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 10:00—11:00
老牛湾黄河大峡谷
起个大早
听山河开嗓
黑龙江省的森林号子《林区采运号子》带你去兴安岭的密林深处,赫哲族嫁令阔《狩猎的哥哥回来了》唱响渔猎民族的豪迈,福建省的龙船歌(云霄)《船歌一喊件件顺》和畲族山歌《山哈福谣天上来》则把南方的温柔洒向黄河岸。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四子王旗的男女群舞《祝福》、男生二重唱《牧马人》、四重唱《杜尔伯特多么美》和男女群舞《阳光草原》精彩节目,把北疆的炽热一次性打包送你。
7月6日 20:00—22:00
恼包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今夜不追星
只追祖辈传下的声音
闭幕演出带你穿越三个篇章
序《中华民族一家亲》
民歌是刻在土地上的密码,是风穿过山谷时留下的回响。在这里,没有舞台的边界,只有篝火旁、田埂上、江河边的声声传唱。56个民族的歌声在此拧成一股绳,开场即王炸。屏住呼吸,等那句熟悉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点燃全场。
第一篇章《北疆回响》
当呼麦的低频震颤撞上马头琴的泛音,当乌拉特民歌的悠长尾音掠过沙漠与湿地,这片土地用声音绘制了一幅立体地图。北疆的歌,是风与草场的密语,是牧人皮囊里发酵的酒曲,每一句都带着旷野的呼吸。
第二篇章《山河共声》
从长江边的薅草锣鼓到儋州调声的波浪式吟唱,从崇明岛的情歌对答到西北花儿的峭拔高音——这一篇章是地理课本的音乐版。不同流域、不同海拔的歌,像支流汇入长江黄河,最终成为同一首“中华声景”。
第三篇章《时代和鸣》
老船工的号子混进了电子律动,山歌的即兴旋律遇上交响编曲。当非遗传承人与年轻音乐人同台,民歌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一棵不断分蘖的树:根扎在《诗经》时代,舒展在新时代。
尾声《同心共筑中国梦》
当所有歌者并肩而立,你会明白什么叫“声入人心”。歌手们以歌声为深情礼赞,传递着民歌中的情感寄托与文化归属,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并肩,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携手并肩、勠力同心,共同谱写新时代华章。
最后一班民歌列车即将发车
7月6日
从日出到月升
民歌的接力棒从未落下
在老牛湾与峡谷共鸣
在恼包村和万人同频
别等曲终人散
现在出发
还赶得上这场跨越山河的声宴
— END —
点“推荐”给我一颗小爱心吧~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