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析2025寒露北地多雨之象与中医养生要旨

2025年,岁在乙巳。寒露节气(10月8日前后)已过,北方地区却依然雨水连绵,其势不衰。此一反常态之气候,并非偶然,实乃天地气机交变之显现。欲明其理,须循中医“五运六气”之学,探赜索隐。

一、 岁运与气交:2025年五运六气格局

1. 岁运为金运不及:依天干定岁运,乙庚化金,乙为阴干,故岁运为金运不及。金在五脏应肺,在气候主“燥”、“收”。金气衰弱,则燥令不行,收引之力不足。本应秋高气爽、万物敛降之时,却因金弱不能制木,反致风木之气(生发、疏泄)妄行;金弱亦不能生水,但水之本体反因无制而易泛滥。

2. 司天在泉: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上半年(大寒至小暑):厥阴风木司天。风木主令,气候多风,气温偏高,植物生长茂盛。

下半年(大暑至小寒):少阳相火在泉。相火当令,地下阳气蒸腾,本应是暖冬之象。然而,正是这“火”在泉,与“金运不及”的岁运相互作用,构成了今年气候异常的核心矛盾。

二、 寒露雨水之因:水火相搏,湿土居中

寒露节气,正值五之气(秋分至立冬,约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阴湿土。

常态:主气阳明燥金当令,应是干燥凉爽。客气太阴湿土加临,会带来一定的寒意。

今年之变:

1. 在泉之火蒸腾水气:下半年“少阳相火在泉”,地气火热,如同在大地之下架起了一个火炉,不断蒸腾水液。这使得空气中水汽含量异常充沛。

2. 客气湿土引动雨云:当客气的“太阴湿土”到来,这股气与在泉之火蒸腾起的充沛水汽相遇,恰似热蒸汽遇冷凝结,从而形成持续的、大范围的降水。

3. 岁土复气之干预:金运不及,则木气过亢(胜气)。物极必反,至长夏四季土之时,土气(母气)会来复(报复),以制过亢之木。土主湿,2025年为乙年,“太一天符”之年,中运(金)与司天(木)、年支(巳)之气相合,气化剧烈。此土复之气在今年表现得尤为强烈,加剧了“湿”邪为患的局面。

综上,北方寒露后雨水偏多,是“金弱不收”、“在泉之火”上蒸、“客气寒水”下临、以及“岁土复气”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核心病机在于“水火相搏于湿土之基”,导致湿雨淋漓,应燥不燥。

三、 异常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天人相应,外界气候的失衡,必然引动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1. 湿邪困脾,运化失常:长时雨水,湿气弥漫。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重浊、黏滞。最易困阻脾胃,导致中焦气机不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口中黏腻、大便稀溏、肢体困重、头重如裹等症状。

2. 寒湿伤阳,关节不利:寒湿不仅伤脾胃之阳,更易流注关节,关节冷痛、屈伸不利,尤其对于素有风湿痹痛者,此阶段病情易加重。

3. 火郁于内,上热下寒:在泉之相火被外来的寒湿之气郁遏,不能正常宣散,形成“郁火”。人容易出现“上火”之症,如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心烦失眠,但同时又有腹部冷痛、下肢不温等下寒之象,形成寒热错杂的复杂体质。

4. 肺卫失宣,易感外邪:岁运金不及,肺气本弱。寒湿外袭,最易束表,使肺卫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导致感冒、咳嗽、哮喘、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且病程缠绵,不易痊愈。

四、 中医防治原则

针对以上病机,中医防治当以“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为总纲,具体如下:

1. 健脾燥湿,醒脾开胃:

饮食:多食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茯苓、陈皮等健脾利湿之品。菜肴中可适量加入生姜、白蔻仁、砂仁以温中化湿,醒脾开胃。忌食生冷、油腻、甜腻之物,以免助湿困脾。

药膳:如 山药薏米芡实粥平补脾胃,祛湿固精;生姜红糖水温中散寒,化饮和中。

2. 温通经络,散寒除湿:

针灸:常取足三里、中脘、丰隆、阴陵泉等穴,能温补脾胃,化痰湿,强身健体。关节不适者可加灸阿是穴(疼痛点)。

泡脚:用艾叶、花椒、干姜煮水泡脚,至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驱散寒湿,引火下行。

3. 解郁清火,交通心肾:

对于火郁于内之证,不可一味寒凉清泻,否则更伤脾胃。宜用轻清宣透之法,如饮用玫瑰花、茉莉花、佛手茶以疏肝解郁。睡前可手搓涌泉穴,引火归元,交通心肾。

起居:保持室内通风,穿着透气吸湿的衣物,避免久居潮湿之地。适当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有助于气机流通,透发郁火。

4. 固护肺卫,益气固表:

起居:随天气增减衣物,注意颈项、后背、腹部保暖,防止寒湿侵袭。

功法:练习 “六字诀”中的“呬”字诀以宣发肺气。每日晨起敲打肺经(手臂内侧前缘),点按迎香、合谷等穴。

药物:平素肺气虚者,可酌情服用 玉屏风散等以益气固表,预防外感。

结语

2025年寒露后北地多雨,是五运六气格局下“金虚、火郁、水泛、土湿”的集中体现。明乎此道,则知此非单纯之“多雨”,而是天地气化之机。人处气交之中,当顺应其变,谨守“避寒湿、健脾胃、宣肺气、解郁火”之则,通过饮食、起居、艾灸、导引等综合调摄,使体内小周天与天地大周天和谐共振,方能身安体泰,度此非常之秋。此即《内经》“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之奥义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养生   多雨   寒露   要旨   中医   脾胃   气候   阴湿   关节   雨水   起居   阳气   阴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