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健康不放假

随着双节的到来,出行人流激增,饮食、环境、意外等因素引发的健康问题进入高发期。“十一黄金周叠加中秋小长假,是阖家团圆、出游赏景的好时节,但也是急诊科室最忙碌的时候。”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郭志丽,从“旅途健康隐患”“家庭聚餐风险”“应急防护技巧”三大维度,为大家带来了一份实用的假期健康指南。

肠胃“闹脾气”、环境“不适应”,预防是关键

“每年假期,急诊科接收最多的就是旅行者腹泻、感冒和晕动症患者,这些问题看似不大,却能让整个旅途‘泡汤’。”郭志丽介绍,从临床数据来看,约30%的游客在出行中会遭遇肠胃不适,其中饮食不洁和“水土不服”是主要诱因。

旅行者腹泻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伴随发热、脱水。“很多人出门后喜欢尝试当地小吃,尤其是路边摊,虽然能体验风土人情,但食品安全难以保障。”郭志丽提醒,预防肠胃问题要从“入口”把控: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馆,避免生食和凉拌菜,肉类、海鲜务必彻底煮熟;饮水优先选瓶装水或烧开的水,就连刷牙也要用瓶装水,防止生水携带的细菌引发感染。

对于“水土不服”引发的轻微腹泻,郭志丽医生给出了一个实用技巧:初到目的地时,先喝一杯当地的酸奶或益生菌饮品,帮助肠道菌群快速适应新环境;前三天饮食以清淡为主,逐步增加当地特色食物的摄入,给肠胃留出适应时间。“如果出现轻微腹泻,不要急于用药,先卧床休息,多喝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她强调,口服补液盐是预防脱水的关键,建议游客提前在健康包里备好。

若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黏液便,可能是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连素或诺氟沙星等药物。“这里要特别提醒,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下儿童禁用,家长带孩子出行时要避免使用这类药物。”郭志丽补充道。

除了肠胃问题,旅途劳累和温差变化也容易引发感冒。“张家口的昼夜温差较大,国庆期间白天可能穿短袖,晚上就要穿外套,很多游客不注意增减衣物,很容易着凉。”郭志丽说,加上舟车劳顿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症状会比平时更严重,可能伴随头痛、咳嗽、乏力,影响出行体验。

预防感冒的核心在于“保暖+休息”:根据目的地的天气变化准备衣物,车内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避免与室外温差过大;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赶行程;随身携带氨酚烷胺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常用感冒药,出现鼻塞、咽痛等症状时及时服用,同时多喝温水,帮助身体恢复。

晕动症(晕车、晕船、晕机)则是另一个“旅途痛点”,尤其对儿童和内耳前庭敏感人群不友好。“内耳前庭器官负责感知身体平衡,当交通工具颠簸时,前庭器官受到刺激,就会引发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郭志丽解释道。

针对晕动症,她分享了一套“预防+缓解”方案:出发前1小时内避免进食过饱或空腹,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乘车时优先选前排座位,乘船选船体中舱,乘飞机选机翼旁区域,这些位置颠簸感较弱;途中尽量保持头部稳定,视线看向远方,避免低头看手机、看书;若晕动症反应较明显,可提前30-60分钟服用茶苯海明等晕车药,或在耳后贴晕车贴,也能通过闻清凉油、风油精的气味缓解不适。

旅途健康包里带点啥

“假期健康防护,‘有备无患’是核心原则。无论出行还是居家,准备一个简易健康包,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应对。”郭志丽结合不同人群的需求,给出了健康包的配置建议。

基础款健康包适合普通游客和家庭,内服药包括:常见感冒药(如氨酚烷胺胶囊)、退烧药(如布洛芬)、肠胃药(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黄连素)、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晕车药(如茶苯海明);外用药包括:创可贴、消毒棉签、碘伏棉签、驱蚊液、风油精、清凉油、防晒霜、芦荟胶、扶他林软膏(用于肌肉酸痛或扭伤)。

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包需要“特别定制”:除了基础药品,还要带足日常服用的慢性病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心脏病药物等,且药物剂量要比计划行程多带3-5天,以防因行程延误或药物丢失导致断药;同时携带血糖仪、血压计等监测设备,定期监测身体指标,若指标出现异常,及时调整用药或就医。

此外,健康包中还需准备体温计、独立包装的口罩、免洗洗手液等物品,方便随时监测体温和做好个人防护。“免洗洗手液要选择含酒精浓度75%以上的,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口罩建议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出行时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佩戴,降低感染风险。”郭志丽补充道。

最后,郭志丽提醒,若旅途中或居家时出现以下情况,不要硬扛,务必第一时间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一是突发急症,如胸痛、呼吸困难、剧烈头痛、意识模糊等;二是高烧不退,体温超过38.5℃,服用退烧药后仍无缓解;三是严重外伤,如骨折、大出血、大面积烫伤等;四是症状持续加重,如腹泻超过24小时、呕吐无法进食、过敏反应严重等。

