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妈妈一下子愣住了,说孩子没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平时也挺注意卫生。仔细追问后发现,孩子总是喜欢吃爆米花,和各种各样颜色异常鲜艳的糖果,这些极其受人喜欢的小零食,或正是罪魁祸首。
铅中毒不是工业工人专属,也不是只存在于过去的“铅水壶”时代。在日常生活中,一不小心,它就能悄悄藏身你家厨房、文具盒、儿童玩具、酱菜坛里,影响着一家人的身体健康。
铅本身无色无味,却极易通过口、鼻、皮肤进入身体。一旦进入血液,会附着在红细胞上,通过血液循环分布至肝脏、肾脏、骨骼、神经系统。
人体一旦累积铅含量超标,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情绪烦躁、贫血、记忆力下降,儿童更易出现智力发育缓慢、行为异常等问题。
但问题在于,铅进入身体后,不易排出,反而可在骨骼中沉积长达20年以上,慢慢释放,变成“体内定时炸弹”。这也是为什么铅中毒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立即发作,而是慢慢让人“变得不对劲”。
颜色太艳的辣椒粉,慎用
不少人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喜欢在厨房常备一罐红得滴血的辣椒粉、油泼辣子。这类调料如果来源不明,颜色太过鲜亮,很可能是人为添加来增色。
研究显示,在一些不合格辣椒粉中,铅含量可就超过了正常标准。
儿童画笔、蜡笔、指画颜料要挑品牌
市面上许多“低价”彩笔、蜡笔、油画棒虽然看起来颜色丰富,价格亲民,但里面可能含有铅、镉、铬等重金属。孩子在使用时,容易把手放进嘴里,或在颜料未干前用手擦嘴巴,铅也就这样被吃进肚子。
选购儿童文具时,应选择正规厂家、带有“无毒”标识及国家质检合格的产品,避免无标签、无品牌、劣质包装。
爆米花、酱菜,这些“老物件”可能也藏铅
老一辈人爱吃街边铁桶爆米花,香气扑鼻,一炸就“砰”地一声,孩子们围着跑。可传统铁桶爆米花制作过程温度高、设备材质不稳定,曾被检出因设备老旧导致食品接触面析出铅。
腌制酱菜时若使用了含铅釉面的陶瓷坛,长时间接触酸性盐水,铅也会析出。注意陶瓷腌菜坛的材质选择,避免“以毒养菜”。
铅的危害,并不在一次性大量摄入,而在于“点滴积累”。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接触到了铅。
老房子的油漆、翻新的家具、部分廉价饰品、金属粉末玩具、街边小摊的香辣花生、酸豆角、咸萝卜……都可能是铅污染源。
常通风,少装修季节入住:新装修的家庭,若使用了含铅的涂料、胶水,空气中可能弥漫铅粉尘。在高温、密闭状态下更易挥发。新装修至少空置3个月以上。
每天用流动清水洗菜、洗手,尤其饭前便后:铅可附着在蔬菜表面、尘埃、手上,通过入口进入体内。
儿童不吃来源不明的零食、街边散装糖果和玩具
从中医角度来看,铅属“湿热毒邪”,常藏于肝肾,扰乱气血。
适当食用如绿豆百合汤、山药茯苓粥,可兼顾清毒与健脾;气虚之人可用党参煮水饮,补中益气,增强排毒动力。但调理铅中毒仍应以检测为准,不可依赖食补代替医学干预。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