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自己去商场溜达,看到有个小宝宝站在玩具柜台前哭闹撒泼。原来,娃想买一个小汽车,一旁的爸妈表示家里有不能买了,孩子就开始在地上打滚。
有路过的人说,这孩子脾气真大,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孩子的爸爸开始指责妻子:“你看看,都是你平时惯得!”
宝妈也很委屈:“你天天下班回家就知道抱着手机打游戏,从来不不管孩子,还怪我惯孩子了?
这边孩子哭个不停,那边两口子在旁边吵了起来……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不是遇到事情互相指责,谁也不管孩子了。
家长都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却没有想过决定孩子情绪是否稳定的根源,其实藏在家庭当中。父母的行为,孩子都会潜移默化去模仿。
心理学家认为,那些容易情绪失控的孩子,往往来自两种家庭,准确率真的很高!
第一种家庭,父母喜欢打压孩子
邻居小诺和儿子大吵了一架,儿子离家出走了。原因是小诺总说儿子成绩太差,别人数学都满分,为啥你只有90多?
其实,儿子上次才考了80多分,本以为这次进步了会得到夸奖,没想到,还是一顿训斥,甚至拿自己跟满分的同学相比。
小诺也没想到,自己轻飘飘的一番话,却让儿子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中。这次离家出走只是开始,之后亲子关系变得更紧张了,而且儿子经常夜不归宿,第二天找老师才知道,是去同学家住了。
小诺说,我是真的爱孩子,打压他也是怕他骄傲,但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是家庭中的一面镜子,情绪失控的孩子背后,往往藏着教育不得当的父母。
打压孩子的父母,本质上是暴露了自己对权利的渴望。生活条件一般,工作也是基础员工,一辈子也没机会管别人,就只能拿孩子“练手”了。
这种强烈的控制欲,可能在孩子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后,都难消弭。孩子的任何事儿,都想掺和一下,就为了有一份存在感,体现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
美其名曰“为你好”、“我是过来人”,其实多少存在变相打压的成分。
第二种家庭,父母很少陪伴孩子
电影《心灵捕手》中的威尔是一个被父亲遗弃,被4次寄养3次遭受家暴的孩子,他成年以后情绪非常不稳定,并一次次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前程。
他内心积压了太多的愤怒,如同火山爆发一样。因为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他一次又一次的失控,这些都是童年时期经历带给他的。
威尔那句“别整我”,就是他最后的负隅抵抗了,让我也跟着破防了。还好,最终他回归到了正常生活中。
所以,我们常说,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重要到,可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一生!
朵朵父母忙于生意,她从小跟着保姆长大。有一次,幼儿园开亲子活动会,朵朵盼望了一天,妈妈都没有来。
活动结束后,朵朵愤怒的推倒了玩具。老师赶紧过去安慰,她却用力咬了老师的手,并哭着跑开了。
原来,那一天是朵朵的生日,她悄悄留出来一块蛋糕,想着和妈妈分享,却没想到,最后也没等到。
给予孩子物质条件的高低,或许会影响一部分人看你的眼光。但精神上的陪伴,却决定了你在孩子心中的高低,以及他之后的人生走向。
我们常说,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其实这话不假,父母情绪稳定了,孩子才能学会管理情绪。那么,如何保持稳定情绪呢?
首先,积极阳光的心态。
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也别整天抱怨吐槽,因为根本不解决实际问题。
父母不焦虑内耗,凡事都积极阳光,孩子在这种融洽的家庭氛围中,也会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其次,引导孩子的情绪。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要好好说话,哭闹也解决不了什么。告诉他们有理不在声高,遇到了事情要好好说话,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没有能力控制一些事情的发生,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情,让孩子明白,不要让坏情绪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还有,耐心和孩子交流沟通。
教育家艾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看看那些性格温和的孩子,多数是在安宁不内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试试用心和孩子沟通吧!
比如,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好,家长可以说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我们一起复盘下错题,争取下次考的更好。
当孩子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家长可以主动站出来帮助解决问题,这样也会让孩子获得满满的安全感和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碎碎念:
文中分享的这两种家庭的父母要注意,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的命运。家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让孩子学会在健康的土壤中舒展枝叶,自由生长,找到属于自己的姿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