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断及随访中的作用

骨转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断及随访中的作用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OP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微结构破坏,可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后果。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其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骨转换标志物的具体定义和种类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基于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DXA)测定、影像学检查及必要的生化测定。临床上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包括两方面:确定是否为骨质疏松症和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XA测量的结果。

而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的测定有助于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判断骨转换类型、预测骨丢失速率、评估骨折风险、了解病情进展、选择干预措施,监测药物疗效及依从性等。

BTMs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分解与合成)产物,简称骨标志物。BTMs分为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前者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后者代表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水平。在正常人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疾病状态时,血循环或尿液中的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代表了全身骨骼代谢的动态状况。常见的BTMs罗列于下表。

骨转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断及随访中的作用

骨转换标志物的作用机制

成年前骨骼不断构建、塑形和重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正平衡使骨量增加,并达到骨峰值;成年期骨重建平衡,维持骨量;此后随年龄增加,骨形成与骨吸收呈负平衡,骨重建失衡造成骨丢失。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尽管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亦有增加,但不足以代偿过度骨吸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往往正常或轻度升高。如果BTMs水平超过参考范围上限的1.5倍,需排除高转换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畸形性骨炎及某些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骨转换标志物的局限性及相对应的策略

然而,由于患者自身的巨大随机差异、生物学差异(年龄、性别、BMI、昼夜节律和月经周期的差异),以及大多数BTMS检测的标准化程度较低,BTMs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2012年,美国国家骨骼健康联盟为血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peptide,P1NP)和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serum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S-CTX)设立参考范围。因此,目前推荐空腹血清P1NP和CTX分别作为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为避免BTMs生物变异的影响,应采集禁食过夜标本。如重复测定,应在相同时间采集标本并在同一实验室检测。

OP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床上,对疗效的监测受限于缺少直接检测"骨强度"的临床工具,目前可使用替代指标监测疗效,如骨密度和BTMs及脊椎影像学检查。

抗骨质疏松治疗2年后随访骨密度,如骨密度保持稳定或获得改善,则减少随后的监测频率。

骨转换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BTMs的监测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过程中,BTMs的变化明显早于骨密度

当用强效的抗骨吸收治疗时,骨吸收标志物于治疗2-4周出现下降,3-6个月达到平台期。这种BTMs短期下降与后续持久的骨密度变化和骨折风险的下降相关。一般建议在开始抗骨质吸收药物治疗之前和治疗3-6个月时进行BTMs复查

骨转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断及随访中的作用

图1 IOF推荐的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的BTMs监测策略

在使用促进骨形成药物时,1个月P1NP明显升高,3个月左右达到平台期。早期骨形成标志物的升高预示着随后骨密度增加。一般建议开始治疗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BTMs复查

监测中当患者BTMs的变化超过最小有意义变化值(least significant change,LSC)时才具临床意义。LSC是将BTMs测定的"精确度误差"乘以2.77得到的。


文/点点

责编/Jane


参考文献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年9月第10卷第5期

2.Uptodate: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1年3月第14卷第2期

4.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标志物在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治疗监测中的应用,https://www.osteoporosis.foundation/educational-hub/files/use-bone-markers-osteoporosis-therapy-monitoring-asia-pacific-slide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矿盐   微结构   原发性   雌激素   血清   胶原   骨骼   疗效   药物   患者   细胞   差异   年龄   作用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