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会说话,是一生的修行


《易经》: 会说话,是一生的修行

《易经》广大精微,包罗万象,蕴含天地、宇宙的终极秘密。全书内容的64卦,更推演了人生百态中对应的64种情形,令人称奇。

64卦中,其中有一卦是兑卦,就是与我们生活中最日常的情形——说话有关。

会说话,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易经》关于说话之道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1、和颜悦色,笑着说话

兑卦初爻爻辞:“和兑,吉”。

意思是:说话一团和气,吉祥。

生活中,我们说话的态度,往往决定着沟通时的气氛和状态。

和颜悦色,笑着说话,让人在本能上,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全身放松,从而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和言行。而板着脸说话,无形中就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远了。

起冲突时,若一方能笑脸相迎,分歧便会迅速消弭和瓦解。

三国时期,东吴帝国的孙权,有一个宠臣叫吕壹。他仗着“最高首脑”的信任和专宠,飞扬跋扈,弄权使谋。朝廷上下为之群情激愤,又敢怒而不敢言。

吕壹终于作茧自缚,被捕入狱。审问此案的顾雍,是东吴有名的正直大臣,曾经也遭到吕壹的陷害和排挤。这一下,众人都以为顾雍能好好地还以颜色,让吕壹尝尝厉害了。

没想到,顾雍在堂上,却和颜悦色地审问吕壹,一句一句慢慢细问,没有摆一点威严,更没有严刑逼供。

审讯结束时,顾雍又问吕壹:“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本以为会“大刑伺候”的吕壹,也是心生悔意,不仅从实招来而且趴在地上,不断地叩头认错。

有人说,这是顾雍有意维护孙权的颜面。但是,能够坦然面对曾经陷害自己的人,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恩怨报复,这也是顾雍身为名臣的一段佳话。

试想,若不是这样的包容和宽和,怎能显示君子的心胸和气度,吕壹又怎能深受感召而服罪、伏法呢?

和颜悦色,和声慢语,笑着说话,是美德,更是修养。

2、发自内心,说真心话

兑卦二爻爻辞:“孚兑,吉,悔亡”。

意思是:说真话,不虚伪,吉祥,没有麻烦。

人与人之间相处,总希望对方能够真诚相待。若是一味虚假、塞责,就会快速拉开彼此的距离。

而若要真诚相待,拥有一段融洽的关系,就要发自内心的说话,说真心话。

黛玉和宝钗,是《红楼梦》中浓墨重彩的两位女主角,在书中的前半部,黛玉对宝钗心有芥蒂,处处设防。

有一回,黛玉在和姐妹们行酒令的游戏中,失口说出了《西厢记》中的几句诗词,让宝姐姐抓住了“把柄”。

原来,在当时的封建年代里,《西厢记》属于禁书。宝钗单独把黛玉找来,点破了此事。黛玉一时醒悟,随即羞红了脸。

接着,宝钗又是一番好言好语劝慰,看这样的书,不仅影响她千金小姐的形象,更可能被小人利用。另外又坦承自己少不经事时,也看过这样的书。

这样的推心置腹、晓以利害,为他人着想,让黛玉甚为感动。

后来,宝钗在其病中,又热心送上燕窝。黛玉终于坦诚说出自己的心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季羡林先生曾说:“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说虚伪的假话或许能取得别人一时的信任,但假话说多了,骗人骗多了,也就没人敢信任,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甚至惹祸上身。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话才有力量,真话才能打动人。

《易经》: 会说话,是一生的修行

3、有商有量,有话好说

兑卦四爻爻辞:“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意思是:说话好商量,好像有点焦虑,其实避免了冲突,这是好的。

有时候,在特别的事情上,在特殊的谈话对象上,我们往往感到沟通的艰难,从而会产生畏惧或逃避的心理。这时候,我们最好的办法是,有商有量,有话好说。以一种低姿态,达到预期的效果。

战国时期,秦国侵犯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齐国要求以长安君做人质。长安君是赵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赵太后执意不肯,群臣进谏均被她骂回。

但德高望重的左师触龙,却通过一番恳切的交谈,触动太后改变了心意:

“很久没来看您了,您的饮食还好吧?”

“我的小儿子不成材,我想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让他进宫做个侍卫,是否可以啊?”

“可以,您是疼爱儿子。”

此时,触龙不失时机抛出谏言:“做父母的人,无不是为儿女的长远打算,如今你不让长安君入齐,将来他若为君,又怎么会有政治资本呢?”

作为身居下位的臣子,又面临棘手的局面,可以说是非常被动,且极具风险。可触龙以和太后聊饮食、话家常的方式,慢慢切入正题。接着,点明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内涵,让太后最终情不自禁地感叹:“就都听您的吧!”

《诗经》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智者就应该像玉一样温润沉稳,与人交流时,不会强行控场,咄咄逼人。

以命令或者强硬的口气对人说话,别人就算嘴里不说,心里也是反感透顶。

用平和的语气,以商量的口吻与人交谈,会让人感到受尊重,也更容易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4、言必有据,言必有中

兑卦六爻爻辞:“引兑”。

意思是:谨言慎语,不说废话,不乱说话。

说话是一种学问,需要好的态度,好的出发点,和好的姿态,但说话更需要有说服力。这就需要言必有据,言必有中。

《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泰然自若,慷慨陈词,凌厉辛辣,攻守有度,让人震撼。

整个辩论过程中,诸葛亮引经据典,详陈事实,有理有据。最后,“众人尽皆失色”,东吴的重臣张昭也只能张着嘴,噎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诸葛亮面对群儒的层层挑衅和逼问,明确判断天下大势,分析曹操、刘备、孙权三方的军事情况;他牢牢掌握管仲、乐毅、苏秦、张仪等名士史实;言垓下之战的成败利害,谈伊尹、子牙、张良、陈平等匡扶之智;举“猛药治病”、“鲲鹏群鸟”之喻;论述“仁义之师”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并对“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加以区分。

凡此种种,无不得益于诸葛亮高远的视野格局、严密的逻辑和学识基础、丰富的史实认知等。这些都足以让他引经据典、口吐莲花、力挫群雄,赢得主动和先机,也在历史的星空留下璀璨光芒。

说话是人的本能,但会说话却是一门艺术。

《易经》的智慧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笑着说话,发自内心的说话,有商有量,有理有据,那么安身立命、为人处事上,我们就会拥有一份愉快,一份和谐,一份胜算。

然而,做到这些又何尝那么简单,说话有技巧,但根本的是要有一颗真诚之心,爱人之心,博大之心,需要我们一生的修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易经   西厢记   言必有中   东吴   有理有据   和颜悦色   引经据典   齐国   长安   小儿子   太后   假话   真话   美文   君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