“假期健康无小事,提前做好防护,掌握应急知识,才能让假期既开心又安心。”郭志丽说,医院的医护人员会在假期坚守岗位,用专业和责任,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学会应急处理户外活动与家庭聚餐意外“小插曲”

“除了旅途健康问题,假期户外活动中的晒伤、扭伤,以及家庭聚餐时的急性胃肠炎、异物卡喉,也是急诊科的高频接诊类型。”郭志丽表示,这些意外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掌握正确的应急方法至关重要。

秋季阳光紫外线依然强烈,户外活动时若不注意防晒,很容易导致皮肤晒伤。“很多人以为只有夏天需要防晒,其实秋天的紫外线穿透力更强,尤其是在高原、山区等地区,晒伤风险更高。”郭志丽提醒,出门前30分钟要涂抹S P F30+、P A+++以上的防晒霜,每2-3小时补涂一次;长时间在户外时,佩戴遮阳帽、打遮阳伞,穿长袖透气衣物,减少皮肤暴露。

若不慎晒伤,皮肤出现红肿、疼痛、脱皮等症状,需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用冷毛巾或冰袋(裹一层毛巾)湿敷晒伤部位,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帮助降温止痛;涂抹温和的芦荟胶或保湿霜,缓解皮肤干燥不适;避免再次暴晒,不要用手撕扯脱皮,以防感染。“如果晒伤面积较大,或伴随发热、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引发更严重的皮肤问题。”她强调。

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中,肌肉关节扭伤也很常见。“很多人出发前不做热身运动,突然进行剧烈活动,很容易导致韧带拉伤、肌肉劳损。”郭志丽介绍,扭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总结为“RI C E原则”:R(Re s t,休息),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部位负重;I(I c e,冰敷),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伤处,每次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能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C(C o m p r e s s i o n,加压),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受伤部位,松紧度以能伸入一根手指为宜,起到固定和加压止血的作用;E(E l e v a t e,抬高),将受伤肢体抬高至高于心脏的水平,促进血液回流,缓解肿胀。

若扭伤后疼痛剧烈、肢体无法活动,可能存在骨折或韧带断裂的情况,需立即用树枝、夹板等物品固定受伤部位,尽快送往医院检查。“此外,随身携带扶他林软膏等消炎镇痛药,扭伤后涂抹在疼痛部位,也能缓解不适。”郭志丽医生补充道。

中秋家宴是假期的“重头戏”,但丰盛的菜肴和高油高糖的月饼,也容易让肠胃“不堪重负”。“每年中秋后,急性胃肠炎患者都会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暴饮暴食、饮食油腻,加上月饼过量食用。”郭志丽说,月饼属于“高能量密度”食物,每100克月饼的热量约等于3碗米饭,过量食用不仅会导致消化不良,还可能引发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针对家庭聚餐的健康风险,她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均衡饮食,餐桌上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做到荤素搭配,避免全是油腻的肉类;二是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减轻肠胃消化负担,避免因吃得太快导致腹胀;三是控制饮酒,避免空腹饮酒和多种酒类混合饮用,以防酒精刺激胃黏膜,引发急性胰腺炎等严重疾病;四是限量吃月饼,成年人每天最多吃一小块(约50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最好选择无糖月饼,且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

若聚餐后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可通过饭后散步、吃山楂、喝酸奶等方式缓解,也可服用健胃消食片、山楂丸等药物;若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泻,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或胰腺炎,需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家庭聚餐中,儿童异物卡喉和意外烫伤也是家长需要重点防范的问题。“孩子吃饭时喜欢打闹、说话,很容易将鱼刺、骨头卡在喉咙里;端热汤、热油时,若孩子突然跑过来,也容易发生烫伤。”郭志丽提醒,预防异物卡喉,要教育孩子吃饭时保持安静,细嚼慢咽,吃鱼、鸡等带刺带骨的食物时,家长要帮忙剔除鱼刺和骨头;预防烫伤,端热饮、热汤时要避开孩子,将热水壶、电饭煲等电器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若发生异物卡喉,轻微情况可让孩子弯腰,家长用手掌拍打其背部,帮助咳出异物;若异物完全堵塞气道,孩子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窒息”表现,周围人要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对于1岁以下婴儿,将其趴在手臂上,头部低于躯干,用手指按压肩胛骨之间的位置;对于1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从背后环抱其腰部,双手握拳放在肚脐上方,快速向上挤压,直到异物排出,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烫伤后很多人会涂抹酱油、牙膏,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会导致伤口感染,还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郭志丽强调,烫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冲、脱、泡、盖、送”五字诀: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至少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小心脱掉或剪开烫伤部位的衣物,若衣物与皮肤粘连,不要强行撕扯,需就医处理;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若面积较大或为特殊部位,可省略浸泡步骤);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摩擦;若烫伤面积较大、程度较深,或烫伤部位在面部、眼睛、关节等特殊位置,需立即送往医院治疗。(武雅楠 李清龙)

来源 张家口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养生   长假   健康   烫伤   异物   部位   肠胃   药物   假期   月饼   旅途   诺氟沙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