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今年的4月份,中国向多家韩国企业发出警告,要求其停止向美国军工企业出口含中国稀土的产品,否则将面临制裁,这揭示了中美贸易之间的博弈,也暴露了韩国在中美夹缝中的尴尬处境,既依赖中国稀土供应,又试图迎合美国需求,最终因偷卖行为触碰中国红线。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生产芯片、导弹、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材料,而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者,控制着约70%的矿产产量和85%的精炼产能,尤其在重稀土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比如镝和铽。
相比中国,虽然美国拥有稀土矿藏,但开采和提纯技术落后,其中90%以上的稀土都要依赖中国进口。
2025年,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后,中国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剑指美国军工和高端制造业。韩国企业却试图钻空子,从中国进口稀土,加工成零部件后转售美国。
比如,韩国的三星、LG等著名企业会将含稀土的电力设备、电池组件供应给美国F-35战斗机和核潜艇项目,从中赚取差价。
中国并非一刀切禁止稀土出口,而是通过稀土化学指纹和大数据溯源技术,精准追踪稀土流向。即便韩国企业将稀土拆解为零部件或更换包装,仍能被识别,一旦违规,中方将采取二级制裁,断供稀土并限制涉事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韩国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度极高,5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航空业使用的钪元素更达70%以上,若断供,三星的半导体工厂每月可能损失12亿美元产能,现代汽车的固态电池研发也将推迟3年。
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当然是美国的国防工业。因稀土短缺,F-35战斗机的生产可能会被延迟最短12个月,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建造周期甚至会被延长2年之久,特斯拉的机器人项目因钕铁硼磁体断供面临停产,苹果、英特尔等企业也陷入芯片和电池生产瓶颈,预计损失超500亿美元。
虽然美国试图通过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盟友进行代购稀土,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精炼技术落后,成本高昂。比如,在美国本土稀土矿的精炼率只有65%,而中国已经高达98%。即便获得矿石,美国都很难摆脱对中国的技术依赖。
事件暴露了全球化供应链的致命弱点,过度追求效率而忽视安全性。韩国企业被迫在中国市场与美国订单间二选一,而其他国家也在加速寻找替代方案,日本提升稀土回收技术,欧盟推动原材料多元化,澳大利亚扩建矿山。但这些举措短期内难见成效,且成本可能增加20%-35%。
中国则借机推动产业升级,从出口原材料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2024年,中国稀土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并主导制定多项国际标准,进一步巩固话语权。同时,中国与印尼、刚果等国合作开发新矿源,确保供应链多元化。
韩国的教训表明,在中美博弈中“左右逢源”的风险极高。稀土之争不仅是资源争夺,更是技术、产业链与规则制定权的较量。中国通过精准制裁向全球传递信号,配合美国去中国化需付出代价。
未来,各国或被迫在效率与安全间重新权衡,而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更新时间:2025-05-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