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矿产协议落地,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的较量,赢了面子却输了里子

5 月 1 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与美国财长贝森特签署的《美乌重建投资基金协议》正式落地。

这份历经白宫争吵、梵蒂冈密谈的协议,被外界戏称为 "新时代的《马关条约》"。但仔细拆解条款会发现,这场看似美国占尽便宜的交易,实则是泽连斯基在绝境中打出的漂亮反击,而特朗普政府的 "赢麻了" 表象下,藏着难以言说的战略尴尬。

今年 2 月,泽连斯基带着满心期待赴白宫签署矿产协议,却在特朗普反复追问 "你对美国说过谢谢吗" 的尴尬中不欢而散。当时的协议草案堪称 "霸王条款":美国要求 51% 的基金控制权、优先偿还援助债务、矿产开采权直接归属美国企业。

这种 "殖民式" 条款激怒了泽连斯基,双方在椭圆办公室爆发激烈争吵,最终不欢而散。

两个月后的 4 月 30 日,这份协议却以 "平等伙伴关系" 的新面目问世。乌克兰保留了所有资源所有权,基金由双方各占 50% 且无主导权,利润 10 年内全部用于乌克兰重建。

更关键的是,美国承诺提供防空系统等军事援助,还主动删除了可能影响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条款。这种 180 度大转弯,背后是泽连斯基团队的 "极限拉扯":一方面利用特朗普急于停战的心理,另一方面巧妙引入中国因素作为谈判筹码。

资源主权保卫战
原版协议要求乌克兰将矿产开采权直接让渡给美国企业,新协议则明确 "地下资源归乌克兰所有",美国仅通过基金参与新开发项目。这一改变看似微小,实则保住了乌克兰的战略资产。

要知道,乌克兰已探明的稀土储量占全球 10%,钛矿储量更是位列世界前三,但这些资源 70% 位于俄军控制区。美国若强行开采,等于直接与俄罗斯对抗,这显然是特朗普不愿看到的。

利润分配的乾坤大挪移
旧协议规定基金利润优先偿还美国援助,新协议则将 10 年利润全部锁定在乌克兰重建。这相当于美国每年投入的数十亿美元军援,短期内无法通过资源收益回收。更讽刺的是,美国还需承担拉拢盟友投资的责任,这让特朗普 "让欧洲出钱" 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安全条款的实质突破
旧协议的 "安全承诺" 模糊不清,新协议则明确美国将提供防空系统等军援。这对乌克兰而言至关重要 —— 拜登时期的军援即将耗尽,而特朗普政府正以 "断绝援助" 威胁泽连斯基妥协。

新协议通过基金收益支付军购费用,既保障了乌克兰的武器供应,又让美国军工复合体获得稳定订单,可谓 "一箭双雕"。

表面上看,特朗普通过协议为美国争取到 "资源开发权",但实际操作中却面临三大难题:

开采成本的天文数字
乌克兰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战区,开采需先清除地雷、重建基础设施。据估算,仅顿涅茨克地区的排雷成本就高达 200 亿美元,而美国承诺的基金规模仅有 50 亿美元。

更尴尬的是,俄罗斯控制区的矿产根本无法开采,美国实际能染指的资源不足总量的 30%。

盟友的观望态度
协议要求美国牵头吸引欧盟投资,但欧洲企业对乌克兰重建兴趣寥寥。德国工业界直言:"在一个每天遭导弹袭击的国家投资,风险比收益大得多。"


而美国企业更倾向于短期金融投机,而非长期矿业开发。所谓 "15 万亿美元矿产",更多是政治宣传的数字游戏。

国内政治的双重标准
特朗普团队声称 "美国纳税人将获得补偿",但协议中并未明确收益分配机制。相反,乌克兰通过新许可证收入注入基金,相当于用未来资源换取当下援助。

这种 "寅吃卯粮" 的模式,与特朗普一贯反对的 "对外援助" 理念自相矛盾,也为后续国会拨款埋下隐患。

在这场博弈中,泽连斯基展现出远超预期的政治智慧:

利用特朗普的政治弱点
特朗普急于在 100 天内实现停火,泽连斯基便以 "协议破裂导致战争持续" 相威胁。当 4 月 24 日俄军空袭基辅后,特朗普对普京的不满达到顶点,不得不松口让步。

引入中国作为谈判筹码
协议中加入 "禁止资助俄罗斯者参与重建" 条款,表面是针对中国,实则是泽连斯基的 "投名状"。此前乌克兰制裁三家中国企业、炒作 "中国雇佣兵" 事件,都是为了向美国证明 "我在反华",从而换取更多谈判空间。

巩固国内政治基础
协议强调 "资源主权未受损",成功塑造了泽连斯基 "捍卫国家利益" 的形象。在乌克兰民调中,其支持率从 2 月的 38% 回升至 51%,为后续执政奠定基础。

这场协议本质是美乌双方的 "各取所需":特朗普需要一份 "美国优先" 的成绩单来安抚选民,泽连斯基则需要持续的军援和重建资金。

但从长远看,美国可能陷入 "战略陷阱":

资源开发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美国为获取资源需投入数百亿美元基建,而乌克兰矿产开采成本高、运输风险大,实际收益可能不及预期的 10%。

地缘政治的被动局面,协议强化了美国对乌克兰的战略捆绑,但若冲突长期化,美国将不得不持续输血,这与特朗普 "美国第一" 的竞选承诺背道而驰。

盟友关系的裂痕,欧洲对美国 "吃独食" 的做法不满,而协议中的 "反华条款" 可能进一步激化中美矛盾,让美国在全球治理中更加孤立。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炫耀 "历史性胜利" 时,泽连斯基正悄悄将协议条款转化为实际利益。这场看似 "不平等" 的交易,实则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 用无法开采的资源换取实实在在的援助,用政治让步换取战略空间。

而美国看似拿到了 "矿产开发权",却可能陷入另一个 "阿富汗式" 的泥潭。历史终将证明,真正输掉里子的,或许是那个高喊 "美国优先" 的人。

文章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里子   矿产   面子   协议   美国   乌克兰   资源   条款   政治   基金   中国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