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暖气在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导致环境干燥,不少人出现喉咙干痒、干咳等不适。《黄帝内经》指出“燥胜则干”,点明燥邪耗伤人体津液是核心病机。同时,“喉为肺之门户”,肺喜润恶燥,燥邪伤肺,喉咙便首当其冲。因此护喉关键在于润肺,而润肺应遵循《内经》“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诫,御燥不等于贪凉,保护肺气才是根本。下面,我们就结合经典,送上一份科学的“护喉润肺攻略”。
一、食疗润燥,津液自生
《内经》认为,津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对抗燥邪,不能只喝白水,更要通过食物生津。
1. 温和的茶饮选择:
桔梗麦冬茶:可取少量桔梗、麦冬与甘草泡水饮用。在中医理论中,桔梗常被用于利咽,麦冬则有助于滋阴生津,甘草能调和诸药。这个组合对于缓解干燥引起的喉咙不适或有帮助。
2. 日常食材的利用:
白萝卜(《本草纲目》称其“生食升气,熟食降气”): 它能清热生津、顺气化痰。嗓子不适时,喝一碗热腾腾的萝卜汤,能有效滋润呼吸道。
蜂蜜(《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上品,安五脏,益气补中):温水冲服,能润燥滑肠,使津液得以布散全身,实现“润肺止咳”之效。
雪梨/荸荠:二者皆为甘寒之品,能清热化痰、生津润燥,是天然的“润喉糖”。
二、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改变外部环境和生活习惯,能从源头上减少燥气的侵袭。
1. 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者通过在室内放置清水、湿毛巾等方式,尝试将湿度维持在一个相对舒适的范围。
2. 有意识地补充水分:养成定时、少量饮水的习惯,这有助于让喉部黏膜持续保持湿润。
3. 注意保暖,适度饮食:依据《内经》中“形寒饮冷”的提示,饮用温水、注意颈部保暖,对于保护呼吸道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4. 蒸汽舒缓法:在安全的前提下,吸入温热的水蒸气,是直接湿润鼻腔和咽喉黏膜的简便方法。
5. 尝试腹式呼吸:相较于短浅的胸式呼吸,深长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让气息更为平和,减少对喉部的刺激。
三、按摩经穴,扶正祛邪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激发身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1. 按揉天突穴: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此为“气机出入之关隘”,用指腹轻轻按揉2-3分钟,有通利气道、宣肺降气、润喉开音的功效。
2. 按揉列缺穴:位置在前臂,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此为肺经的“络穴”,专治头颈咽喉部疾患,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面对冬季的干燥,可以尝试多种温和的方式来应对。借鉴《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养生思想,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环境和养成良好习惯,或许能更好地陪伴喉咙度过这个冬天。当然,如果不适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