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越努力,却越穷困?(扎心)

我曾有过这样一个阶段,早上眼睛未睁全,就先打开手机听“宝典”,洗脸、刷牙、吃早饭,都有各种“人生必读”的陪伴。

其他时间我也没闲着,通勤路上看讲座,午饭午休也不闲,回家路上订专栏,睡前还要研究“怎么快速把钱赚”,乍看每天元气满满十倍火力,实则碌碌无为无比焦虑。

周围的朋友都觉得我生活得很励志,但好几年过去了,职位没改变,也没有变有钱。而现实中,有这样困境的人,远远不止我一个。

为什么你越努力,却越穷困?(扎心)

为什么我们明明很努力,却在平庸的路上越走越远,究其原因,是找不到目标终点在哪里,只好朝着所有可能的方向胡乱努力,最终能量耗尽还自以为怀才不遇。

怎么才能突破自我瓶颈呢,有书君推荐下面四个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找到能力边界——拓展它

你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在刚开始学做一件事时上手很容易,还能很快取得赞扬和成绩,这个时候,往往会产生自己“无所不能”的错觉。可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或是突如其来的挫折便会轻易打乱计划,制造压力,使我们迅速放弃。

就像趴在玻璃窗上的蜜蜂一样,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找不到出口的方向,只能乱碰乱撞,这种不知道自己边界的状态会影响我们走很多弯路,甚至满身是伤。

芒格曾说过“如果你的确有能力,那你就会非常清楚你能力边界在哪里。找到边界,我们就不会贸然行事。”

为什么你越努力,却越穷困?(扎心)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意识到有些事情是你可能做不到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触摸到自己的“能力边界”了。“能力边界”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常说要走出的“舒适圈”。

王小波曾说“人生是个不断被阉割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可以“断舍离”的工具。SWOT分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能力边界”的工具,我们可以用一张纸画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风险(Threats),然后对照自己的客观情况填写数据。

接着,把优势、劣势分别和机会、风险进行两两组合,这时候你会发现,只有优势和机会这个组合才能产出最大价值,所以我们要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有了目标方向,接下来,就是针对性的优化组合,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把目标写下来——具象化

我们的大脑在每天学习工作、刷剧聊天时,会像工厂一样生产很多想法,并且迅速推演出一个目标。比如听到《每个人都适用的100%赚钱理财知识》时,会给自己制定“一个亿”的“小目标”;当看到一件漂亮却不合身的衣服时,大脑便会下达戒糖戒肉甚至戒饭的减肥目标,许许多多目标相互交织,别说实现了,能完整记住都很困难。

1953年,美国耶鲁大学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项调查,他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你是否有人生目标?第二,你能否将目标写下来。调查结果是,只有4%的学生能清楚地写下自己的目标。

20年后,当年白纸黑字写下目标的那些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剩余96%的人,而那些写不出目标的人,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帮助4%的人实现他们的目标。

为什么你越努力,却越穷困?(扎心)


写,其实是一个过滤过程,帮助我们排除干扰信息,毕竟,我们的“惰性”不允许我们在写目标这件事上浪费太多精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目标内容呢?是我要变有钱,变漂亮,变精英这种“大套空”;还是我要在退休前拥有三套房产,要在三个月内减掉20斤,要用3年时间考取资格证书这种“时事实”,相信对比一目了然。目标越具体,越有执行力。

我的亲身经验是:每年写在记事本第一页的目标一定会被实现。有了具体目标,便要回归当下,倒推目标实现路径,要学会聚焦关键区分优先级,分解出阶段性目标,在固定阶段集中注意力,尽可能把时间放在主要的事情上,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坚持才能胜利。

利用碎片时间——擦火花

前段时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发布了我国人均休闲时间为2.42小时,比2018年少了25分钟。这意味着我们每天除了工作、睡觉,要在2.42小时内完成社交、家务、亲子陪伴和处理各种生活琐事。

现在很多专家将碎片时间过分“妖魔化”,把碎片时间当做拉开差距的唯一指标,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赋予碎片时间过高的价值,只需要通过碎片时间让你的思维和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接轨即可。当我们的时间被生活“碎成渣”,我们要学着像裁缝一样将这些零碎时间缝缝补补,使其变为新衣。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碎片时间管理法则,但总有规律可循。

为什么你越努力,却越穷困?(扎心)

就拿听书学习这事来说,当精神亢奋心力比较充足时,可以选择专业书籍听一听,听什么?听知识点,听关键词,与已有的知识体系擦火花;

当身体疲惫但心情还不错时,可以选择经典著作听一听,听什么?听名人名言,听人生哲理,与已有的价值观念擦火花;

当身心俱疲血槽到底的时候,选择相声段子、新闻要闻听一听,听什么?听个乐子,灌个耳音,与当下的精神状态擦火花。

我们管理时间,要像管理金钱一样精打细算,也要像管理金钱一样方法得当,零碎的时间就像做定投,需要我们养成习惯长期持有。说不定哪一天,一个幽默诙谐的段子或是一条时政讯息能为你迅速打开局面,实现人生飞跃。

必须专注思考——成系统

很多时候我们接受了很多信息,看似很博学,关键时刻哪个也不够用,很多时候我们获取的并不是知识,仅仅知识知道。专注思考是现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大脑里有三套系统——“反射脑”“存储脑”和“思考脑”。“反射脑”是最原始的,它掌管那些常规不需要思考的事物。

“存储脑”就像一个图书管理员,负责接收、整理和存储大脑每天吸收的信息数据、各种想法。“思考脑”出现的时间比“反射脑”要晚得多,它特点是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有了“反射脑”,“思考脑”才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完成更困难的工作。

为什么你越努力,却越穷困?(扎心)


而“思考脑”和“存储脑”又是相互影响的,其中一个开始工作的时候,另一个就会进入休息状态。所以,无论你“反射脑”如何敏捷,还是“存储脑”容量巨大,没有“思考脑”,我们就和其他动物没什么两样。

想要专注思考,必须给自己留有一块完整的时间,必须是完全自我的,最好是固定的,比如说固定每周六晚上临睡前的一个小时,是我们“思考脑”启动的时间。

我们把想法进行整理,采用自己适用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从中寻找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或是用以解决当前的困惑和问题,或者提前准备应对即将出现的挑战和机遇。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要学会“用己之矛攻己之盾”,一番自我博弈后,把碎片的信息和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

最后,送上有书君的祝愿:愿风怡然,云也灿烂,道豁达,路也平坦,愿诸君所得皆是所盼,所愿皆能实现。

为什么你越努力,却越穷困?(扎心)

本文来自书友投稿,作者:舜之以墨,恭喜@舜之以墨上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象限   组合   穷困   边界   美文   反射   碎片   火花   大脑   目标   努力   能力   机会   时间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