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当今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陆地国土面积约为171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等于我国与澳大利亚面积之和。俄罗斯国土最东点与最西点之间跨了10个时区。如果再把俄罗斯的海域算上总面积可达2466万平方公里比整个南美洲还大。就俄罗斯现在这么大的地盘其实比起沙皇时代、苏联时代还是小了点。今天咱们就扒扒俄罗斯的 “扩张史”看看一个弹丸小国如何靠抢、靠熬、靠 “抱大腿”一步步扩张成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俄罗斯人老祖宗的故事还得从公元9世纪的基辅罗斯说起。

公元9世纪上半叶北欧维京人中一支向东发展的分支开始出现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他们在芬兰语中被称之为罗斯人,而当地的东斯拉夫人一般称他们为瓦良格人。当时东斯拉夫各部落之间常年混战:其中一些部落为壮大自己的实力就邀请罗斯人前来助战,可实力壮大之后的罗斯人就趁机赖下不走了。罗斯人推选出留里克、西涅乌斯、特鲁渥三兄弟带领族人们分别前往诺夫哥罗德、白湖和伊兹博尔斯克建立国家。不久之后西涅乌斯和特鲁渥相继去世,从此大权独揽的留里克开创了统治俄罗斯700多年的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死后他的亲信奥列格于公元882年率兵南下攻克了基辅,杀死了统治那里的王公阿斯科尔德和基尔后迁都于此。从此由罗斯人统治、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民族的基辅罗斯国家正式诞生。这个基辅罗斯大公国正是如今的俄罗斯人、白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并不是像古代中国一样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而是由一大群封建领主王公组成的松散联盟——这为其后来被欺负埋下了坑。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命各支宗室以长子统率出兵远征欧洲。西征的蒙古大军犹如旋风一般席卷征服了基辅罗斯大部分公国。

可有个莫斯科大公国却瞅准机会主动给蒙古可汗当 “小弟”帮着收税、打不听话的其它公国把蒙古人哄得开开心心。莫斯科大公国借着蒙古的威势慢慢收拾周边的小公国逐渐壮大自己。到了1480年日渐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终于彻底摆脱蒙古人的统治。此时莫斯科公国其实就是今天莫斯科一带的一个城邦小国。其领土面积约为2.4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我国北京市和天津市的面积之和。可弹丸小国从一开始有着强烈的扩张野心:当时在位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曾迎娶过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

从此莫斯科的统治者就以继承拜占庭帝国正统的“第三罗马”自居。莫斯科大公的头衔改成了沙皇。莫斯科大公国由此升级成为沙皇俄国。伊凡三世、瓦西里三世、伊凡四世三代沙皇先后征服了诺夫哥罗德、特维尔、普斯科夫、梁赞等罗斯公国以及从蒙古金帐汗国分化出来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此时俄国的疆域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经过这番扩张后俄国的领土面积激增100多倍达到280万平方公里。1581年俄国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带着840人越过乌拉尔山开始了对西伯利亚的征服。

这时的西伯利亚并没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原始部族。这些原始部族哪扛得住俄国人的火绳枪和火炮?更关键的是西伯利亚的地形也对俄国东扩极为有利:从乌拉尔山到太平洋全是开阔平原没什么难以逾越的山川阻隔。西起波罗的海、东至太平洋的西伯利亚地区整体呈现出大致相似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短暂炎热、冬季漫长酷寒。气候的一致性和地形的一致性同样利于俄国人向东扩张,因为他们得以在气候环境大体相似的情况下一直稳步推进到太平洋沿岸而不至于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俄国的扩张除了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之外还受河流系统影响。地形平坦的欧亚大陆北部河流普遍又长又宽没湍流阻碍。在乌拉尔山以西有西德维纳河、德涅斯特河、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在乌拉尔山以东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这些河流及其支流构成一张穿过欧亚大陆北部大平原的天然交通干线。俄国人得以通过这些水路较为便捷地展开探险、贸易、殖民活动。1585年俄国人在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汇合处修建了鄂毕镇——这是俄国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

1593年俄国人在鄂毕河下游西面支流索西瓦河岸边修建了别列佐沃要塞。1594年俄国人在鄂毕河中游北岸修建了苏尔古特城。1595年俄国人在鄂毕河下游修建了鄂毕多尔斯克城。1596年俄国人在鄂毕河中上游修建了纳利姆城。17世纪初沙俄势力已推进到勒拿河下游。至此俄国人已完全穿过西西伯利亚平原到达中西伯利亚高原边缘。随后他们沿着鄂毕河中上游东岸的支流经旱路越过分水岭进入叶尼塞河。在此过程中俄国人在远东建立了雅库茨克城——这座城市成了沙俄继续向东扩张的 “桥头堡”。

