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京东买了本神书,值得读10遍

我在京东买了本神书,值得读10遍

作者@临公子


平时我们聊到穷富话题,讲真,大部分都过于抽象,甚至有些纸上谈兵。

今天临公子分享的这本书,在众多财富类书籍中显得格外特别,它更像一份实证研究。两位经济学教授经过长达20年的研究,亲自走过18个国家和地区,调查贫穷的根源。

这本书就是《贫穷的本质》。

我在京东买了本神书,值得读10遍

用两句话概括书的主题:

1、人为什么会穷。

2、如何避免穷困。

作者班纳吉和迪弗洛,是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多数扶贫政策都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贫穷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好钢没用在刀刃上。而这本书里不少研究成果,也陆续被各国扶贫机构所采用。

神奇之处在于——

很多人看完这本书后表示,它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和生活。

导致贫穷的原因,其实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只是它们藏在不被人觉察的无数细节里


01

穷人与普通人的差距,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先说个定义。

书中对贫穷的定义是每天收入小于0.99美元的人群,全球大概有10亿,真的穷到连生存都成问题。

我们现在一说到穷富,第一反应就是说穷人思维or富人思维,然后Balabala列举出例子力证结论。

而作者通过大量走访与研究后发现:

“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小得多。


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

一方面,存在认知盲区。

比如教育。

我们国家有九年义务教育,上小学、中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对非常多贫穷地区的人来说,别说没有条件接受教育,即便有条件,很多人由于不了解教育的意义而放弃。

比如打疫苗。

处于穷困中的家庭经常为没有接种疫苗而病发的孩子,付出大量医药费,经济上进一步雪上加霜。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养育成本,换句话说:看起来好处没那么多。

许多习以为常的知识,在穷人看来是极其陌生的。

这就导致他们在缺乏常识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另一方面,穷人并非好吃懒做,而是他们压根不知道怎么努力。

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多数每天辛苦工作,但由于没有技能上的优势,他们大概率只能得到极低薪酬的岗位,到手的工资也仅勉强维系生活。

香港有一档叫做《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节目,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纺织大亨富豪田北辰,自信满满地参与了其中一期。

身份变为时薪只有25港币+住“笼屋”的环卫工。

开始前,他乐观地表示“只要你有斗志,弱者亦可以变强者。”

我在京东买了本神书,值得读10遍

然而才两天,他就扛不住提前退出了

为了省钱,他只能吃最便宜的三明治;发现清洁工的薪酬还养不活自己,他只好再多做兼职每天工作17个小时,只能睡5个多小时,疲惫不堪。

他忍不住说,好惨啊,好像等日子过,没有盼头。

我在京东买了本神书,值得读10遍

穷人每天为了生计奔波,所有精力几乎被这一件事榨干了,日复一日下,再强大的斗志都会快速被消磨殆尽。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存之后才能谈发展。

当生存都成问题时,哪怕知道去做哪些事情更有利于将来,也无力实现


02

缺乏长期规划


书中提到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某个贫穷的南亚小地方,那里的人们早上用高利息向债主借钱,去批发市场进一批水果,再拿到地摊上来卖。

水果卖完,大部分的钱要用来还早上的高利贷。

如果没剩多少,他们就随便买些食材回家做饭;如果还剩下一些,他们就买个大鸡腿犒劳下自己。然后第二天,继续借高利贷、进货、卖货,周而复始。

第二件事,作者探访非洲某个极其贫困的村子时,给了这里村民一笔钱。

没想到,很多村民拿到钱后第一件事居然是:购置大电视。年轻人则去买了苹果手机和平板。

作者好奇地问,为什么不去买点好的食物,而去买电视?

他们的答复是:电视比吃更重要。

处于贫困时,人们会不知不觉地丧失长期规划能力。

哪怕得到一笔钱,往往会选择及时行乐,毕竟一个人越缺少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

就像每天借高利贷的小贩,有多余的钱不会去想,把这笔钱攒起来,等攒到一定本金就不用去借贷进水果了,妥妥省下一笔利息钱。

他们的想法是,我平时都吃不好,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儿钱,当然要买个鸡腿犒劳下自己啊!

实际上,穷人对未来的态度是相对悲观。

作者问那些非洲的贫困村民,为什么不去做点儿小生意,开启商业之路,这样就有希望摆脱目前的穷困。

他们的反应是:

“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

“去做生意就一定成功吗?”

“我们只想现在过得好一些。”

无法接受一些新事物或改变,于是宁愿选择苟且。认为自己的生活随时可能中止,于是不愿意投资未来。

久而久之,哪怕有钱有资源穷人也不愿做长期打算,依然被囿于“贫穷陷阱”中。

我在京东买了本神书,值得读10遍


03


那么,如何有效地摆脱贫困?

书中有个观点,穷人之所以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和认知。他们缺乏利用资源的能力

缺乏认知,让他们看不到长期回报,看不到除了眼前的其他选择,甚至不明白关注长远到底有什么意义。

因此推动教育,就成为提升认知的关键手段。

我前阵子看了一部纪录片《走近大凉山》,由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

2020年,凉山州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脱贫。竹内亮此次走访了许多村民,其中包括一对常年在外打工的夫妻。

夫妻虽然在城里工作,可因为与城里人没有太多共同话题,很少与当地人交流。导演问他们的儿子,喜欢城里还是这里?

儿子有点儿不好意思:这里好城里环境陌生。

纪录片里有一段导演的旁白,他说那时突然感受到:脱贫的关键,并不是给予多少财力扶持,而是教育

就算国家分给他们房子、提供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可只要他们的教育水平和城里不一样,就无法与城里人沟通,自然也无法理解城里人的生活。

这点放在普通人身上,其实也是同样的。

自我教育+终身成长,永远是重中之重

我们接受教育、不断学习的意义,除了获取常识、尽量减少认知盲区,还有一个关键,是有抵挡住短期诱惑的能力。

尽量少犯错,多为将来做准备,一点点地改变思维,一点点地从经济乃至生活的困境中走出去。


—END—

作者:临公子。职场上,混过一线互联网公司,现任500强企业高级产品经理;职场外,是职场/金融平台签约作者、是传媒公司合伙人、是海内外房产投资者。欢迎关注头条号@临公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鸡腿   非洲   高利贷   穷困   城里人   疫苗   美文   认知   村民   穷人   贫穷   公子   贫困   城里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