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正香,一股焦糊味直接把我呛醒了!”
11 月中旬,北京的小左想起半个多月前的惊魂一幕,语气里还带着后怕。让他从睡梦中惊醒的,是正在充电的苹果 16 Pro Max 手机 —— 机身底部冒着烟,充电口和连接的数据线已经烧得变了形。

这台手机是父亲左先生今年 1 月在网购平台官方旗舰店花 8871.65 元买的,专门寄到北京给他用。谁也没料到,正常充电的手机会突然 “发火”。
8 月 27 日清晨 7 点多,浓烟和焦糊味弥漫在卧室里,小左一睁眼就看见床头的手机在 “冒烟”。他赶紧拔掉电源,这时手机充电口的橡胶已经烧化,配套的数据线端口也留下了明显烧灼痕迹。

惊魂未定的小左第一时间联系苹果官方客服,按要求提交了所有资料后,9 月 7 日把手机寄往上海的苹果公司做检测。可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苹果那边没了动静。
在老家黑龙江牡丹江的左先生急了,儿子工作忙,他就天天替儿子打电话催苹果客服。直到 10 月 26 日,苹果的回应电话才姗姗来迟。

左先生特意录下了通话,苹果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说,检测结果是 “非产品质量问题”,也 “不是人为原因”。但当左先生追问 “那到底为啥会自燃” 时,对方却答不上来,更没提供书面检测报告。
“不是我的问题,也不是手机的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儿?” 左先生越想越糊涂,转而找网购平台求助。
平台一开始让他把手机寄回检测,左先生费了不少劲协调,让苹果直接把手机转寄到平台检测点。可手机寄到后,平台又改口了:“我们检测不了,得听苹果的结论。”
“推来推去,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 左先生既生气又无奈,“花快九千块买的手机,出了这么大的安全隐患,连个明确说法都要不到。”
现在,这起自燃事件的焦点全集中在 “起火原因” 上。从左先生提供的照片能看到,手机机身大部分完好,只有充电口附近被烧得严重。
有苹果用户提醒,原装充电线的端口通常有电镀铭文,没有铭文可能是仿品。但小左的数据线,着火位置刚好和铭文位置重合,烧得面目全非,根本看不清有没有铭文。
“线肯定是原装的,寄给苹果检测时一起寄走了。” 左先生很肯定,“要是线有问题,苹果早拿这个说事了,不会像现在这样含糊其辞。”
为了核实这一点,记者走访了线下苹果授权专卖店。店员表示,靠铭文判断原装并不绝对,不同生产批次、不同工厂的线,有的就没有铭文。单看左先生提供的线材照片,“和原装线外观是一致的”。
11 月 19 日上午,记者联系苹果官方客服,对方根据手机序列号确认了购买信息,却称系统里查不到这起事故的报告记录。对于手机自燃的原因,客服始终没有正面回应。
如今,小左的手机还能开机,但充电口已经损坏,根本没法正常使用。“好好的手机变成了‘烫手山芋’,我没要额外赔偿,就想要个明确说法,咋就这么难?” 左先生说。
当天下午,左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向所在地的消费者热线反映了情况,现在正等着消息。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