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家庭暴力   美文   基因   暴力   小时候   将来   丈夫   父亲   不好   父母   母亲   答案   家族   环境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