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感叹中国怎么可以这么强!原来历史书上说中国人很优秀是真的

最近韩国媒体集体破防,盯着中国狂发问:“他们怎么做到的? ”从能发电的水泥到麦田里的《千里江山图》,从贵州苗绣登上巴黎T台到水下跳起唐朝舞,中国人好像突然把老祖宗的技能包全点满了。

但翻翻历史书就会发现,这事儿根本不稀奇——咱们祖上早就把“开挂攻略”写进DNA里了。

河南农村的张大妈至今记得,她爷爷靠一本《论语》考上秀才,全家搬进县城。 如今她孙子正备战高考,桌上摆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让种田娃和官二代同场考试,这套玩法延续1400多年,现在进化成了高考和公务员考试。

去年深圳某重点中学贴出的喜报显示,全校前50名学生里,37人父母是普通职工。 这种“英雄不问出处”的规则,让贵州大山里的孩子靠做题能进华为天才少年团,山东技校生能拿世界技能大赛金牌。

今年南京长江大桥换上了能发电的水泥,东南大学的科研团队把普通建筑材料改造成“充电宝”。 这种水泥白天存电、晚上发光,实验室数据证明,铺满一个足球场的发电水泥,够20户家庭用一整天。

在青海戈壁滩,换电站比加油站还密集。 大货车司机老李说:“以前跑新疆得带三组电池,现在每隔200公里就能换电,跟给手机换充电宝似的。 ”

这种基建狂魔的操作,其实是把古代驿站的思路升级了——汉朝人骑马换马,现代人开车换电。

去年河南麦收季,90后小王团队开着收割机在麦田“画”出《千里江山图》。 他们用北斗导航定位,误差不超过2厘米。 新华社拍的视频被老外疯转,BBC主持人惊呼:“中国人把庄稼地变成了艺术馆!

山东寿光的菜农更绝,他们给西红柿听音乐,用手机APP控制大棚温度。 去年出口迪拜的彩椒卖到50块一斤,中东土豪点名要印着“寿光”商标的蔬菜礼盒。

贵州凯里的90后绣娘阿朵,前年还在抖音直播绣花,今年她的苗绣卫衣就出现在巴黎秀场。 设计师把图腾纹样扫描进电脑,激光裁剪的苗绣贴片缝在牛仔外套上,老外排队抢购。

现在寨子里300多个绣娘组团接单,70岁的吴奶奶边带孙子边绣花,一个月能挣4000多。 她说:“以前绣的花只能垫箱底,现在手机一响就知道又来钱了。 ”

河南卫视搞的“水下唐宫夜宴”直接封神。 舞者穿着20斤重的仿唐衣裙,在水里泡6小时拍出3分钟镜头。 视频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日本网友看傻了:“确定不是CG特效? 中国穿越剧照进现实了! ”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抖音点赞破亿带火整座城市。 去年国庆假期,有老外专门飞来看表演,结果被兵马俑文创雪糕圈粉,一口气买了20根托运回国。

疫情期间武汉建火神山医院,建筑工老张在工地连续熬了三个通宵。 记者问他为什么拼,他挠头说:“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我爸参加过98抗洪,到我这代不能掉链子。

这种较劲体现在科技上更夸张。 中科院团队为突破光刻胶技术,在实验室睡了整整两年。 项目负责人说:“荷兰人卡我们脖子? 咱明朝就能造郑和宝船下西洋,这点事算个啥。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满载光伏板的列车每周三班发往德国。 这些太阳能板用上了汉朝“夹缬”染色技术,发电效率比普通产品高15%。 德国工程师拆开研究半天,最后结论是:“中国人把唐代工艺和量子技术杂交了。

在非洲肯尼亚,蒙内铁路的司机多半是当地姑娘。 她们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时,除了学技术还要背《论语》。 现在她们能用斯瓦希里语解释“有朋自远方来”,成了中非文化传播的活招牌。

福建土楼里的客家祠堂,去年改造成了AI训练基地。 工程师们在大鱼海棠的取景地搞算法研发,老祖宗修的夯土墙成了天然散热器,机房空调费省了一半。

苏州园林更绝,留园里架起了5G基站。 游客戴着AR眼镜看假山,能瞬间穿越回乾隆下江南的场景。 景区负责人说:“我们祖宗修园子讲究移步换景,现在玩的是移步换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历史   中国   中国人   历史书   优秀   寿光   去年   贵州   河南   论语   水泥   孙子   江山   老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