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边费力大量进口原油,一边低价出口成品油,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这个石油贸易模式,看起来挺矛盾的,一方面花大把钱从国外拉回海量原油,另一方面又把炼好的成品油便宜卖出去。

2024年数据就很明显,原油进口量达到5.53亿吨,虽然比前一年降了1.9%,但还是全球最大进口国,花了大概2万亿人民币左右。

同期成品油出口量是5814万吨,降了7.2%,但单价往往低于国内市场价。这不是瞎折腾,得从实际国情说起。

先说进口原油的事。中国人口多,经济体量大,石油需求量巨大。2024年石油消费总量7.5亿吨左右,比美国还多一倍,但国内产量只有2.12亿吨,勉强够三分之一。

剩下的70%多全靠进口,从俄罗斯、沙特、伊拉克这些国家买。俄罗斯2024年供应了2.17百万桶/天,占19%,沙特1.57百万桶/天,降了9%。

为什么不自己多挖点?国内石油储量只有37亿吨,全球排13位,主要在新疆、内蒙古、渤海湾这些地方。开采条件差,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质复杂,沙石多,水文变化大,钻井容易出问题。

准噶尔高原地震多,设备稳定性差。渤海湾海上作业,平台维护成本高。油田多是陆相沉积,资源散碎,没中东那种大油田群。

中东油层浅,1000米左右,开采成本10美元/桶,中国油层深2500米以上,高温高压,设备要求高,成本50-60美元/桶。

国际油价如果低于这个,开采自家油就亏本,还不如买便宜的进口油。2024年国际油价波动大,但平均下来进口更划算,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在低效开采上。

再者,需求侧拉动进口。工业、交通、化工都需要石油。2024年原油加工量7.08亿吨,虽然降了1.6%,但还是世界第一。炼油厂多,产能9.55亿吨/年,超消费量。

交通燃料如汽油、柴油、航煤是主力,但2024年汽油和航煤涨了点,柴油大降,因为房产危机和出口疲软。

新能源车销量爆棚,纯电动车保有量1813万,占汽车5.25%,LNG重卡增多,替代柴油需求。化工侧需求稳,生产塑料、化肥啥的。

但整体石油消费二次下降,峰值已近。即便这样,进口还是必需,因为本土产量跟不上。2025年预测,原油需求继续降,进口可能稳在5.5亿吨左右,从45个国家买,分散风险。

现在说出口成品油。看起来进口原油炼成油又卖出去,像是搬砖。但成品油和原油不一样,成品油是加工后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

2024年成品油产量约4亿吨,消费3.9亿吨,过剩几千万吨。私家车普及率不高,运输业用油占比大,但增速慢。新能源替代加速,电动车销量433万,减少成品油需求。

炼油产能过剩,2024年独立炼厂开工率53.66%,降8.3%。不出口,库存堆积,价格崩盘,企业血亏。出口消化过剩,2024年出口5814万吨,到亚洲邻国多。

价格低因为来料加工贸易,进口原油免税,出口成品油减税,成本降。创汇483亿美元,缓解贸易逆差。还稳固贸易关系,像中日成品油协定从1978年续到现在,互利基础。

为什么低价出口?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东成品油也多,中国出口价低于国内,但高于成本。2025年首批成品油出口配额1900万吨,持平去年,管理严格,确保国内供应先。

出口不盲目,市场调节,国家战略考量。2025年成品油消费预计3.82亿吨,降1.9%,产量4.22亿吨,供大于求4000万吨,出口继续必要。

整体看,这模式从国情出发。进口原油补资源缺口,成本低;出口成品油用炼油优势,赚外汇,稳市场。不是费力瞎忙,是优化配置。

能源转型中,石油需求降,但化工侧稳。国家加大本土开发,技术创新降成本,单井产量升。但短期进口依赖高,出口是调节阀。

2025年全球油市供应过剩95-140万桶/天,地缘风险大,中国分散进口源,俄罗斯份额升,但美国制裁船只,可能转巴西、加拿大。沙特份额降,但中东仍主力。

长远,石油消费峰值近,新能源崛起。2024年太阳能安装暴增,风电并重。石油地位降,但短期贸易模式稳。不是矛盾,是现实选择,确保能源安全,经济平稳。

结语:

总的,这套操作是基于实际数据和逻辑,不是拍脑袋决定。未来调整会跟需求走,出口可能波动,但核心是平衡供需,创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财经   低价   成品油   原油   中国   费力   中东   沙特   需求   成本   石油   渤海湾   产量   柴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