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迈开腿,健康血糖GO GO GO丨科普引领,医路向前

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黄浦区加强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建立了由29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强大科普团队。近日,由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黄浦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承办,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协办的“科普引领,医路向前”系列科普栏目,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



在快节奏的现代职场,高强度工作与不规律生活正悄然让血糖失控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困扰,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专属,年轻职场人也深陷其中。究竟是什么让职场成了糖尿病“温床”?面对血糖问题又该如何科学应对?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胡喆豪将带我们走出误区,探寻科学管理血糖、提升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一起开启健康血糖之旅。





现代职场中,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血糖失控的困境。糖尿病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场人也开始面临血糖问题的困扰。是什么原因让职场成为了糖尿病的“加速器”呢?面对血糖问题,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一、走出误区,正确认识血糖管理




误区一:年轻就不会得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已呈现年轻化趋势,有研究发现近七成糖尿病患者处于工作年龄段。长期压力、作息混乱、饮食不节律都是诱因。年轻人更应重视血糖监测与健康管理。


误区二:糖尿病只需“少吃糖”


事实上,除了糖分,像奶茶、果汁、薯片、碳水或高脂肪、含大量添加剂、精细制作的食物都会引起血糖的失衡,全面调整饮食结构才是关键。


误区三“工作太忙,没空控糖”


职场再忙,也应用碎片时间做轻度运动,长期运动缺失使骨骼肌这一葡萄糖消耗的“主要工厂”处于停工状态。大量葡萄糖滞留血液中,迫使胰腺β细胞超负荷工作;健康不需要大块时间,而在于日常坚持。



二、控制血糖不仅为防病,更为提升生命质量




高血糖若长期失控,会引发心脏、肾脏、眼睛、皮肤、肠道、神经等多脏器与系统的并发症。此外,长期血糖波动还会影响大脑海马体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焦虑,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创造力。


科学控糖,不仅能避免并发症,更能让人保持精力充沛、思维清晰,提升整体生活与工作质量。




三、如何科学管理血糖,中西结合是关键






饮食调控是基础


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高糖、高脂肪及含大量添加剂的食物摄入量,推荐采用“餐盘法则”:1/2为非淀粉类蔬菜,1/4为优质蛋白,1/4为全谷物的餐类标准进行饮食调控。





中医防治有妙招


中医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病,认为其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饮食要避免辛辣、油腻、温燥的食物,选择诸如山药、冬瓜、苦瓜、荞麦、藜麦等能生津、滋阴、清热的食物。




规律运动不可少


建议职场人每天安排适量的户外运动,如餐后散步、晨间慢跑等,同时也可尝试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国传统养生功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综合改善脏腑功能紊乱。




规律作息与压力管理要记牢


长期熬夜、轮班、跨时区工作会打乱生物钟,导致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谢的异常。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机能恢复。工作间隙时可通过按揉太冲穴、内关穴,配合腹式呼吸,来疏解压力,改善郁结的肝气。




定期体检与及时就医


定期的体检非常重要,若出现空腹血糖 6.1 mmol/L ~ 7.0 mmol/L 或糖化血红蛋白 5.7% ~ 6.4% 之间等糖尿病早期信号,或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症状,应及时就诊,做好自己健康的负责人。



四、结语




健康血糖,从“管住嘴、迈开腿”开始。记住健康口诀:“饮料奶茶要少喝,油炸零食别贪多,体重管理很重要,规律运动不可少,定期体检不偷懒,三多一少要警惕,起居有常身体棒,早睡早起能量满。”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自己血糖健康的主导者,稳住血糖,拥抱高质量生活,健康血糖,GO GO GO!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李伽钵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AI生成 网络

制图 / 蔡嵩麟 视频 / 黄浦区健促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养生   血糖   健康   黄浦区   糖尿病   工作   误区   规律   葡萄糖   食物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