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亿美元不是贷款、不是分期,是“现在、立刻、马上”打到账上!
特朗普的话像极了催债的,日韩两国打着算盘还没算清楚,白宫那边已经开口了:拿不拿得出来,那是你们的事,反正美国等着收钱。
2025年9月25日特朗普站在白宫讲台前,语气强硬地宣布:日本得交5500亿,韩国得交3500亿,全是“预付款”,这不是谈判桌上的互动,而是单方面的“通知”,更关键的是这笔钱不是买房买地,而是所谓的“贸易协议换来的投资承诺”,日韩两国一时懵了神:这钱,真得交?
这场“贸易协议”,听上去冠冕堂皇,其实更像是一纸债权合同,日本要投资5500亿美元,韩国也不能少,要掏3500亿美元,外加1000亿采购美国能源,表面上是投资,实则是一次性付款的买单,连账期都不给,特朗普亲自点名:“不是以后,是现在”。说白了这笔钱不进美国口袋,这协议就算没签。
更有意思的是,条款一边倒到令人发笑,美方不仅可以单方面指定投资项目,还要求对方在45天内完成资金汇出。收益分配呢?当然是向着美国倾斜,这种协议日韩政府即便签了,也得回头跟本国民众解释清楚:这不是“被割韭菜”,是什么?
日本虽然口头上答应得快,但心里也不是没盘算,它有8200亿美元外汇储备,日元还跟美元有互换机制,所以短期内不至于“断流”。
可别忘了美国对日本商品的关税即便下调,也还有15%。日本车企已经感受到压力,8月份对美出口就跌了28.4%,这协议看似削减关税,实则是把日本企业推下了另一道坑,韩国的处境就更尴尬了,拿着4163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要一次性掏出3500亿,还不算能源采购那1000亿,等于是GDP的五分之一直接打水漂。
这不是投资,这是抽血,韩国政府不是没试图谈条件,比如把投资改成贷款、争取货币互换协议,但特朗普根本不买账,美方的回应很直接:要么现在付款,要么别谈。
韩国不是不想谈,而是真没法全额“预付”。于是他们提出一个折中方案:能不能分期付款?或者干脆改成贷款,特朗普的回应很清楚:不行。你要的是协议,我要的是钱,不是承诺。
更糟的是,双方谈判还没谈拢,美国突然动手,9月初美国执法部门以“非法居留”为由,抓了300多名韩国工人,直接让韩国企业在美投资项目一度停摆,这手段看似是执法,实则是谈判桌下的“压舱石”。你不交钱,我就让你在美国的工厂难以为继。
韩国企业也不是吃素的,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你至少得让我知道我要投的钱是不是能赚回来吧?结果美方根本不回应商业可行性的问题,这局面让韩国左右为难:不投吧,美国不放人;投吧,钱可能打了水漂。
更复杂的问题还在后面。韩国国内议员开始担忧,美国是不是借着谈贸易的名义,逼韩国在安全问题上“表态”?尤其是台海局势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一旦美国要求韩国在台海“表个态”,将直接撕裂韩国对中贸易的基本盘。对韩国来说,这不是“站队”,而是“砍根”。
眼下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即将举行的APEC峰会,10月韩国将作为主办国迎来这场本应是合作共赢的平台会议,但现在议题已经被特朗普“改写”成了收账大会,特朗普是否亲自出席,成为日韩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老板”来了,才有机会重新谈条件。
不过从目前的态势来看,韩国形势已经吃紧,现代、起亚这些车企已经在强撑,不仅要自己吸收关税成本,还得面对美方不确定的政策风险。这种“出血式”竞争,撑得了一时,撑不了一世。
日本虽然表面镇定,但内部也不安稳,很多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担心,会不会重演当年“广场协议”之后的经济停滞?那时候日本也是为了迎合美国,做了很多“看似合理”的让步,结果却是失去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经济红利。
而从更大的格局来看,特朗普政府正在用一种近乎“经济高压”的方式,重塑全球贸易秩序。9000亿美元的要价,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规则的问题。日韩要交的,不只是投资款,更是对美国主导地位的变相“认账”。
特朗普这次亲自催债,姿态摆得比以往更硬,日韩两国虽然表面上在谈,实则是在博。一个有钱但心里不踏实,一个没钱但不能不谈,而美国手握规则、资源和安全话语权,看似占尽上风,实则也在赌:赌日韩不会反水,赌亚洲秩序不会变天。
但问题是这个赌局一旦失控,美国靠“催债”赢来的短期收益,很可能换来长期的不信任,日韩到底交不交这9000亿,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战略抉择,而这场交易真正的结局,还得等APEC之后,才能揭晓。
参考资料:
特朗普放话:日本5500亿美元,韩国3500亿,都得是预付款
2025-09-26 ·观察者网
被日本害惨了,美韩贸易谈判几近“归零”
2025-09-16 直新闻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