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退休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傍晚在阳台上小酌一杯。他常开玩笑说,“老哥我酒量好,喝点小酒养生又助眠,比同龄人精气神都好。”
但前阵子体检查出了脂肪肝和血压飙升,这让他犯了嘀咕:“难道酒越喝寿命越短?”邻居李大爷还劝他:“网上不是说适量喝酒对身体好嘛!”真相究竟如何?
喝酒跟寿命长短到底有没有关系,适量喝酒真的“益寿延年”还是健康杀手?
就在不久前,一项覆盖11558名饮酒者的权威大数据调查终于给出了答案。结果一公布,许多自诩“会喝酒”的人都大跌眼镜。
原来,那些关于“饮酒能开胃、养生、通血管”的说法并不完全靠谱,甚至,哪怕是“小酌怡情”,也并不安全。到底喝酒是“养生灵药”还是“健康杀手”?答案或许颠覆你的想象。让我们一起揭开真相。
“酒逢知己千杯少”,但从健康角度看,饮酒真的对身体有积极影响吗?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世界心脏联盟以及中部战区总医院的最新调查数据,都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清晰的回应。
过量饮酒、频繁饮酒的危害,已经被全球公认:酒精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直接关联肝癌、口腔癌、胃癌等十余种癌症。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醒:“没有所谓的安全饮酒量。”
令人警醒的是,中部战区总医院基于11558名饮酒者的数据发现:饮酒越多,人体血清中“长寿因子”α-Klotho水平越低。这意味着,酒精不仅损伤肝脏与血管,还在分子层面加速人体衰老。如果你以为一顿饭喝两三杯“不过分”,权威数据却给出了冷静的反驳。
《柳叶刀》数据显示:只要每日酒精摄入超过20克,即约合2两白酒或两瓶啤酒,就已属于高危饮酒行为。哪怕你自认为“很克制”,只喝一点点,也无法完全避免慢性损伤。单单中国,每年就有约70万人因饮酒去世,男性占绝大多数。
曾有观点称“适度饮酒延寿”,比如美国研究曾指出100多岁老人适量饮酒死亡风险比滴酒不沾者低18%。但进一步回溯发现,这种关联仍有样本、干扰等多重争议,难以作为医学建议,全球主流医学共识已经明确“饮酒无益健康,任何量的酒精都有风险”。
很多人以为“小酌无妨”,但健康调查和医学观察告诉我们,酒精对全身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伤害会像账单一样,每天累加,终会爆发。
肝脏是酒精分解的主战场。
长期喝酒会让肝脏一直超负荷工作,易诱发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一旦肝功能出现异常,修复就变得非常艰难。但好消息是,停酒2-3个月后,肝内脂肪量可明显下降,肝功能有机会部分恢复。
饮酒损伤血管,增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险,也会让血管提前10年“老化”。
戒酒,则能减轻血管负担,让血压恢复平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消化系统和免疫力也会悄悄受损。
酒精刺激胃肠黏膜、扰乱消化吸收,使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风险上升。坚持戒酒,胃黏膜可自我修复,消化吸收能力逐步增强,人也会更容易抵挡流感、感染等外来威胁。
现实生活中,许多“喝了一辈子酒不出事”的人,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幸运以及亚临床健康隐患。事实上,大规模数据显示,饮酒凡举,疾病及早亡风险都会直线上升!
最健康的选择,永远是不碰酒;实在难以避免,也要尽量控制量。
如果迫于社交或习惯不能马上戒除饮酒,可参考以下建议:
大幅减少饮酒频次和总量。每周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一小杯,尽量远离烈性酒。
饮酒时多饮水,可以小口慢饮,减少酒精对身体的瞬时冲击。
饭前勿空腹饮酒,吃富含蛋白与脂肪的食物(如鸡蛋、坚果)有助于减缓酒精吸收。酒后可适量吃葡萄、蜂蜜水、西红柿汁等(富含果糖和抗氧化物),有助于分解酒精、减轻不适,但这不能消除健康隐患。
如果已经决定戒酒,坚持2个月左右,肝功能、血压、免疫力等都会迎来显著提升,这一转变比我们想象得更快更大。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558名饮酒者,终于有了答案》.科普中国.2025-02-16.
《碰杯之后,“酒精”在身体里做了什么?》.生命时报.2025-01-31.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