1601年沙俄探险家康德拉特、库罗奇金沿着叶尼塞河下游驶入大海侵占了皮亚辛河河口一带。1639年哥萨克探险家伊凡・莫斯克维金到达鄂霍次克海第一次看到太平洋。1643年波雅尔科夫率领队伍侵入黑龙江流域。俄国在亚洲一路向东扩张的同时也没忘记向西开疆拓土:1648年春波兰统治下的乌克兰地区爆发了波格丹·赫米尔尼茨基领导的起义。1653年沙俄应赫米尔尼茨基之邀以保护和支持乌克兰为名向波兰宣战。1654年东乌克兰的哥萨克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的《佩里亚斯拉夫合约》宣布东乌克兰正式与俄罗斯合并。

此后俄国和波兰没沿着第聂伯河瓜分了乌克兰。1651年哈巴罗夫又率军攻占达斡尔人的雅克萨城把据点直接钉在了清朝的 “家门口”。此后沙俄在向南方黑龙江流域扩张的过程中与清帝国迎头相撞。双方的碰撞以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为标志暂告一段落。俄国南下的野心被暂时遏制后又转而继续向东扩张,到1699年俄国远征队的足迹已抵达亚洲最东部的勘察加半岛、楚科奇半岛等地。征服勘察加半岛后俄国人继续南下千岛群岛寻找与日本通商的航线。这时的俄罗斯已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人烟稀少的苦寒之地。

偌大的俄罗斯竟没一个终年不冻的出海口。尽管俄国北部有漫长的海岸线,然而北方航线在那个不具备破冰技术的年代几乎没什么利用价值。一代雄主彼得大帝上台后为俄罗斯制定了争取出海口的既定国策。1695年春彼得大帝亲率3万大军远征土耳其,但由于缺乏舰队而遭遇失败。1696年彼得大帝效法西欧创建新式海军后再次出征土耳其。这次他成功征服了亚速夫地区。1700年彼得大帝迫使土耳其以签订和约的形式承认俄国对亚速夫的占领,但黑海海峡的制海权仍掌握在土耳其手中。

在1700年至1721年的大北方战争中彼得大帝又拉拢波兰、丹麦等国战胜了北欧强国瑞典。北方战争的胜利使俄国得以占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彼得大帝为俄罗斯奠定了同时向东打开太平洋出海口、向南打通黑海出海口乃至进入印度洋的宏大目标。后来俄罗斯果然就沿着彼得大帝设定的目标进行扩张。1741年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率领一批俄国水手从西伯利亚出发向东寻找新大陆发现了如今的阿拉斯加。1742年俄国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几乎整个库页岛东海岸。

1745年俄国人在阿留申群岛建立了狩猎基地。从1760年代开始俄罗斯渔船比起以前更加频繁地去千岛群岛。不久后俄国人就成功迫使千岛群岛的阿依努族居民加入了俄罗斯国籍,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俄国人首次接触到日本人。1779年沙俄政府把千岛群岛中尚未有明确领土归属的所有岛屿划归己有。1784年俄国人在科迪亚克岛建立了第一个永久定居点。到1799年为止俄国的触角一直延伸至如今阿拉斯加东南海岸。1799年后俄国各种经营美洲贸易的公司联合组成俄美公司并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活动。

彼得大帝之后俄国又出了一位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从1772年到179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联合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使已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从此在欧洲地图上消失达123年之久。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对土耳其的战争则使俄国获得了克里米亚等地以及黑海出海口。俄国军舰和商船从此能自由进出地中海。1811年11月俄国人在圣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罗斯河旁建立了罗斯堡。截至1819年俄国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块殖民地。俄国甚至一度试图在夏威夷获得立足点,但俄国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的殖民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随着美国兴起之后俄国逐渐放弃了自己在美洲的绝大多数殖民地。186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后退出了美洲。19世纪后期俄国再度掀起领土扩张高潮:从1858年到1881年到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让了150万平方公里领土,而大约同一时期沙俄还在中亚吞并了相当于半个美国大小的领土。至此沙俄在西起高加索、东至今天中国新疆的广袤地带建立了一道战略屏障。俄国甚至一度曾在东非拥有过殖民地。1888年俄国探险家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阿什诺夫带领一帮哥萨克移民抵达了如今吉布提海岸从当地统治者手中永久租下一片土地。

