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中国抢市场,老牌汽水消失的秘密,老味道还能回来吗?
八十年代,每个夏天都有橘子汽水、橘子汽水这些带着地方特色的饮料。那时候买瓶汽水,瓶子上印着雪山白熊啊长江边的图案,都是小时候最甜的记忆。可这些老品牌后来怎么就不见了呢?
80年代末可口可乐进了中国,说是合资生产,其实是借着技术合作慢慢把市场拿走。比如北冰洋签完合同后发现,他们的销售渠道全被外方把控。经销商想进货就得按比例搭配可口可乐,等于用自家渠道帮别人铺货。很快,北京市场里可口可乐的份额从5%涨到3成,而北冰洋掉到不到两成。
后来外资更是直接控制了货架。很多超市把进口饮料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老汽水只能放到角落。上海有家超市,可口可乐每月掏钱换端头柜位,本地汽水只能堆在下面。到90年代末,全国八成县城的冰柜里全是洋品牌,很多老厂连生产线都停了。
这些公司还花大价钱打广告。找明星拍都市浪漫片,让年轻人觉得喝洋饮料才有面子。逢年过节还把可乐弄到春联旁边,慢慢变成过年的标配。乡镇市场他们直接冲着农民工去,广告里大热天买瓶冰可乐,喝完浑身轻松的样子。
到了2000年,全国九成老汽水厂都关门了。剩下几个比如北冰洋,只能窝在本地卖。后来重启品牌时,专门找了退休老人翻档案,重新做出老味道。瓶子也恢复成雪山白熊的样子,网上一发怀旧话题,马上有很多人转发。
白酒行业也遇到同样问题。宴席上常能看见外国烈酒摆在主位,国酒反而被说成土气。洋品牌长期在电影里露脸,把威士忌包装成精英的选择。现在有些白酒开始变招,推出小瓶装和果味款式,还在年轻人多的地方搞酒吧体验。
现在市面上洋饮料还是主流,不过偶尔还能买到老品牌。那些消失的汽水和重新做大的白酒,说明市场变化太快。东西好不好吃本来就是个人选择,但背后的故事确实值得记住。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