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福利礼包赠送中】即日起,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免费赠送健康大礼包(实物)一份,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有的人四十岁头发还是密得像刷子,有的人刚过二十五顶上就开始“光滑见人”。
一排站出来,一个额头发际线像墙一样稳固,一个额头已经快绕到后脑勺。谁也说不清到底是哪出了问题,吃得都差不多,睡得也都很差,结果差得这么明显。
有人想靠洗发水扳回来,有人天天数头发根数,还有人干脆剃光头认命。可真追到根子上,头发这事,不在你眼前掉下来的那几根,而是在你体内运行着的那些精细但不起眼的机制。
先说遗传。脱发最典型的那种,医学上叫雄激素性脱发,老百姓熟称“谢顶”。跟生活习惯有关系,但跟基因关系更大。
关键基因叫AR,也就是雄激素受体基因。这个基因变异之后,对二氢睾酮(DHT)特别敏感。
一旦DHT浓度一升,毛囊立刻进入休眠,毛发变细、变软、变短,最后不再生长。这个基因在X染色体上,来自母亲。
所以,不是看你爸谢不谢顶,而是看你姥爷头发密不密。
就算生活习惯再讲究,只要这个基因变异,你头顶那片区域迟早是敌不过DHT的。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种脱发不会掉光,只是从额角和头顶开始,慢慢往里推进。
但不是所有脱发都怪基因。有些人头发掉得猛,是甲状腺的问题。
甲状腺激素参与毛囊周期调节,它水平不稳,毛囊就不稳。
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都会出现毛发稀疏,特别是女性,往往合并月经紊乱、情绪不稳、怕冷怕热,但头发一掉,就先找洗发水,错过早期干预期。
麻省总医院在2016年的一项统计中指出,有21%的女性脱发患者,最后被确诊为亚临床甲减,之前压根没往这个方向想。
还有人是缺铁性脱发。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也是毛囊代谢中不可缺的辅助因子。长期素食、月经量多、胃肠吸收差,都会导致铁储备下降。
最典型的表现是头发发黄、发脆、一梳就断。血液检查看血红蛋白还正常,但铁蛋白已经明显偏低。
这种脱发,补点铁就能缓过来,问题在于,大多数人根本不查铁,只查微量元素里那几项,结果始终没找对方向。
再往下看,是慢性压力型脱发。这个类型越来越常见,特别是城市白领、程序员、创业者。高压力状态会激活HPA轴,增加皮质醇分泌,抑制毛囊进入生长期。
短时间压力没事,长期压力会让毛囊提早进入退行期。
2019年发表研究显示,慢性压力导致的脱发在青年男性中发病率已高达38%,且恢复周期长,容易复发。压力不是掉一撮两撮的问题,而是让毛囊提前“退休”。
当然也有误区。比如很多人觉得油头的人更容易脱发,实际上油不是根因。
皮脂分泌旺盛确实会造成头皮环境变差,滋生马拉色菌,引发脂溢性皮炎,这会刺激毛囊、加速脱发。
但皮脂多不等于一定会秃。关键还是毛囊对激素的反应。有的人头皮油得发亮,但毛囊不敏感,头发该长还长。有人皮肤干得像纸,一点油没有,但基因激活,一样掉得干净。
反过来看那些头发还旺盛的人,不一定是他们特别保养,而是他们体内系统没出错。
他们的AR基因没突变,DHT水平稳定,甲状腺激素正常,铁够用,压力没压垮毛囊。
他们用不用生发水都无所谓,用洗发水也只是洗头,不指望它拯救毛囊。这种人,看起来“天赋异禀”,其实只是系统没崩。
再来说一个重要的角度——睡眠节律。头发的生长有昼夜节律,毛囊细胞在夜间分裂活跃度更高,尤其是在深睡眠期。
睡得晚、睡不沉、睡眠被打断的人,毛囊再生能力下降得比预想的快。
睡眠紊乱人群中,毛囊生长期缩短,休止期提前,长出来的头发密度下降30%以上。说白了,你头顶到底长不长毛,不光看吃喝,还得看睡觉的质量。
也有人反过来想,既然激素是关键,那吃点调节激素的药是不是就能让头发回来了?
确实,非那雄胺(Finasteride)能抑制5α-还原酶,降低DHT水平,是目前FDA认可的口服药之一。
米诺地尔(Minoxidil)是局部血管扩张剂,也被广泛使用。
但这两种药,一个可能带来性功能副作用,一个得长期使用,一停药就反弹。所以,它们不是谁都能用的,更不是“抹了就灵”的神药。
还得警惕一点,有的人头发掉得厉害,其实是“休止期脱发”。
这不是毛囊坏了,而是毛囊暂时休息,多见于高烧、产后、节食、手术、重大情绪事件后一到两个月。
这类脱发虽然吓人,但是可逆的,只要基础状态恢复,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头发就能长回来。
问题是,很多人没区分清楚,以为自己要秃了,开始乱投医,结果反而刺激过度,真的加重毛囊负担。
既然有那么多种脱发,有的能恢复,有的不能,能不能做个毛囊筛查或者头皮功能评估,提前知道自己属于哪类?要不要所有人都做个毛囊密度检测,像查血脂一样每年一次?
答案是:没必要人人查,但有三种人特别建议做。第一是家族有早发脱发史的男性,特别是二十多岁就开始发际线后移的人。
查一下AR基因状态、DHT水平和毛囊密度,可以早做干预。第二是脱发超过三个月仍无缓解,且合并有甲状腺、月经紊乱、体重波动的人,应该系统查内分泌和营养状态。
第三是有慢性皮炎、头皮瘙痒、红斑鳞屑者,要排除脂溢性皮炎或斑秃。
毛囊不是一次性消费品,但它也不是无限更新的资源。人一生中能长出新毛发的次数是有限的,一旦毛囊闭合,就等于“地基被铲”,任何药都不灵。
等真看到地中海了,那就不是用不用洗发水的问题,而是植不植发的问题。到那一步,再谈遗憾就迟了。
所以,别再纠结别人怎么长的多,你怎么掉得快。答案不在瓶子上,而在你身体系统的每一环是不是还在正轨。
你想守住头顶,不靠洗头,不靠喷药,而是要守住自己整套激素、免疫、代谢、心理节律的平衡。
毛发从不说话,但它记录着你身体内部的运行轨迹。它掉,是它在提醒你:出问题的,不是头皮,是身体本身。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巫珊,张海州.脂溢性脱发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2,35(02):29-33.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