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画榆林
水果本是自然馈赠的健康美味,却在某些商家的“巧手”下,沦为收割消费者钱包与信任的“智商税重灾区”。
以为的“高端精致”水果,居然藏着这么多的猫腻,看似天然无害,实则满是“科技与狠活”。
央视怒曝水果界6大“化妆师”!看看你们知道几个。
前阵子买了串青提,看着翠绿饱满,咬下去却甜得发齁,咽下去嗓子里还发紧。当时没当回事,以为是品种问题,直到看了曝光才知道,这可能是泡过“甜蜜素”的果子,想想都后怕。
你花35元买的西藏神果,可能是2块钱的梨子烫了个头?景区里晶莹剔透的金西梅,齁甜到像生啃糖精?别笑!央视最近直接掀了水果骗局的老底,这些坑钱又伤身的"戏精水果",正悄悄躺进你家果篮。
从催熟香蕉到染色橙子,从药水泡荔枝到甜蜜素葡萄,这些"化妆水果"正悄然潜入我们的生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钾”,可以促进钠离子排出。
每天两根香蕉能够起到降血压的作用,还能预防因为缺钾而导致的腿脚抽筋。
所以基本上水果店中,都会卖香蕉这种水果可以说是家家户户的“刚需”。
一般吃香蕉的大部分都是健身的那批人,可你知道训练完吃一根香蕉等于白练嘛。
那些黄澄澄的香蕉,可能是"被成熟"的!商贩用乙烯利催熟青香蕉,让它们看起来熟透了。
现在很多商贩为了增加售卖效率,直接超标进行使用。
会变身的香蕉,长期食用这类香蕉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神经系统。
在旅游景点,我们常常能看到一种叫做金西梅的小果子。它们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很多商家将其包装为“天然水果”,然后以高价出售。
它有着红枣般的个头,表面晶莹剔透,金黄色中透着渐变的红。
搁在阳光下还闪耀着迷人的光泽,而商贩们对它的介绍,则唤做金西梅。
商贩们称其为天然水果,来自遥远的产地,还是正当季的稀罕物。
剥开蜜渍金果的光鲜外表,发现其本质是西梅或李子经深度加工的蜜饯。大量糖精、工业色素、防腐剂轮番上阵,不仅赋予它超长保质期和艳丽外表,更使甜度飙升到令人反胃的程度。
吃完后舌头被染红,甜味久久不散,完全失去了天然水果的清新感。长期食用这类高糖、高添加剂的伪水果,对身体健康无疑是一种负担。
部分金西梅甚至使用工业色素染色,表皮鲜亮诱人,但口感却远远不如天然水果。
商家将未成熟的小桃子采摘下来,经过简单的处理后,放入含有各种添加剂的溶液中浸泡。
小桃子逐渐吸收了溶液中的糖分、色素和防腐剂,从而变得色泽金黄、口感齁甜。
不知从何时起,水果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种神秘的黑色梨子——藏乌梨。
通常商家们打着“世界之巅、川藏特产”的旗号,将其宣传为来自青藏高原的珍稀品种。
他们大多声称,藏乌梨生长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地区,那里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藏乌梨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
号称西藏黑钻石,吹嘘能抗癌补硒,卖30元/个!真相是普通秋月梨高温烤黑或反复冷冻氧化,成本不到2块!
西藏农业农村厅亲自辟谣:本地根本没这品种!
削开皮果肉雪白,和普通梨一模一样,所谓花青素纯属瞎编
这些桃子表面裂开,看起来非常饱满,商家将其包装成“独特品种”,价格远高于普通桃子。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爆炸桃”并不是某种特殊品种,而是普通的冬桃,因水分和营养过多堆积,导致果实自然裂开。
本属残次品,却被商家包装成“糖分爆炸”的网红水果,售价翻倍。
部分裂口处已发霉,商家仍以"吸收天地灵气"为名高价售卖。实验显示,霉变水果含黄曲霉素,致癌风险增加20倍。
丽江夜市上有一种叫“金沙果”的水果很受欢迎。它的外形圆润,看起来像椰子。店家声称它比普通椰子更有营养,是丽江的特色水果。
商家把椰子外皮剥掉打磨光滑,涂层蜡就说是金沙江的特产。更过分的是用变质椰子加香精掩盖味道,这部妥妥的开玩笑嘛,这吃了不拉肚才怪呢!
异常高的糖分和可能存在的劣质蜡质,容易刺激胃肠道,导致部分人群出现反酸、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那种甜到发齁的口感,本身就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商家先将椰子的外壳剥开,去除掉最外层粗糙的纤维,和中层坚硬的壳,只留下最内层的果核,商家还会在其表面涂上一层蜡.
一个普通的椰子就摇身一变,成了价格高昂的“金沙果”。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奇的水果不断涌现,商家的宣传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希望监管部门能给力点,好好管管这些乱象,罚他们个倾家荡产!价格太低的,也要留个心眼,别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最重要的是,买东西留好小票,万一出问题了,也好维权。
水果本是健康生活的象征,却在资本操控下沦为“智商税”。年轻人需以科学视角破除“网红滤镜”,记住:真正的优质水果无需包装,带泥的苹果比黑钻梨更实在。
水果本是大自然的馈赠,却被无良商家贴上“伪科学”“伪稀缺”标签。
大家在购买水果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辨别,不要被商家的虚假宣传和伪装手段所迷惑。
只是这些骗局太隐蔽,普通老百姓哪能个个都火眼金睛。真希望那些商家能有点良心,别为了挣钱,把好好的果子弄得不像样。毕竟,吃进嘴里的东西,连着的是全家人的健康啊。
2025-03-13 湖南日报 起底“藏乌梨”骗局:虚构的高原特产,普通梨高温加工而成
光明网---2025.03.28:《果断曝光!水果界确实有一批“大忽悠”》
金西梅不是西梅,那究竟是什么?遇见这种高颜值水果千万别买! 央视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