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真的很简单,看的懂、记得住、用的上 跟谁做朋友很关键!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跟谁做朋友很关键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探讨毛选文章,今天探讨的这篇文章是大家很熟悉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

我之前的文章都没有介绍毛选文章的写作背景,这一篇不一样,要简单介绍一下。

大家要注意一下,这篇文章的成文时间是1925年,这一年历史上其实发生了很多事,其中一个事件就是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从1924年至1927年,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也称大革命时期,这个时期是国共合作来搞革命,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

但是革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是革命力量不足,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力量。因为最开始,我们想的是效仿苏联,依靠工人,但是当时国内的工业很落后,产业工人很少,工人阶级思想是很先进,举行了很多次罢工,接收革命思想,但是最大问题在于力量不足。

这个时候,对于革命这件事,党内有两种主张,一个是依靠GM党,一个是只依靠工人阶级。而忽略农民。

教员通过对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后,彻底明白了一个问题: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要把农民问题提到很高的高度上,说白了,把农民问题解决了,中国革命就成功了。

好,那我们来具体看下,教员是如何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

一、朋友和敌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的开篇就抛出了一个论断: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教员做出这个论断的根据就是总结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各种改良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得出的结论。

那么问题来了,朋友和敌人这两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呢?

抛开这篇文章,我们归纳推理一下。

先说朋友,每个人都有朋友,不断结识新朋友,也会不断失去一些朋友。

在古代,“同师为朋,同志为友”。
在现代,朋友涵义是一个意思。
一起打牌的,叫牌友
一起旅游的,叫驴友
一起玩车的,叫车友
一起喝酒的,叫酒友
一起下棋的,叫棋友
。。。。。
这种朋友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
还有一类朋友是因为有共同的价值观,能交心的,现在叫死党、闺蜜、铁子等称呼都是这一类的。
还有一类朋友有共同的目标,如刘关张结义,也称为朋友。
也就是说,不论是哪一类,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来支撑这个关系。
那朋友的作用是什么呢?可以支持你、认同你,重要的是在你困难的时候可以帮助你。
当然,有很多人名义上是朋友,但实际表现不是朋友,那么如果按照朋友的标准来说,这都不能叫做朋友,顶多说是认识这个人。
也就是说,朋友应该是对自己有利益的那一类人,不论是直接输送利益,抑或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什么是敌人呢?在近现代,小日子、侵略我们的那些帝国主义国家,这些于我中华而言,都是敌人,所以,敌人是那些侵害自己利益的人或者团体。

那么是不是说除了朋友就是敌人呢?并不是,大部分的是处于中立的一方。如图所示。


区分的标准就是,对我是否有利益,对我有利益的,我们就做朋友,损害我利益的,就是我的敌人,对我没有利益也没有害处的,可能会发展为朋友,也可能发展为敌人。

核心标准就是看对我的利益是怎样的。

当我把这个分析完后,我得出一个方法论:知道要去跟谁做朋友这很关键。你的目的决定了你要去找谁做朋友。所以教员就说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这个基础上,我要再补充一点,找到共同利益点,你就可以和他成为朋友。

可能有看官会说,这也太功利了吧,很多朋友没有任何利益,但是人家还是朋友。如果做出了这个判断,那说明你对利益这个概念理解的并不深刻。

获得认同、赞同、支持这些都是利益的外延,利益并非全是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更是利益的重要体现。不论是伯牙摔琴,还是管鲍之交,都是有利益这个底层的东西维护了朋友这个关系。

记得水浒中陆虞候和林冲的友谊说翻就翻,背后就是利益驱使。

所以,朋友的关系最终的维护还是要靠利益,不论是精神利益还是物质利益。
理解了这个底层,我想大家就会想明白很多事,也会看开很多事。
黄渤曾经有一句名言:成功之前,我身边都是坏人,成功之后,我身边都是好人。

所以,朋友们,打铁还需自身硬。

扯远了,还是回到文章。那么要做一件大事,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就要结成一个利益联盟,也就是教员说的朋友。

二、各阶级的情况


我把这篇文章的基本结构帮大家整理出来了,通过整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教员的思路。


教员对于社会各阶级是按照经济地位进行了分级,每个阶级对于革命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经济地位最高,他们是剥削阶级,革命是要革他们的命,损害他们的利益,他当然要反对革命。

中产阶级是对外受国外的资本压制,对内又害怕革命打破他们的阶层,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反对帝国主义,他们是支持的,但是反对军阀,他们不支持。所以他们对于革命的态度是矛盾的。

小资产阶级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有余粮,自我良好,不希望革命,所以持怀疑态度,他们还想着,努力下,争取上到中产阶级;第二类,自给自足,中立态度。
第三类,生活较之前下降,心里有落差的,支持革命。

半无产阶级,这阶级是人数最多,成分最复杂的一个阶级,主要包括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和小贩。在这几类当中,半自耕农比其他几类的经济状况稍微好点,其他几类经济状况相差不大。他们数量很大,经济状况不佳,支持革命。教员在文中说道:“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

无产阶级,主要包括城市产业工人和农村的雇农。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思想最先进,是革命的先锋,但是数量很少。

这里面我们总结一下,还有一个结论:那就是经济地位越低,越支持革命。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社会问题,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

所以,分析完整个阶级的经济情况和对于革命的态度,教员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依靠最底层的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因为他们数量庞大、革命的意愿最强。

如果依靠GM党右派,怎么可能?谁会自己革自己的命?
如果只依靠工人阶级,也就是文章中说的无产阶级,力量太小了,无法完成革命的任务。


分析完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后,教员也确定了自己这一生的目标:研究农民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后面就有了教员的具体实践: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等等文章。

关注我,一起读毛选,领悟教员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半无产阶级   朋友   工人阶级   教员   阶级   敌人   态度   利益   力量   农民   关键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