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育率:关键在于让年轻人敢生

□何佳俊 (四川外国语大学)

据日本媒体5月14日的报道,今年1月至3月,独自一人死在家中的“孤独死”人数约为2.1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为1.7万人,占总数近八成。受单身率攀升、出生率低下、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影响,“孤独死”已成为日本政府关注的问题。而同处东亚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中国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生育率在全球也是位居倒数。甚至有人说,日本的老龄化社会就是中国未来社会的缩影。

为缓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各地政府近年来出台了许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效果似乎并不显著。不少网友调侃道“为了这碟子醋还得去包顿饺子”。这也说明了这些所谓的“鼓励政策”并没有直达问题的根本。或许部分年轻人并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生育成本的快速上升,期望生活水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抑制了年轻一代生养孩子的能力和意愿。过去,我们父辈的时代甚至更早,他们生育一个孩子的最大的成本花销可能就是吃饭、穿衣,有少部分教育、医疗成本的支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医疗等问题,不少人为了让自己的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学区房、报名参加补习班,这也导致生育成本快速上升。同时,社会的生活成本也在上涨。房价上涨,物价上涨,而收入水平的提升速度却赶不上生活成本上涨的速度。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年轻一代更愿意满足自身当下的现实需求,无心考虑其他。并且就目前的大多数年轻人的基础收入水平,只能满足自身的日常生活。而面对生育的医疗成本、教育成本、生活成本等实在是捉襟见肘。

巨大经济压力之下,社会保障的缺失,使年轻人不愿也不敢承担风险。女性地位的提升,传统的女子只能“相夫教子”的社会观念在大多数年轻人心中已不再是共识。女性对于自身的事业发展有了更高的追求。虽然中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现实中在一些民营企业却很难保证这一点。一些企业甚至会拒绝录用在未来有生育意愿的女性职工,或者少部分企业只录用男职工。这样的形势无疑会加大家庭的经济风险,同时对于女性而言,面对这样的职场困境势必会降低年轻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虽然各地政府也对生育有一定的生育补助,但补助的金额对于培养一个孩子无疑是杯水车薪,正如上文“为了这碟子醋还得去包顿饺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的生育观念已不再深入人心。例如,过去讲究多子多福,而现在的许多年轻人讲究优生优育。过去的“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主要推动生育的因素如今在年轻一代中不再被广泛接受。年轻一代对于生育问题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他们大多不再被传统亲缘关系所束缚,讲求一个更松弛更自我的生活状态。他们不再把生育当成一个人生的必须选项而是一个可选项。年轻人更讲究思考“为什么我要生一个孩子?”而不在把生育当成一个我到了年龄就该完成的“任务”。这其实对于生育质量的提高是有益的。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活得更自我也更清醒,也不愿被那些限制他们前进的可知的和未知的因素所束缚。他们对于生活、事业有更高水平的追求,也更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成本来投入自身。就目前而言,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已然无法成为让大多数年轻人选择生育的推动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生育率   年轻   碟子   中国   意愿   讲究   年轻人   成本   孩子   女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