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水脉:江苏运河的前世今生(上)


在我国的东部,有一张由人工开凿的"蓝色路网",它已经流淌了2500多年,至今仍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这就是江苏的运河体系——世界上最古老、最密集的人工水道网络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水网的传奇故事。


千年肇始·吴越争流开鸿蒙


在江南的文明史中,泰伯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他是周朝先君古公亶父的长子,按理说应该继承君位。不过他的三弟季历更加贤明,于是他就拉着二弟仲雍,以采药为托词,来到了江南。泰伯把当时中原的先进文化也带到江南,开凿了目前已知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的泰伯渎。2019年,考古工作者在无锡梅里遗址发现,伯渎河(就是古籍中所说的泰伯渎)的河岸有明显的人工痕迹,证实了泰伯渎的真实性,同时也将中国运河的历史往前推了上千年。


无锡美食推荐

*太湖三白

*无锡酱排骨

*玉兰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惠山泥人

泰伯为江南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带领江南走向辉煌的则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和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的典故,可谓众所周知。勾践一开始打了败仗,暂时臣服于吴王夫差,他除了表示恭顺之外,还诱导夫差北伐中原诸国。为了北伐,就要保障军粮,为了保障军粮,就要征调民夫开凿连接长江、淮河的运河邗沟。这样,吴国的国力在北伐和开凿邗沟中逐渐消耗,而越国养精蓄锐,最终灭亡了吴国。不过吴国虽亡,但邗沟的通运却影响了江南乃至整个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后来还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扬州美食推荐

*扬州炒饭

*文思豆腐

*三丁包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雕

邗沟带动了淮河流域的发展,到了汉代,吴王刘濞发现淮河下游出产的盐质量很好,吴国的海陵县茱萸湾是主产区;更重要的是,这里还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为了把盐和粮食运出来,刘濞还开挖了运河茱萸沟,西起茱萸湾(今扬州湾头镇),东迄海陵仓(今属泰州),之后又延长至南通如皋。因为它与邗沟相通,所以也称邗沟支道,又因为运输的主要物资有盐,所以也叫盐运河、运盐河;还因为沟通了南通和扬州,所以后来还叫老通扬运河。


泰州美食推荐

*中庄醉蟹

*靖江蟹黄汤包

*黄桥烧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溱潼会船节

扬州位于长江以北,向南渡江之后就到了镇江。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首都位于今天的南京,但是赋税来源于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三郡),镇江正好是两者交通的要地。所以,孙权下令校尉陈勋开凿沟通镇江与南京的运河破岗渎方便运输。江南春色美丽非常,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来到破岗渎后不禁赞叹:“江月弦魄,秦淮顶潮,君行句溪,正及春水。”



镇江美食推荐

*镇江香醋

*锅盖面

*水晶肴肉

常州奔牛镇上的奔牛闸,是著名的水利地标。《南齐书•全景文传》曾言:“到奔牛埭,于岸上息。”可见奔牛闸于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奔牛闸屡屡荒废,但因其能发挥重要作用,又常常重修。常州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咸淳毗陵志》中,收录了大诗人陆游的一篇文章《常州奔牛闸记》,其中就记载了知州赵善防在常州重修奔牛闸的过程,并且论述了漕运的重要性。如今我们所熟知的“苏常熟,天下足”,便是从此文而来。


常州美食推荐

*天目湖砂锅鱼头

*稻香鸭

*常州素火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留青竹刻


百业通衢·唐宋漕运兴江南


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到了隋代,中华大地重归一统,对沟通南北的愿望也愈发强烈。“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中道,扼两京咽喉”,是对宿迁城市地理的描绘,这也注定宿迁会在南北沟通的过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下令召集河南、淮北民工100多万人开凿通济渠,因为河道经过的今宿迁泗洪县部分地势低洼,大业三年(607)又重新开凿,改道临淮县入淮河,至此,通济渠才正式通畅。通济渠是江航大运河的首期工程,具有开创的意义。


隋朝的通济渠与永济渠


宿迁美食推荐

*膘鸡

*车轮饼

*双皮鲫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泽湖渔鼓


大运河虽不经过盐城,可盐城却处处有运河。据统计,盐城如今有县级河道410条、乡级河道4192条。这些河道大多不是天然形成,而是先人为了便利,开挖出的邗沟支道。古文中水渠曰“渎”,盐城最早的地名,便是“盐渎县”。唐宋时期,盐城还是滨海城镇,水患频发,范仲淹领衔修筑捍海堤坝,就是现在的范公堤。当地人民又对范仲淹修筑范公堤的相关遗址进行挖掘沟通,使一道道沟渠串连起一座座盐场,这些河道因而被叫作“串场河”。


《盐城营河海舆图》



盐城美食推荐

*东台鱼汤面

*阜宁大糕

*伍佑醉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绣艺术


大运河沟通南北,势必要穿越自西向东流淌的黄河,徐州的运河就与黄河息息相关。早在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在阳武决口改道,侵汴夺泗,流经徐州而入淮河。经元代贾鲁治理,黄河独经徐州,大运河徐州段完全是“借黄行运”,徐州遂成漕运重地。


《自江苏至北京运河全图》(局部)



徐州美食推荐

*饣它(shá)汤

*把子肉

*蜜三刀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州香包


未完待续……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运河   淮河   宿迁   盐城   镇江   徐州   吴国   常州   江南   江苏   文化遗产   前世   今生   千年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