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据Spacenews报道,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All-in 峰会”上再抛震撼计划:他声称“星舰”3.0版本将于明年首飞,并有望首次实现超重型助推器和飞船两级完全回收,同时将超过100吨有效载荷送入轨道。
这番话迅速引发航天圈热议——毕竟,就在今年,星舰2.0版本还经历了三次任务中断,直到8月底的第四次试飞才被马斯克评价为“大致成功”。如今他不仅预告了2.0版本今年还将进行一次收官发射,更直接抛出“彻底重新设计”的3.0版,称其将换装第三代猛禽发动机,“几乎各方面都有变化”。
技术跃升的背后也隐藏风险。马斯克自己也坦言,新版本“初期可能出现磨合问题”。要知道,实现火箭完全可重复使用是全球航天界长期未能突破的难题,尤其像星舰这样超重型运载系统,涉及再入热控制、着陆精度、发动机重复点火等极高难度技术。
尽管SpaceX已在猎鹰9号火箭回收方面积累大量经验,但星舰的规模和技术复杂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有业内工程师分析:“如果真能实现每年百吨级运力且可回收,卫星发射、深空探测甚至火星任务成本将断崖式下降。”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要冷静看待马斯克的“时间表”。他以往就曾多次提出乐观预测但最终推迟,例如载人龙飞船的首飞、星舰首次轨道试验等都比原计划晚了数年。
如果这次马斯克没有“跳票”,你认为“星舰”成功回收并实现百吨运力,最先颠覆的会是哪个行业?卫星互联网、月球基地,还是火星移民?
(本文信息源自Spacenews、埃隆・马斯克在“All-in Summit”发言及SpaceX官方飞行测试记录)
更新时间:2025-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