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点一日游???

沪指时隔十年,重新冲上了4000点。我看很多人一大早都守在盘面上,一碰到4000点就纷纷截图留念,奔走相告,生怕这只是一瞬间的绽放。

果然,后面沪指翻绿了,4000点得而复失。

昨天我在评论区问了一圈大家的想法,4000点会是这轮行情的高点,还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几乎没啥人敢回答。

我后来想了想,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4000点以上的经验吧。

沪指目前还处在上涨趋势,只是在关键整数关口前,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4000点注定是要磨一磨的。近期沪指可能在3880(30日均线附近)~4020点区域,反复震荡,对4000点的稳定性进行反复确认。

截至下午2点,个股和板块都是跌多涨少,全A等权指数微涨0.03%。全市场预计全天成交2.2万亿左右,比前一日缩了1400多亿,市场情绪还是比较谨慎。


所以回到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沪指4000点,高吗

今天很多人在转下面这张图。意思是,加上这次,沪指历史上一共有3次站上4000点,但第一次A股的整体PE估值是41倍,第二次是接近20倍,而这次只有17倍。

也就是说现在A股的整体业绩更好了,更能消化估值,现在反而是历次4000点里估值相对便宜的

但这只能说是长线配置型资金的底气。短线资金更多看的不是估值,而是“风吹草动”,是害怕短期涨多了就要调,是担心浮盈回吐。

何况,从上周五开始,A股就出现了明显的“压盘”现象。所谓的压盘,就是有一只有形的手,在压制着盘面,不让大家过度放飞。

上周五,中信证券卖一席位出现了10.4亿元的巨额压单,最终收盘集合竞价成交3亿元左右。这就是很明显在控制上涨节奏,通过挂出巨大的卖单(但并不能全部成交),来吓退投资者,让你不敢做多。

本质上,就是希望市场不要涨太快。还是那句话,希望走慢牛,不是疯牛

昨天盘中最高止步3999.07点,今天冲上4000就往下掉,大金融始终往下压,都是这个信号。

当多数人都开始接受这个信号,就会“默契地”在4000点附近形成一道巨大的屏障。除非有大的催化出来,驱使各路资金不顾阻力往前冲,不然这个位置就很容易频繁触发“4000满减活动”

说白了,这个位置,可上可下,取决于外部谈判形势以及我们这边的应对加码动作。不是一句看空或者看多这么简单。

就像前面那个段子图一样,历史经验在这时候很可能只是刻舟求剑形势变了,A股绝对不会简单复制历史。

那到底应该加仓还是减仓呢

倒不如还是回到最简单的方法,用均衡型的宽基来做底仓,同时控制好仓位(留足子弹),这样既不会完全踏空后面潜在的行情,也有余力来应对后面的变化。

所谓均衡型的宽基,最典型的就是昨天咱们聊过的中证A500指数,在市值风格(兼顾大中小盘)和行业分布上都比较分散。跟踪它的ETF很多,可以关注头部规模大的,比如规模近230亿的A500ETF易方达(159361),是目前深市规模最大的中证A500指数场内ETF。


今天再好好聊聊创新药吧,上周就答应大家了。

创新药板块最近的讨论热度确实很高,可能是最近回调了一段时间,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已经回调超过了17%(2025.9.9~2025.10.27),今天还在继续探底。

已经持有的人想知道还能不能继续拿,观望的人则在琢磨是不是可以开始进场了?

