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贵妇有多“脏”?在裙子里大小便,粪便和尿液无处不在

中世纪欧洲的贵族妇女,高贵优雅,裙子层层叠叠,珠宝闪闪发光。可现实呢?贵妇的生活卫生状况,远没有画里那么光鲜。

很多人以为中世纪就是5世纪到15世纪那段时期,欧洲人到处脏兮兮的,但其实不少传说中的“脏”事,发生在更晚的文艺复兴和早期现代阶段,比如17世纪的法国宫廷。

在裙子里大小便这事,主要流行于路易十四时代,那已经是1638年到1715年的凡尔赛宫生活了。

不过,中世纪的卫生基础确实奠定了后来的这些习惯,贵妇们处理生理需求的方式,确实挺让人咋舌的。

粪便和尿液到处都是,不是夸张,而是因为基础设施差劲,加上医疗迷信,让上层社会也摆脱不了这种尴尬。

中世纪早期,欧洲人其实没那么排斥洗澡。公共浴室在城市里挺常见,比如12世纪的巴黎就有几十家蒸汽浴场,人们每周去泡泡澡,保持身体干净。

教会也没反对过,相反,有些修士手册还鼓励定期清洗,认为干净是敬神的表现。像英格兰的亨利三世,从1216年到1272年在位,他就爱洗热水澡,宫里专门有浴缸记录。

但到了14世纪中叶,黑死病从1347年到1352年横扫欧洲,杀了上千万人口,这下子改变了规则。

医生们开始传言,热水会打开皮肤毛孔,让病菌钻进去,所以浴室大批关闭。人们转而用干擦方式清洁,抹点酒精或花水就算完事。贵族妇女也跟着这个潮流,觉得浸泡全身太危险了。

结果呢?身体异味越来越重,只能靠香料盖住。

路易十四那时候,法国宫廷就继承了这个遗风,他一生中全身浸浴的次数屈指可数,据历史记录,只有在医生强迫下才洗过两三次。

贵族妇女的裙子设计,本来是为了显摆财富和地位,下摆宽大,用鲸骨或金属圈撑开,走路像在飘。可这也带来麻烦,上厕所成了大问题。

没现代厕所,她们得靠便携器具。一种叫“bourdaloue”的瓷质便壶,从18世纪初流行开来,其实更早的版本在中世纪晚期就有了类似东西。形状像小船,扁长,带把手,便于塞进裙底。

贵妇不用脱衣服,仆人递过来,她微微分开腿,坐上去直接尿。粪便有时候也一块解决,不过主要还是尿液。

完成后,仆人拿走倒掉,但宫殿里桶子满天飞,清理不及时,尿液溅出来是常事。

凡尔赛宫从1682年建成后,国王路易十四要求所有廷臣住里面,结果几千人挤一块,厕所设施跟不上。只有少数木椅下面放桶,贵妇们排队用,或者干脆在私人房间处理。

粪便尿液倒在沟渠里,流到宫外河道,夏天一热,臭味冲天。

路易十四自己就是典型例子。他生活越来越奢靡,但卫生一塌糊涂,他的情妇蒙特斯潘侯爵夫人后来回忆,国王身上那股味,十米外都能闻到,让人想吐。

为什么这么臭?因为他不爱洗澡,只用布擦擦手脸,衣服上喷满香水。

廷臣得跟着学,每天换不同香味上班,不然国王不高兴。贵妇们也一样,裙子里面层层内衬,吸收汗和尿渍,穿好几周不换。

外出时,比如去剧院看戏,表演好几个小时,她们就在座位上用 bourdaloue,仆人从后面帮着。尿液落进壶里,晃荡声有时候都听得见。

宫廷宴会更乱,几百人聚一块吃喝,有人忍不住,就让仆人屏风挡着解决。粪便没处去,堆在角落,等仆役清晨倒。

路易十五从1710年出生,1715年继位,到1774年死于天花,他的宫廷延续这套。寝宫每天喷不同香水,但掩不住底层臭气。

他的孙子路易十六时代,从1774年到1792年,情况稍好点,但还是老样子。

造成这种脏乱的根源,不光是懒惰。医疗理论是罪魁祸首。中世纪医生受古希腊影响,认为身体平衡靠体液,热水会扰乱这平衡。

黑死病之后,这想法更流行,法国医生宣称浴室是瘟疫温床。宗教因素有,但没那么大。教会早期建修道院时,就有浴室规定,修士每周洗一次。

问题出在迷信上,人们觉得水不洁,碰多了会得病。基础设施也跟不上。

中世纪城市下水道简陋,巴黎到13世纪才有石渠排水,但贵族宅邸厕所就是洞下面桶。

凡尔赛宫建于17世纪,设计时没考虑排水系统,几千人的废物全靠人工运。粪便尿液倒街头,混合垃圾,招来老鼠苍蝇。

黑死病就是通过跳蚤传播的,这环境简直是帮凶。贵族妇女以为用香水就能解决问题,其实是治标不治本。

路易十四晚年腿坏疽,从1700年起腐烂发臭,医生只让他局部擦拭,不敢用水冲。

贵妇们的日常卫生,还包括内衣管理。她们穿亚麻衬裤,分叉式,便于排泄,但材质吸湿,尿渍干了变硬,气味酸腐。换衣频率低,因为洗衣费时费力,水源有限。

宫廷里,仆人每天收集夜壶,但数量太多,常有溢出。粪便堆积发酵,夏天宫殿像厕所。

路易十五痴迷香水,宫里消耗巨大,但廷臣私下抱怨臭味熏人。他的情妇蓬帕杜夫人从1745年到1764年在宫,记录过类似事。

外出狩猎或旅行,贵妇乘马车,用便壶解决,倒窗外。路边沟渠满是废物,雨天一冲,街面泥泞。

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从1558年到1603年在位,也爱喷香水盖味,据说一生洗澡次数少,但比法国好点,有私人浴缸。

这种习惯不是全欧洲都一样。北欧和东欧,中世纪浴室更多,芬兰蒸汽浴传统延续到现在。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从14世纪末,城市排水改善,贵族洗澡频繁。但法国宫廷特别突出,因为路易十四集权,廷臣挤凡尔赛,卫生压力大。

黑死病的影响持久,到18世纪才缓和。

启蒙运动从17世纪末兴起,伏尔泰他们批评旧习,推崇科学卫生。

19世纪初,下水道系统建起来,巴黎从1800年起改造排水,厕所固定化。贵妇裙子简化,不再那么宽大,便壶渐淘汰。现代肥皂和自来水普及,洗澡成日常。

贵妇们表面风光,实际活在脏乱中。粪便尿液无处不在,不是笑话,而是医疗迷信和设施落后的产物。路易十四他们没想改善,只顾享乐,结果助长疾病。

黑死病杀了欧洲三分之一人口,却没彻底改变上层习惯。直到工业革命,卫生才真正进步。

19世纪,公共卫生运动兴起,厕所标准化。下水道,如巴黎的豪斯曼男爵(Baron Haussmann)改造从1853年起,才让城市变得干净。


参考资料:

1、没有黑死病或许就没有文艺复兴,如何理解这个推论? 新京报 2021-07-0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历史   尿液   欧洲   大小便   粪便   贵妇   中世纪   无处不在   裙子   路易   黑死病   世纪   法国   宫廷   便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