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餐饮圈最热闹的事儿,西贝绝对算一个,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刚给预制菜划了道线,“预包装菜肴,加热才能吃”,转头贾国龙就开了厨房直播,拍着胸脯说:“咱这中央厨房送的净菜,不算预制菜!”
这话一出来,网友都懵了,按规定,连锁厨房送门店的净菜、半成品确实不算预制菜,但老百姓心里咋想?“现炒菜”不得是新鲜食材、明火现炒?谁能想到,中央厨房做好冻三天,门店热一下就算“现做”?
太二酸菜鱼更绝,去年9月热搜上挂着“7分钟上完菜”,桌上那沙漏滴答走,看着像计时,实则成了预制菜的“实锤”,活鱼现杀哪能这么快?商家拿规定当挡箭牌,可消费者的舌头不傻啊。
西贝这事儿最气人的是啥,用预制菜的成本,卖现炒菜的价。一盘预制菜热一下,敢要80块,而日本的萨莉亚就实在,人均30块吃意面披萨,70%菜品20块以下,2024年还赚了25亿。
星级酒店更离谱,有网友吃席时发现,菜端上来包装都没拆,合着花大价钱吃的“硬菜”,都是中央厨房批量生产的?反观萨莉亚,人家明明白白告诉你“我就是预制菜”,价格便宜量又足,难怪成了“西餐界蜜雪冰城”。
监管呢,按说商家用预制菜得明码标价,违者最高罚10万。但现实是,有几个店会主动说?广州那家湘菜馆被逼得开直播炒菜,结果客流量涨了三成,不是消费者爱看热闹,是实在没地儿找真现做的店了。
西贝这事不是个例,是整个行业的病,想治,得从三方面下狠手:
第一,规矩得掰扯清楚,德国对食品标签欺诈能判3年,咱是不是也能学学?比如规定中央厨房菜品必须24小时内送达,配送时间写进菜单。日本搞“预制菜分级认证”,咱也整个红黑榜,让消费者一眼看清谁在玩套路。
第二,消费者得硬气,罗永浩敢怼西贝,普通人咋整?其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说了,咱有知情权。遇到不标预制菜的店,别忍,直接投诉。之前就有消费者靠这招拿了500块赔偿,你不维权,商家就当你好欺负。
第三,商家得长点心,萨莉亚能靠“透明+低价”火起来,国内企业咋就不行?有个新兴品牌搞“区块链溯源”,扫码能看菜品啥时候做的,结果半年融了千万。说白了,玩套路不如玩真诚,消费者又不傻。
这事说到底,预制菜本身没错,错的是拿预制菜当现做菜骗钱。西贝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行业的糊涂账:标准模糊、监管松垮、商家耍滑。要我说,消费者得学会用脚投票,监管得拿出真刀真枪,不然下一个“西贝”还会冒出来,毕竟,谁都不想花现做的钱,吃冷掉的预制菜吧?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