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之前刷视频的时候,有没有被杜克和孟加拉一哥的故事感动过?
一个中国旅行博主,一个穷苦人力车夫,跨国兄弟情深得像电影剧情。

杜克帮一哥换车、改善生活,一哥攒钱请杜克吃汉堡,那画面温馨得让人直呼真善美。
可谁知道,转眼间这对“黄金搭档”就闹到分道扬镳的地步。

杜克掏出20万想给一哥个新开始,一哥收钱后却整个人变了样,台球室里抽烟打球,胖得认不出,眼神冷得像陌生人。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人的变化如此之大?

先说杜克和一哥是怎么认识的。
去年夏天,杜克背着包去孟加拉达卡晃荡,32度高温下街上车水马龙,正当他不知去哪的时候,一哥操着一口蹩脚的英语主动上来搭讪了。
当时的一哥瘦瘦小小,虽然没上过学,但自学英语说得还能听,他一边蹬车一边给杜克介绍当地风土人情,表现的十分朴实和真诚。

杜克通过聊天知道,一哥每天工作13个小时,月入才700块人民币,租车钱、房租一扣,剩不下几个子儿。
老婆孩子在家等着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杜克心软了,想请一哥吃顿肯德基解解乏,谁知一哥死活不答应,说那是富人去的地方,他这种穷人进去不合适。
其实何止是不合适,而是以当时的一哥外表,在等级森严的孟加拉,直接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这让中国小伙杜克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开始帮扶一哥。

杜克后来在视频里回忆,说那时候一哥的眼神干净得像没见过世面的孩子,穷是穷,但人品亮堂堂的。
就为了这份朴实,杜克给一哥买手机、买电三轮拉客,收入一下子翻了三倍,相当于跳出了原来的阶级。

后来两个人的兄弟情越来越铁,杜克干脆把一哥带到中国玩。
2025年上半年,杜克办签证,请一哥来中国转悠,他专门带着一哥往大城市跑,北京、上海、四川跑了个遍,管吃管住还管陪玩,就算对亲兄弟也不过人如此了。

不仅如此,杜克还帮一哥给孩子起名,带他见粉丝,只不过根据后来网友的分析,一哥的改变,怕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到了中国之后,一哥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受欢迎,他以为这些人都是真心冲着他来的,以为杜克借着拍他挣的盆满钵满。

根据后续视频可以明显看出,一哥后来对杜克的态度发生的明显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谦逊、小心翼翼”到明显的“理直气壮”,甚至还有几分不满。
只不过这些他在中国时藏的还算好,等到两人又回孟加拉后,一哥算是彻底不装了。
他在和杜克聊天的时候,不再称呼其为“兄弟”,而是经常“嘿”一声就行,就像在呼喝自己的小弟一样。

最新视频中,他穿着一件印着“赚钱不交友”等字样的短袖,带着杜克去买羊,谁敢相信,明明是他要用的东西,兜里居然不装一分钱。

虽然没钱,但是一哥的口气却是大的很,张嘴就和老板定下了6只羊,老板报的价格在杜克这个外行人听来都贵的离谱。
未宰杀的羊一只在中国也不过就六七百块钱,可6只羊老板居然报出了6000多元的高价。

最重要的是,一哥至始至终没有讲价的意思,更别说掏钱了,就直愣愣的看着杜克,示意他付钱。

在杜克坚持要求他讲价后,一哥脸上的不耐烦简直都要溢出来,最终杜克还是乖乖帮忙垫付了6000,看得人一阵唏嘘。

这价格,都够雇一个大学生打工俩月了。

可能是被一哥的态度给伤到了,杜克也决定结束自己和一哥的这段旅程,可直到这时候,他还是维持住了最后的“体面”。
他掏出了掏出20万块钱(约200万塔卡)给一哥开店创业,说这是最后的帮助,按照孟加拉当地普通人的工资来算,这一笔钱他们得挣30年。
可一哥钱利落的收了,脸上没惊喜,就淡淡地说谢谢。

杜克走后没多久就有网友爆料,拍到一哥在台球室打球,抽烟悠哉,胖得肥头大耳,眼神冷漠得像换了个人。
至于商店还开不开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都说“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放在杜克和一哥身上,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跑到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巴基斯坦大发善心的旅游博主越来越多,他们出手阔绰,总是打着“不求回报”的旗号。

可咱就是说,该醒醒了,从杜克一哥这件事儿就能看出,这不是在彰显我们的大度、善心和教养,反而是在养活“喂不熟的白眼狼”。

每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都不一样,外国穷人更是成分复杂,网红们,善心得有边界,别让真情喂了狗。

大家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源: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