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作为经济科技强国,一度是世界最大移民国,各种肤色的人群纷纷以拥有美国国籍为荣,美国上流社会的富豪精英们,大部分也都是移民而来 —— 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来自前苏联犹太家庭,金融巨鳄索罗斯生于匈牙利,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则是南非裔,这些名字背后,是美国国籍曾经承载的机遇与荣耀。
但近年来,放弃美国国籍的富裕人群数量持续攀升,甚至可用 “疯狂抛弃” 来形容,2024 年,放弃美国公民身份的富裕人数达到 4820 人,较前一年激增 48%,创下 2016 年以来的年度高位,跻身历史第三高值。
美国独步全球的税收制度,是驱动富人退籍的核心推手,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遵循 “属地征税” 与则的发达国家不同,美国实行 “属人征税”—— 只要持有美国护照,无论身在何处,哪怕全年未踏足美国,全球范围内的收入都必须向美国税务局(IRS)申报,全球范围内,仅有非洲的厄立特里亚采用类似制度。
2010 年《海外账户纳税法案》(FATCA)的实施,让这张 “税务网” 变得密不透风,该法案要求全球金融机构向美国披露美国客户的账户信息,否则将面临美国金融市场的严厉制裁。
为规避合规成本,众多海外银行对美国公民采取 “一刀切” 政策,拒绝提供开户、贷款等服务,瑞银等国际大行曾因未按要求披露信息,被美国政府处以巨额罚款,这更让中小银行对美国客户避之不及。
这种监管压力并未精准瞄准偷税漏税的顶级富豪 —— 他们往往能通过复杂的财务架构规避限制,真正被困住的是常年在海外生活的中产群体。他们即便不欠一分税,每年也需耗费数周时间填写数十份海外资产申报表,稍有疏漏就可能面临高额罚款。
更有 “意外美国人” 因父母身份稀里糊涂获得美籍,直到银行冻结账户才知晓自己的纳税义务,堪称飞来横祸。想要脱离这套体系,还需支付 2350 美元的官方手续费,这也是全球最高的 “退籍成本” 之一。
美国护照带来的机会成本,正在成为职业发展的绊脚石,日本、韩国等 20 多个国家明确禁止双重国籍,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生活的美籍人士,若想获得本地职业晋升、参与公共事务或保留家族资产,必须在两国国籍间做出 “二选一” 的残酷抉择。
一名在东京从事金融行业的美籍日本人曾公开表示,若想晋升管理岗位,必须放弃美国国籍,否则将因 “身份合规问题” 被排除在核心业务之外。
即便下定决心退籍,流程的繁琐也足以消磨耐心。由于申请人数激增,美国驻全球领事馆普遍出现办理积压,在新加坡,预约退籍面谈需等待 8 个月。
在迪拜,这一时间长达 14 个月,而在部分欧洲城市,等待周期甚至超过两年。这种漫长的等待不仅消耗时间精力,更可能让申请人错失海外投资、职业转型的关键窗口,形成无形的沉没成本。
政治环境的波动则成为另一个推手。部分群体通过放弃国籍表达对国内政策的不满,这种 “用脚投票” 的方式,在意识形态分歧加剧的背景下愈发常见。他们认为,美国护照所代表的价值观与生活愿景逐渐背离,放弃身份成为表达立场的终极方式。
放弃美国国籍并非终点,而是 “身份资产重组” 的开始。“国籍等于安全感” 的传统观念正在瓦解,“弹性公民”“全球游民” 等新概念兴起,人们开始像配置资产一样规划身份。这一需求直接催生了 “投资入籍”(CBI)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加勒比海国家成为入门级选择。圣基茨、圣卢西亚等地推出的投资入籍项目,仅需 20 万美元投资(可用于购房或捐赠),即可获得免签 140 多个国家的护照,且无全球征税、居住要求。瓦努阿图则以 “高效” 著称,投资门槛 10 万美元起,最快 1 个月即可完成审批,成为应急身份的热门之选。
预算充足的顶层玩家更青睐欧洲身份。马耳他的 “公民权计划” 以 69 万欧元起的门槛,提供免签 169 个国家的通行能力,且可自由定居欧盟 27 国;葡萄牙的 “黄金签证” 通过 50 万欧元购房即可获得居留权,满足居住要求后可申请国籍,成为兼顾资产配置与身份规划的优选。
高净值人群的玩法更为复杂,多采用 “组合策略”:家庭成员保留美国身份以享受教育、市场优势,同时配置欧盟居留权优化税务结构,再用加勒比护照实现全球商务出行。这种 “多身份组合” 既规避了单一国籍的限制,又能最大化利用不同国家的政策红利,成为全球化时代的生存智慧。
美国退籍潮的背后,是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重新定义。当美国护照带来的税务负担、金融限制与机会成本,超过了它所赋予的权利与便利,理性的选择自然是 “用脚投票”。这场浪潮并非对美国的否定,而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 在资本、人才自由流动的今天,身份早已不再是绑定一生的标签,而是基于生活方式、财务规划的动态选择。
从 “单一国籍” 到 “身份组合”,从 “被动接受” 到 “主动规划”,这种转变正在重塑人们对 “归属” 的认知。未来,一本护照或许不再能定义 “你是谁”,真正的身份价值,将体现在跨越边界、优化资源的能力之中。
信息来源:
政部年度《放弃公民权和放弃永久居留权人士名单》,美国财政部官网,
https://www.fiscal.treasury.gov/[2] 《海外账户纳税法案(FATCA)实施细则》,美国国税局(IRS)官网,https://www.irs.gov/
[3] 2024 全球投资入籍市场报告,投资移民理事会(IMC),
https://investmentmigrationcouncil.org/[4] 英达被控在美国 “洗钱” 事件解读,央视新闻,
https://m.news.cctv.com/2017/02/25/ARTIbwWMiqoDiXco0lqx4h9x170225.shtml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