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激烈的竞争,对美团的利润带来冲击,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李莹 记者 刘以秦
编辑|余乐
8月27日盘后,美团(3690.HK)发布2025年二季度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9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7%。美团上半年累计实现营收1784亿元,同比增长14.7%。
外卖行业在二季度迎来了激烈的竞争,几家平台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以争夺市场。这对美团的利润带来直接而残酷的冲击——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溢利同比大幅下降75.6%至37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至5.7%。
同时,受海外扩张影响,新业务分部的经营亏损有所扩大。在这两方面的叠加影响下,2025年第二季度,美团的经营溢利同比大幅下降98%至2.26亿元,经调整EBITDA下降81.5%至28亿元,经调整溢利净额下降89%至15亿元。
受二季度利润影响,美团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24.42亿元,同比下降41%。
这样的利润跌幅超出了此前机构的预期。大摩、瑞银此前预估美团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98.5亿元,实际仅14.9亿元,差距达85%;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率(5.7%)远低于Q1的21%及机构预测的15%。
4月11日,京东外卖用百亿补贴的方式给原本平静的外卖市场注入了新的竞争信号。随后,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于4月底下场跟进,先是“饿补超百亿”,后来又将补贴规模加至500亿元。作为长期占据外卖市场七成份额的头部玩家,美团最初还能沉得住气,并未因此做出太大的防御性动作,至少在补贴方面无明显投入。
到了“618”活动之际,美团开始发力,向消费者发券,联合商家做大力度的优惠活动。此后,美团通过多种举措加大了对餐饮外卖的补贴,比如更加优惠的“神抢手”“神券”膨胀力度变大以及后期的免单券等。这直接增大了美团的销售成本和销售及营销开支,从而压缩了利润空间。
外卖大战平等地冲击了参战平台的利润。根据京东披露的二季度业绩,外卖所在新业务板块的经营亏损由去年同期的7亿元扩大到148亿元。美团与京东一样,都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处境。但相比之下,外卖竞争给美团整体业务带来的助力则稍显不足。
外卖竞争致使利润大幅下降
美团的主营业务包括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两大块。前者包括餐饮外卖、餐饮到店、闪购、酒旅等,后者包括美团优选、小象超市、快驴(B2B餐饮服务)、共享单车、充电宝等。营收的主要构成包括以上这些业务所涉及的配送服务、佣金、在线营销服务、其他服务及销售(包括利息收入)。
外卖大战影响的主要是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从财报数据来看,其二季度营收增幅远远小于成本的增幅。
二季度,在补贴的加持下,美团的外卖单量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24年,美团外卖每天配送7000多万笔订单,峰值也不过9800万单。到了2025年,根据此前媒体5月底的披露,美团外卖的日订单量上升至8000万单-9000万单之间。自6月中旬开始,美团外卖日均支付订单量始终维持在9000万单以上。
按照美团的商业模式,公司从每笔订单中赚取配送费、佣金以及在线营销服务费等。但是,美团二季度配送服务收入仅增长2.8%,佣金收入增长12.9%,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长10.5%。与此同时,美团本地核心商业的销售成本、经营开支及未分配项目增幅达到35.6%。
在收入低速增长和成本高速消耗的一增一减中,外卖业务所在的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整体经营溢利大幅下降75.6%。
公司整体盈利情况也呈现这样的特征。财报解释称,销售成本金额的增加主要由于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增加及骑手补贴提高、食杂零售业务的扩张及海外业务的发展。销售成本占收入百分比增加主要由于为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提供稳定的即时配送服务而提高骑手补贴,以及与海外业务有关的成本增加,部分被食杂零售业务的运营效率改善所抵消。
在销售及营销开支方面,金额及占收入百分比的增加主要由于业务发展以及为应对外卖及即时零售业务的激烈竞争而不断调整的业务策略导致推广、广告及用户激励的开支增加。
一位美团人士提到,美团还会继续补贴外卖,但自从7月下旬开始,补贴力度收敛了一些。整体来看,外卖补贴竞争依然非常激烈。他认为,这种程度的补贴很难持续下去,因为“利润实在太低,美团又非常重视利润”。“如果阿里继续烧钱补贴下去,对美团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总体而言,在这一财务周期内,由于外卖补贴竞争,美团花的钱更多了,但花出去的钱却没有带来对等或者更高价值的营收回报,就导致盈利情况不甚乐观。与京东和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相比,本身就做外卖生意的美团,并未因外卖订单的增加带来太多的协同效应。
美团护城河还在否?
外卖大战打到现在,局势已经比较明朗:淘宝闪购和美团单量相当,你追我赶。京东外卖与二者差距较大。
一季度业绩披露时,美团的订单量还遥遥领先,经历过二季度的三方竞争和7月以来围绕“超级星期六”的心智争夺,美团的市场份额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上一次的电话会中,美团CEO王兴表示,美团是外卖业务领域最大的参与者,他对美团的规模优势和基于需求网络的竞争力充满信心。
但是,淘宝闪购在稳定的补贴节奏下积累起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订单量一度超过美团,用户的外卖心智也正在被影响。美团在外卖市场的稳固地位,出现了被撬动的可能性。
8月27日晚间的电话会上,不止一位市场人士对于美团的核心优势及竞争力提出疑问。
王兴表示,在过去多年的时间里,美团通过竞争塑造了领先地位。“我认为,即时零售业要取得成功,在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之后,一切将归于基础。基础是什么?是选品、价格以及服务和交付。”
他还提到,美团在消费者、商家还有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形成了效率提升的飞轮,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经营模式和竞争模式也不断优化,在过去10多年时间中一直如此。其团队在过去各种挑战中也展现出非常强的执行能力。优质商家将持续跟平台协作,实现更强的业务协同效应,或者说跨业务协同效应。
过去,消费者对美团的高度外卖认知、商户的平台依赖和高效运转的配送网络被认为是美团的“护城河”。王兴也多次提到,只有能够有效激活消费者、商户和配送网络这三大支柱飞轮的平台,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结合这个视角和订单量数据来看,美团的竞争优势正在随着淘宝闪购订单的一笔笔增加而逐渐动摇。
不过,王兴也表示,当竞争趋于常态化时,消费者和商家最终会面临更加丰富的选品、更加丰富的供给,更好的产品以及更好的服务。而与同行相比,美团在这些方面依然有着明显的运营效率优势。
一位接近的美团人士告诉《财经》,美团一直以来都是互联网大厂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大部分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线上业务都接近饱和,难有增长空间,但美团的核心收入来自线下服务,是新的增量。
“美团的确有很深的护城河,花了很长时间慢慢打磨,把整个外卖的系统的每个环节做到极致。但还是架不住阿里这种级别的竞争对手大水漫灌式的竞争。”他进一步向《财经》表示,所以美团只能反复强调外卖这个业务很难做,利润低,补贴来的用户留不下来等,劝退阿里和京东或是其他可能的竞争者。否则,大家就是在一个无底洞里烧钱。但阿里还有其他核心业务,“外卖是美团的核心业务,美团不能接受市场份额收缩。”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