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信星宇
无论科学多么发达,人总得工作。
这一年,热浪如潮,城市焦灼,田野翻涌。
有人躲在冷气间喝着冰水,也有人在水泥路上奔走,只为一口饭、一份安稳。
高温像一把放大镜,把生存的真相照得明明白白。
建筑工地的老伯,背心被汗渍浸出盐花,却咧嘴一笑:“趁还能动,就得拼!娃的学费不能拖。”外卖小哥顶着40度的天穿梭车流,头盔压得低低的,话却实在:“天再热,总得有人送饭,不然我挣啥?”还有那些凌晨扫街的环卫工、深夜守岗的保安,他们用汗水在水泥地上写诗——人得先站稳了,才有力气抬头看月亮。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话糙理不糙。
不是教人贪图享乐,而是戳破一个真相:生存是地基,梦想才是上层建筑。
当呼吸都带着灼烧感,谁还顾得上风花雪月?
刷到环卫工中暑的新闻,朋友苦中作乐:“北极熊怕是要来中国避暑了。”笑完心里泛酸——这年头,连藿香正气水都成了打工人的续命神器。
写字楼里对着老旧风扇敲键盘的你,顶楼出租屋里数着蝉鸣失眠的他,谁不是在高温里“渡劫”?
空调房里的白领和烈日下的蓝领,本质上都在为同一件事较劲:活下去。
见过太多人把“诗和远方”挂在嘴边,可现实总在提醒:生活不是滤镜里的文艺片,而是烈日下的纪实片。
外卖箱里融化的冰块,安全帽下晒蜕皮的额头,报表上跳动的数字,哪个不是普通人咬牙硬扛的勋章?
今年夏天教会我们两件事:一是别轻易评判他人的生活,你眼里的“苟且”,可能是别人拼尽全力的体面;二是日子再难,总能在夹缝里找到甜。
就像工地大爷收工后那罐冰啤酒,外卖小哥躲树荫下啃的西瓜,闷热出租屋里那台二手小风扇——所谓希望,不过是苦日子里那点“还能撑下去”的念想。
天再热,秋总会来。
就像古诗里写的:“时有微凉不是风。”熬过滚烫的六月七月,等凉风拂面时,你才会懂:能把平凡日子熬出滋味的人,早就是自己的英雄。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