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日籍嫁日本丈夫,击败邓亚萍大喊“吆西”的她,如今过得怎样?

何智丽在1994年亚运会,她击败邓亚萍,高喊“吆西”,让无数中国球迷既愤怒又感慨。如今,岁月流转,这位62岁的她,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1987年的新德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何智丽在女单比赛中势头很猛,顺利杀进半决赛。半决赛对手是队友管建华。赛前,教练组找到她,希望她“让球”,让管建华进决赛,因为他们觉得管建华对韩国选手梁英子的胜算更大。何智丽没听从安排,凭实力硬拼,以精准的发球和凌厉的攻势赢下比赛。

决赛中,她面对梁英子,以3比0干净利落拿下女单冠军。这本该是她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可现实却很残酷。因为她没“让球”,队里对她态度冷淡,甚至直接把她排除在汉城奥运会名单之外。她带着满腔不甘,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何智丽的生活一下子没了方向。1988年,她在一次国际交流活动中认识了日本乒乓球教练小山英之。两人因对乒乓球的共同热爱走近,很快擦出火花。

1989年,他们结婚,何智丽跟着丈夫搬到日本大阪。她改名为小山智丽,决定加入日本国籍。1992年,她正式归化日本,重拾球拍,加入了池田银行乒乓球队,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这一步,不光是身份的转变,更是她对乒乓球事业的坚持。

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另一个高峰。她代表日本队出战女单,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对手是当时如日中天的邓亚萍,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比赛打得异常激烈,小山智丽靠稳健的防守和精准的反击,以3比1击败邓亚萍,拿下金牌。

比赛结束那一刻,她紧握拳头,高喊“吆西”,这一声喊。赛后,她对记者说:“为日本赢得金牌,比为中国夺冠更让我激动。”这话一出,国内很多人骂她“忘恩负义”,甚至有人给她扣上“叛国者”的帽子。那一刻,她成了众矢之的。

这件事的影响,远不止赛场上的输赢。在中国,她的举动被看成是对祖国的背叛。那声“吆西”,在当时的中日关系背景下,格外刺耳。国内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评论里全是愤怒和失望。而在日本,她却被捧为英雄。

离开赛场后,小山智丽的生活渐渐平静下来。现在,她定居在日本大阪。她在一所乒乓球学校做教练,每天早早出门,去训练馆教孩子们打球。她的收入主要靠教练工作,还有银行组织的乒乓球活动。

2006年,池田银行乒乓球队解散后,她留在银行,在银行旗下的公司里教课,每年有几次。她还偶尔参加日本的乒乓球推广活动,穿着运动服,向大家展示她的技术。

生活上,她过得还算宽裕。她住在一栋独栋房子里,日子过得有条不紊。不过,她的婚姻没那么顺利。2000年后,她发现丈夫小山英之出轨,果断离婚。离婚后,她分到房子和车子的一半所有权,从此一个人生活。

她没再婚,也没有孩子,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乒乓球教学上。她偶尔回国,参加一些乒乓球相关的交流活动,每次都很低调。她说过想回上海养老,但也担心当年的争议还没平息。在日本,她的生活稳定,远离了过去的风波。

小山智丽的选择,确实让人感慨万千。1987年,她拒绝“让球”,是为了公平竞技,可却因此丢了奥运会的机会。移居日本后,她为新国家效力,又被贴上“背叛”的标签。那声“吆西”,不过是胜利时的情绪释放,可在当时的环境下,却被无限放大。

邓亚萍后来提到她时,说:“作为运动员,她对胜利的渴望让人敬佩。”这话多少让人看到,随着时间推移,有些人对她的看法没那么偏激了。

她在采访里说过:“人生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路。”她承认自己的选择让一些人失望,但她不后悔。她觉得,赛场上全力以赴,是对对手和自己的尊重。在日本的这些年,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1994年那场胜利,要是放在今天,可能舆论不会那么激烈。现在网络时代,大家见多识广,对运动员换国籍的事也没那么大惊小怪。她当年的选择,放到当时的环境,确实刺痛了不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体育   日籍   日本   丈夫   邓亚萍   乒乓球   小山   女单   银行   大阪   中国   赛场   决赛   教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