其实从8月份开始,创新药就开始横盘震荡,9月中上旬开始有两波明显回调。目前依然还在左侧寻找底部的过程中。右侧交易的人暂时还不用着急介入,但这个位置对左侧定投的人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舒适的阶段。

为啥这波创新药会持续回调呢?从资金角度考虑,一方面是当时AI科技和有色金属来势凶猛,诱惑力太强,从其他板块吸走了大量资金。

另一个是在外部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事件面前,多数资金也选择了保守防御(市场量能持续萎缩到2万亿以下,也是侧面反映)。

而这时候,创新药BD(海外拓展)在8到9月份几乎就是停滞状态,缺少催化,前期浮盈盘自然也就选择先行撤退了。

说到底,是外部事件不确定性+其他板块夹击这些行业外部因素,以及催化停滞这个行业内部因素,共同造成了这轮创新药回调

不过情况已经在发生变化,已经大幅回调之后的创新药,可能随时会开启反攻

比如你看行业外部,两边已经回到谈判桌上,最终方向肯定还是要缓和。重要会议也开完了,对创新药行业的支持是明确的。当资金风险偏好抬升,市场量能也足以支撑多个高景气板块同时上涨,不会像之前那样捉襟见肘了。

至于行业内部,变化就更明显了。

首先是创新药BD又开始密集落地了,这是板块行情最核心的驱动力

我们大约两周前就聊过,四季度(准确来说是10月到明年1月左右)是创新药BD旺季,从这几年来看,通常四季度落地的BD交易数量,能占到全年体量的40%以上。

果然这段时间就有一批BD交易落地了。光是10月16日和17日两天,就有5个BD项目落地。

特别是上周,信达生物签下了一个历史性重磅大单,交易金额达到114亿美元,远超之前三生制药跟辉瑞签下的60亿美金大单,刷新了中国创新药BD交易的最高纪录。

但即便是这个记录,以目前国产创新药企在双抗、ADC以及小核酸等细分领域建立的技术优势,后面很可能还会有更重磅的BD出来。

其次是四季度几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是国产创新药秀肌肉的时候

这次的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我们就有112项研究成果入选“最新突破性摘要”,其中国产创新药相关研究21项,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另外今年一共有7项研究入选主席论坛,其中就有3项是来自我们的创新药企。

接下来是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和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到时候也会有一批重磅项目会发布最新的临床数据,倘若超预期,创新药板块的估值就还得再往上拔一拔。

再有就是今年的医保谈判,预计是在11月进行。这次比较大的关注点是新增商保丙类目录,大概率会对创新药有重点扶持。我们之前也聊过,加入商保对创新药很重要,因为创新药本身因为创新成本,价格不低。商保的介入,才会让更多人去用创新药。

另外,整体降息趋势也是利好创新药的。创新药是一个在前期需要大量研发资金投入的行业,所以对利率极其敏感。现在海外降息的趋势很明确了,我们这边迟早也得降。或许就在11月的经济工作会后,就会有消息了。

估计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为啥5月底三生制药签下了60亿美金大单,创新药就迎来一轮暴涨行情,而现在信达生物签下更大的单,市场却平静如水

其实也很正常。一方面是资金对创新药BD浪潮的预期已经太高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市场情绪不一样了。市场情绪好的时候可以漠视利空,那在情绪差的时候也可以无视利好。

但是利好扎扎实实发生了,最终一定会体现在业绩上,所以对于配置型的资金来说,这种市场定价滞后,反倒是一个进场机会。

ETF这边体现得很明显。之前经常跟大家提到的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最近虽然整体下跌,但是资金却在持续净流入,说明很多资金已经在开始提前埋伏了。

顺便提一嘴,这个恒生创新药ETF跟踪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这是一个剔除了CXO的、完全纯粹的创新药指数。由于底层全都是港股,所以这个ETF可以T+0交易。

当然,A股也是有创新药指数的,比如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跟踪的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从收益弹性来讲,肯定是港股的创新药品种更大,但弹性这种事,也是硬币的两面,涨得多也可能跌得猛。所以到底是选A股还是港股的创新药,也看自己对收益和波动的权衡考虑。

但总的来说,创新药的产业大趋势还在延续,板块行情也大概率没有结束,目前回调到这个位置,一些资金是会考虑慢慢介入了。


沪指4000,你们今天是买,还是卖?


今天就先聊这么说,看完记得帮我点个赞!

……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务必独立判断。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财经   资金   恒生   板块   市场   指数   行业   行情   量能   重磅   利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