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愚蠢”

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愚蠢”


文|沫小童

来源 | 富小书原创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功不求盈,业不求满,做人不必刻意,做事无需太完美。


莫言在《檀香刑》写到:


世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


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不可太满。


太满的人生,会是一场灾难。


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愚蠢”


1

追求极致,是一种灾难


热播剧《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母亲宋倩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她控制欲很强,稍微有任何不合意的地方,便会非常焦虑,并把这种压力转接到英子身上。


她对女儿英子的爱无微不至的让人窒息,她希望女儿所有的事情,能完全按照她所设定的完美目标去努力。


当英子考试得了第二名,她说:“都考第二了,这有什么可高兴的?”


英子学习很出色,但离她想要的目标还有距离,在客厅和房间中间装了一扇这样的玻璃窗,方便她对孩子实施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


结果,母女俩的关系非常紧绷,英子每天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不对,哪件事不顺就让母亲爆炸了,最终导致英子患抑郁症跳海自杀。


《吕氏春秋·博志》道: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太过追求完美,往往过得并不完美,更是一种病态。


电影《黑天鹅》让我们看到了太过追求完美主义的病态和可怕。


女主妮娜美丽优秀,既是别人眼中的乖乖女,也是个能把纯洁美丽“白天鹅”诠释的毫无瑕疵,舞艺精湛的舞者。


但是,妮娜习惯追求完美,她认为只有把邪恶黑暗的黑天鹅演活,才能达到她心中的完美,但却一直无法超越,让她陷入强大的自我否定之中。


她常常产生幻觉,不自觉的抓伤自己,绝望的喊:“我什么都不是。”


因为不懂得欣赏自己,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所以在追逐完美的过程中失去自我。


弘一法师有言:物忌全胜,事忌全美;留有余地,方得回旋。


总是追求极致的人,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凡事留有余地,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愚蠢”


2

追求有度,是一种智慧


白岩松是央视最火的主持人之一,他被看作是一个完美的人,可掌声越多让他越觉得不对劲。


作家刘恒提醒他:“小白,如日中天,可要小心太阳落山啊。”


白岩松回答:“大哥您放心,我换个地平线再升一回。”


于是,他在最炙手可热的时期,辞掉职务,从零开始,重新打磨自己,研发新节目。


有人劝他,半年不出镜就没人记住你了,他回答:“那我的脸太廉价了。”


一年后,他带着新节目归来,仍是观众熟悉的白岩松,而且更加受热爱。


回首往昔,白岩松感慨地说道:


“曾经年轻时,以为一切我都应该得到,只要有哪个没有得到,哪件事有欠缺,心里就特别不舒服。


最后才明白这世上就没有完全完美,缺陷是完美的重要部分。我要感谢当时做的减法,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人生起起伏伏,即能拥有归零的心态,又有保持进步的状态,并能时刻给人生做减法,才能抵达更好的未来。


曾国藩晚年,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厅”。时刻提醒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


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愚蠢”


在官场上,他手握重兵,德高权重,门生人才济济。


但他始终知道“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他深知这种表面风光之下隐藏的危机,于是果断自剪羽翼。


他先是让弟弟以病告退,再裁撤湘军,只留下部分人,这举动直接向统治者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因此赢得了统治者信赖,才能官至两江总督。


在生活中,他告诫家中亲人说: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凡事留一线,既享受到了过程的快乐,又不会因为极尽而衰,走向落寞。


曾国藩正是用这样一种求缺的心态,保全了他自己,使得家族繁荣昌盛。


《易·丰》中有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功不求盈,业不求满,做人不必刻意,做事无需太完美。


追求有度,让人生懂得取舍,才是最好智慧。


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愚蠢”


3

人生最好的状态:将满未满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


茶人都知道,倒茶不像倒酒,千万不能满。


所谓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茶满过烫,易伤人;茶满易溢,易让客尴尬,让主失礼数;茶满易饱,茶香没有空间流动,使人无法体会品茗闻香的乐趣。


主人若以茶待客,七分满的茶,留的既是礼仪,也是余地,客人端起三分空白处,也是对礼仪的回应,做人也是如此。


《草堂集》有言:“天道凡事忌太甚,凡事留其有余,则召福之道也。”


做人无需太聪明,七分清醒,三分糊涂;呵斥的话,不必太苛尽,留三分尊严于旁人,宽厚于自己;得理的事,不必太力争,留三分颜面于旁人,回旋于自己。


留有空间,于情不偏,于理不过,才能认清人性的本质;处世,留有缺憾,更能品尝到生命的真谛。


从古至今,月亮正是因为有漫长的残缺,才使得在月圆之夜能够让人感动,震撼人心。


人生亦然,残缺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缺憾才凸显完美的可贵,才使得我们对完美保持着追求之心,成就了完美。


《道德经》有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最完美的东西,也有残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


最充盈的东西,也有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追求极致,物极必反;追求有度,是一种智慧;人生不求圆满,但求心安和平安。


点个在看,将满未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作者简介:沫小童,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一个自律、温暖、有爱的90后写手,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盛时   菜根谭   留有余地   减法   月亮   小童   统治者   缺憾   美文   极致   凡事   愚蠢   圆满   状态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