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6月,一个家庭分成了两部分。
两个孩子在大陆等待,两个孩子在台湾流浪街头,而父亲再也回不来了。

1949年,吴石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原本计划将妻子王碧奎和四个孩子安排到香港,可蒋介石坚持要他携妻赴台。
长子吴韶成在南京大学读书,长女吴兰成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学习,父亲只能把他们留在大陆。

次女吴学成和幼子吴健成年纪尚小,跟随父母登上了开往台湾的轮船。
那一刻,没人知道这次分别意味着什么。
1950年6月的一天,吴韶成在图书馆翻阅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一行标题让他手中的报纸滑落在地。
父亲在台湾遇害的消息,就这样毫无征兆地闯入了他的生活。
几天后,朋友递给他一份《星岛日报》,上面的报道证实了这个噩耗。

吴韶成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那则新闻,这张发黄的纸片后来被他保存了整整60年。
中央派何康与兄妹俩谈话,正式告知父亲牺牲的消息。
交代只有一条:作为国家最高机密,不作公开纪念,不向任何人透露。
吴韶成点点头,从此将父亲的身份深埋心底。
1952年大学毕业时,何康找到吴韶成,告诉他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保存着父亲的全部档案,需要时可以出具证明。
吴韶成问需要什么条件,何康说了四个字:守口如瓶。

档案里涉及仍留在台湾的人员,任何泄露都可能带来危险。
吴韶成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承诺。
此后二十多年里,同事问起家世,他只说父亲早逝。
兄妹俩背负着秘密,像背负着一块无法放下的石头。

1953年夏天,上海第一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吴兰成拿到了分配通知书,目的地是内蒙牙克石林场医院。
同学们纷纷被分配到大城市的医院,只有吴兰成接到了这张通往边疆的车票。
牙克石位于大兴安岭深处,冬季平均气温零下四十度。

林场医院简陋得让人难以置信,医务人员总共只有四个,吴兰成成了林区唯一的医学本科生。
第一个冬天,她的睫毛经常被冻住,走在雪地里,呼出的热气立刻凝结成冰霜。
一场山林大火改变了人们对这个江南女子的看法。
火势蔓延时,吴兰成冲进火场,一次次将伤员背出来。
一个、两个、三个……当她背出第六个人时,围观的林场工人全都愣住了。

那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医生,竟然有这样的力气和勇气。
吴兰成在牙克石一待就是二十五年,带着年轻的护士,建立起林场第一套完整的医疗档案。
直到父亲的烈士身份得以确认,人们才知道在那个偏远山沟里还有吴石的女儿。
吴兰成本可以调回北京,她却放心不下那些新来的护士。
"再等一年,把这些孩子带出师。"1978年,吴兰成升任副院长。

1979年,离开牙克石,调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所副研究员,后来成为享受特殊津贴的研究员,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长兄吴韶成从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成为河南省冶金建材厅总经济师,河南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
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兄妹俩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证明了父亲当年的选择。

吴石夫妇被捕一周后,十六岁的吴学成牵着七岁的弟弟吴健成站在街头。
家门紧锁,钥匙被没收,两个孩子无处可去。
吴学成翻遍口袋,只找到几块钱,弟弟吴健成拉着姐姐的衣角,不敢哭出声来。

吴石的部下、同族侄孙吴荫先冒着被牵连的危险,收留了这对无依无靠的姐弟。
那些日子里,吴学成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祈祷母亲平安。母亲王碧奎在狱中,关押了几个月,经故旧营救才得以出狱。
出狱后的日子更加艰难,王碧奎带着两个孩子,挤在一间租来的小屋里,吴学成不得不辍学打工。
她去餐馆洗碗,去裁缝铺做学徒,每天工作到深夜,只为攒下弟弟的学费。
十六岁的少女过早地承担起养家的重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吴学成很早就成婚了。

1968年,吴健成高中毕业,他想考大学,家里连学费都拿不出来。
吴健成去了一家电器行当修理工,每天摆弄收音机和电视机,手指被烫伤是常事。
吴荫先得知后,帮他联系了台湾大学夜校,学费便宜,可以晚上上课白天打工。
吴健成白天修理电器,晚上赶去上课。困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啃面包。
用了九年时间,终于在1977年从台湾大学毕业,拿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吴健成第一次在母亲面前哭了。

吴健成获得硕士学位后,把母亲接到了美国。
1980年,全家在美国团聚。
吴石已经牺牲三十年,四个孩子都到了做父母的年纪。
饭桌上,吴学说:"哥,你在大陆有人照顾,我们在台湾什么都没有。"
吴韶成沉默了很久,没有辩解什么。

1981年12月,吴韶成和吴兰成一起飞往美国洛杉矶。
飞机降落时,吴韶成透过舷窗看到了弟弟吴健成。
三十多年未见,弟弟已经从当年那个七岁的孩童长成了中年男人。
吴学成从台北赶来,一家人终于团聚。母亲王碧奎握着四个孩子的手,眼泪流个不停。

团聚的喜悦背后,藏着无法弥合的裂痕。
在台湾长大的吴学成和吴健成,曾因生活艰难对父亲当年的选择充满不解。
吴学成说起那些年流浪街头的日子,吴健成提到打工求学的辛酸,吴韶成和吴兰成静静地听着,没有争辩。
1982年,在有关部门的关照下,王碧奎与留在大陆的一双儿女在内地相见。
吴学成和吴健成此后多次到大陆探亲。
他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大陆的变化,看到了哥哥姐姐安稳的生活。态度慢慢转变,理解渐渐生长。
吴健成对大哥说:"我现在明白了,父亲看到的是更远的未来。"
1991年,吴学成夫妇将父亲的骨灰,从台北郊外寺庙带回郑州,由长子吴韶成供奉家中。
1994年,何康主持将吴石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市福田公墓,紧邻何遂夫妇墓地。

只是王碧奎1993年在美国去世,享年九十岁,后与吴石合葬。
2013年10月,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广场落成。
广场正前方自南至北依次竖立陈宝仓、朱枫、吴石、聂曦四人的雕像。
吴韶成的女儿吴红,吴石的孙女,专程从河南郑州赶来参加揭幕仪式。
那天阳光很好,吴红站在爷爷的雕像前,想起了父亲保存了六十年的那张发黄报纸。

秘密终于不再是秘密,沉默终于可以变成荣耀。
2015年8月,吴韶成病逝,享年八十八岁。
临终前,吴兰成握着哥哥的手,两人没说什么话。
有些东西不需要言语,那些年守口如瓶的日子,那些年背负的重量,只有他们懂得。
一个家庭被海峡分割四十年,最终在父亲的选择中找到了和解的答案。
参考信息:
吴韶成:忆父亲吴石最后的日子·昆仑策网·2025年10月
吴石孙女吴红:"我为爷爷感到骄傲"·新华网·2021年6月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