1889年1月俄国远征队选定萨加洛堡垒作为新基地。阿什诺夫还将这座堡垒更名为“新莫斯科”。此时吉布提已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所以仅一个月后法国人就将这伙俄国移民赶走了。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沙俄又趁机出兵占领了中国东北。在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将长城以北的东北、内外蒙古、新疆等地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基于陆权扩张的俄国与基于海权扩张的英国围绕波斯、阿富汗、中亚以及中国新疆、西藏等地在内的亚洲内陆腹地展开了一场地缘大博弈。

1914年俄罗斯帝国的领土面积已扩张到2288万平方公里。沙皇俄国在向乌克兰、高加索、西伯利亚、中亚等地扩张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国家。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在与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的战争中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等地的苏维埃政权并肩作战。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除了波兰、芬兰等地独立之外苏联基本继承了沙皇俄国的主体疆域。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而苏联则以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名出兵占领波兰东部地区。1939年10月苏联又以芬兰国界距离列宁格勒过近为由提出领土置换。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苏联方面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赢得了惨胜芬兰方面担心战争长期化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破坏。最终双方于1940年3月12日媾和:芬兰将整个卡累利阿地峡连同维普里城、维普里湾、拉多加湖西北岸、马尔卡日尔维以东领土、雷巴奇和斯来特尼半岛的一部分以及芬兰湾中的一些岛屿割让给苏联。

1940年6月苏联政府分别照会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要求三国改组政府实行大选和让苏联红军自由通行,随即30万苏联红军进入三国境内扶植起亲苏政权,随后三国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联。1940年6月26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将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两地移交给苏联1940年6月30日苏联出兵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1940年8月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将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而比萨拉比亚则成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

1945年二战结束后对芬兰、波兰、德国、罗马尼亚等国的领土调整使苏联增加了近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根据二战后期同盟国方面在雅尔塔和波兹坦两次会议上的决议:所有奥得河-尼斯河一线以东的地区都不再为德国所有。这使德国东部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划入波兰。与此同时苏联通过《波苏疆界条约》以法律形式获得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19.41万平方公里领土。这使得苏联、波兰、德国三国的领土来了一个整体西移。在确定苏波边境的过程中苏联从波兰获得的东普鲁士地区中要来了北部的柯尼斯堡将其更名为加里宁格勒。

苏联极其重视这块波罗的海前哨基地。苏联并未将此地就近划入立陶宛加盟共和国,而是将其划入了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联得到加里宁格勒后将当地的德裔居民驱逐,同时迁入大量俄裔居民,于是此地迅速俄罗斯化了。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成为了俄罗斯联邦的飞地。1954年原属俄罗斯的克里米亚被划归乌克兰。此时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还不是独立主权国家,而是苏联的两个加盟共和国。这次领土变动更像是苏联国家内部的行政区划调整。等到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就成了乌克兰领土。苏联解体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约76%的领土。

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实际控制了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两个自治共和国,但俄罗斯并未宣布将这两地并入本国领土。2014年2月的一个清晨30多名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手持拉斯尼科夫冲锋枪、狙击枪冲进位于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的政府和议会大楼。这些武装分子迅速解除了大楼里的安保武装,接着大楼上就升起了俄罗斯国旗。2014年3月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的方式正式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尽管目前国际社会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定位仍存在争议,然而俄罗斯国内法已认定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

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俄、乌两国矛盾的积累最终在2022年引发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迄今为止俄乌冲突仍未结束且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俄罗斯在2022年以来的军事行动中占领了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2022年9月这四个州公投加入俄罗斯。同年10 月俄罗斯议会全票通过接纳四州完成了法律程序——现在国际上对这些地方的主权定位存在争议,但俄罗斯坚持认为这四州已是自己的领土。当然现在这些地方仍在打仗随时可能变换主人。

俄罗斯的扩张史从基辅罗斯的小联盟发展到现在171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世界第一延续上千年:早期靠北欧维京人奠基,中期靠抱蒙古大腿崛起,后来靠地形优势闯西伯利亚,再靠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找出海口,近代抢中国、吞中亚,现在还在为乌东而争议。俄罗斯的扩张逻辑其实很简单:早期缺出海口,中期缺战略纵深,现在缺对周边的控制力。不管是沙皇时代、苏联时代还是现在对俄罗斯而言“大” 似乎一直是持之不懈的追求。当然俄乌冲突还没结束。未来俄罗斯领土是否还会发生变化仍未可知。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