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条评论96%好评!中式恐怖游戏《喜丧》,靠无鬼设定赚翻全球

前言:

家人们,作为常年泡游戏圈的老玩家,我见多了靠血腥和jumpscare博眼球的恐怖游戏,直到《喜丧》出现才被彻底惊艳。

没狰狞鬼魂、没追逐战,甚至连完整“鬼”影都没有,却在Steam拿下2700多条评论、96%超高好评,2024年4月上线至今火遍全球,无鬼游戏凭啥打败传统恐怖作品?这背后藏着中式恐怖的真正精髓。

中式恐怖玩出新风向

过去五年,中式恐怖游戏在全球悄悄崛起,从2019年《纸人》到2021年《纸嫁衣》《烟火》,再到2024年《喜丧》,一步步走出了独特风格。

和欧美恐怖的血腥暴力、日韩恐怖的生理不适比起来,中式恐怖的吓人点从不在视觉冲击,而在“熟悉环境里的诡异感”。

婚丧嫁娶、民俗礼仪、阴阳观念,这些刻在国人记忆里的场景,一旦套上特殊叙事,就会冒出让人头皮发麻的违和感。

但早期很多中式恐怖游戏都踩了“景观化”的坑,就像《纸人》,靠清末宅院和纸扎人营造东方恐怖感,却只停留在符号层面消费恐怖。

《纸嫁衣》系列凭着冥婚、红绣鞋等异域元素,成了外国玩家了解中式恐怖的窗口,可民俗意象大多只是视觉点缀,没真正融入故事。

要知道,Steam平台上“中式恐怖”本就不是官方独立类型,而是“恐怖+悬疑+解谜+传统”的混合类目。

既要继承《寂静岭》《生化危机》的心理恐惧和空间探索机制,又得靠“中国风”找差异,这种定位让不少游戏陷入“为恐怖而恐怖”的怪圈。

《喜丧》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这个僵局,这款由大吉利制作组开发、GameraGames发行的横版解谜游戏,把“喜丧”这个特殊仪式当成了核心叙事。

“喜丧”源自清代北方民间,《清稗类钞》里记载,只有满足“全福(人丁兴旺)、全寿(满八九十岁)、全终(自然善终)”的高寿者,丧事才能叫“喜丧”,既要有哀悼之情,也得有庆贺之意。

游戏里,囡囡的奶奶正好符合这些条件,一场看似“圆满”的葬礼,就此成了恐怖的开端。

游戏序幕的设计特别巧妙:明亮的红色画面、欢快的唢呐声,配上亲戚们“该笑不该哭”的寒暄,把“喜”和“丧”的矛盾拉到极致。

不懂生死的小女孩囡囡攥着糖果找奶奶,无意间闯入的空间,藏着被笑声掩盖的哀伤,这种“以喜衬恐”的手法,比直接出现鬼魂更让人脊背发凉。

儿童视角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囡囡的纯真让她不受“喜丧”规矩束缚,敢推开那些“不该开的门”,玩家跟着她的脚步,才能窥见被掩盖的真相。

这种纯粹的目光,让游戏跳出了“封建女性复仇”的常见套路,没把鬼魂塑造成复仇者,反而用“无鬼”设定,让恐怖回归到更本质的层面,社会现实中的隐性暴力。

场景里的女性创伤与无声抗争

如果说“无鬼”是《喜丧》的外在标签,那“双层空间”的叙事结构就是它的灵魂。

进入游戏探索后,屏幕会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层是温馨明亮的房间,奖状、奖杯、钢琴、小兔子贴纸和全家福,勾勒出少女“楠楠”(奶奶年轻时)被父母疼爱的幸福童年。

下层则是阴森破败的空间,腐朽的家具、压抑的色调,还有一场正在进行的诡异婚礼,处处透着令人窒息的暴力。

这两层空间,对应着奶奶被割裂的一生,前十六年,她是名字被父母呼唤、生日被铭记的“楠楠”,生活里满是爱意与荣光,一场突如其来的拐卖,让她的人生彻底崩塌,空间的转换正是命运的断裂。

到了下层空间,“楠楠”这个名字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媳妇”“她”“那个女人”,这种命名权的剥夺,比任何血腥画面都更具冲击力。

更让人窒息的是,这种身份的消失得到了整个家族的默许,亲戚们用“和谐”“福气”“儿孙满堂”包装这场长达几十年的囚禁,封死的窗户隔绝了外界的光,也阻断了她求救的可能。

游戏里散落的香烛和经文,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在无人可诉的绝境里,只能向神佛祈求慰藉。

最让玩家破防的一幕,是倒序场景中囡囡用奶奶的破碗奏出生日快乐歌,在下层空间对应的真实人生里,她再也没有被人记起过生日,再也没有拥有过属于自己的名字。

游戏高潮的“诡异婚礼”场景,把这种结构性暴力推向了顶点,皮影戏演绎的新人对拜,搭配纸人的机械微笑,看似喜庆的仪式下,是对女性身体的公然物化。

三拜天地后,秤砣上陈列着明码标价的人体器官,其中子宫的价格最高。

这种将“买卖女性”包装成“喜事”的设定,既揭露了传统乡土社会中“传宗接代”逻辑对女性的压迫,也映射出“打击拐卖”的现实诉求与封建残余思想的尖锐冲突。

中式恐怖的文化觉醒与现实关照

中式恐怖游戏中的女鬼形象,恰恰处于这种双重性的张力之下:她们既是秩序之下的牺牲者,也被寄望于成为秩序的反叛者;既被用作象征“传统黑暗”的符号,又试图在这种象征化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2700条好评、96%的认可度,《喜丧》的火爆绝非偶然,它用无鬼的设定,解构了中式恐怖的内核,用双层空间,还原了女性被割裂的人生,用民俗叙事,照见了现实中的结构性暴力。

当唢呐声散去,纸人的笑容消失,留在玩家心中的,不仅是对恐怖的余悸,更是对那些“未被哀悼的灵魂”的敬畏与反思。

这或许就是中式恐怖真正的力量,它从不依赖外在的惊吓,而是用文化的深度、现实的温度,让恐惧直抵人心,也让那些被遗忘的声音,终于有了被听见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游戏   喜丧   好评   恐怖   全球   囡囡   纸人   空间   女性   奶奶   玩家   鬼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