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过敏症状频繁出现的季节。如果您或家人出现反复打喷嚏、流清涕、鼻痒、眼痒或持续咳嗽等症状,不要简单归咎于“感冒”——这很可能是秋季过敏反应。本文将带您全面了解秋季过敏的元凶与防治方法。
秋季主要过敏原有哪些?
01
杂草花粉(首要致敏原)
蒿草、藜科/苋科植物、豚草、葎草等杂草类花粉是秋季过敏的主要来源。它们颗粒小、重量轻、易飘散,在空气中存留时间较长,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02
尘螨
夏末秋初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宜尘螨繁殖。天气转凉后,人们在室内活动时间增加,接触尘螨及其排泄物的机会也明显上升。
03
霉菌(真菌)
秋雨、晨露以及落叶和腐烂植物为霉菌滋生提供有利环境。霉菌孢子飘散在空气中,可通过吸入或接触引发过敏。
04
环境刺激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如粉尘)浓度升高。同时,昼夜温差增大,冷空气刺激易导致鼻黏膜血管收缩、屏障功能受损,诱发或加剧敏感症状。
为什么秋季过敏常常比春季更严重?
过敏原特性不同:秋季主要的杂草花粉(如蒿草)致敏性通常强于春季的树木花粉。
霉菌的叠加效应:潮湿环境促进霉菌繁殖,增加了过敏原的种类和暴露风险。
干燥气候影响:低湿度与较强紫外线易损伤皮肤屏障,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湿疹等问题频发。
室内暴露增加:天气变冷后通风减少,尘螨、宠物皮屑、霉菌等室内过敏原积聚,人体接触时间延长。
秋季过敏的常见症状
如果您出现以下症状,且持续数周或在特定环境(如户外、潮湿地下室)加重,需警惕秋季过敏。
鼻部症状: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常伴揉鼻动作)。
眼部症状:眼痒难忍、球结膜充血(眼红)、流泪、眼睑水肿(过敏性结膜炎)。
呼吸道症状:咽痒、咳嗽、胸闷、气促,严重者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皮肤症状:皮肤干燥脱屑、剧烈瘙痒,可出现红斑、风团、丘疹或湿疹样皮损。
重要提醒
如果儿童出现类似症状,切勿认为是“小毛病”或“季节性感冒”而忽视。过敏性鼻炎等如未规范控制,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甚至发展成哮喘的风险,务必及时就医。
如何区分花粉过敏和真菌(霉菌)过敏?
特征 | 花粉过敏 | 霉菌过敏 |
发生环境 | 晴朗有风天气, 户外加重 | 阴雨潮湿环境, 室内地下室、落叶堆等处 |
时间特点 | 季节性明显, 与植物花期一致 | 夏秋高发(尤其雨后), 室内可常年发生 |
缓解方式 | 关闭门窗后常可缓解 | 脱离潮湿环境后症状减轻 |
两者症状相似,易混淆,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以便明确诊断与治疗。
科学应对秋季过敏
01
避:远离过敏原
外出戴口罩:外出佩戴N95口罩或专业防花粉口罩,是阻隔花粉、粉尘颗粒吸入有效的物理屏障。
室内闭门窗:尤其在花粉浓度高的晴朗有风天气,减少开窗。也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辅助净化室内空气。
关注环境预报:留意当地的花粉浓度和霉菌指数预报,高发时段,特别是上午(花粉飘散高峰时段)和雨后(霉菌活跃时段),减少外出。
02
清:环境与鼻腔清洁
定期清洁除霉:及时家里的清理落叶、腐烂植物,定期清洗空调滤网,浴室、地下室等易潮湿区域注意防霉除湿。
日常鼻腔冲洗:使用专业的鼻腔冲洗器,如鼻可乐、小象舒比等,配合生理盐水或专用洗鼻剂溶液进行鼻腔冲洗。可有效清除附着在鼻黏膜上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及炎性分泌物,缓解鼻部症状。
03
药:合理用药控症状
口服过敏药:抗组胺药是控制鼻痒、喷嚏、流涕及眼痒等过敏症状的首选药物(遵医嘱使用)。
喷鼻症状消: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喷雾剂等能抑制鼻黏膜炎症反应,改善鼻塞、流涕、喷嚏、鼻痒等所有鼻部症状(遵医嘱使用)。
生物靶向治疗:对于中重度、传统药物控制不佳的过敏性哮喘或鼻炎患者,可考虑新型靶向生物制剂,如司普奇拜单抗等(具体需由专业医生评估)。
秋季过敏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科学认识、积极预防、规范治疗是关键。别再让过敏耽误了日常生活!如果出现疑似过敏症状,请及时就医。
END
供稿:耳鼻咽喉科 于寒冰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宣传工作部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