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会员店最近因为把好丽友派摆上货架,被一群会员集体吐槽的事

大家好,我是裤衩,今天跟大家讲的是山姆会员店最近因为把好丽友派摆上货架,被一群中产会员集体吐槽的事儿。表面看是超市换了几个商品,背后却藏着场价值百亿的信任危机——当会员们发现花680元办卡买到的,竟是楼下超市随手能拎的零食时,那种被背叛感直接炸了锅。

我朋友就是个典型山姆信徒。去年她迷上一款日本绿茶饮料,两次断货后吓得直接囤了四箱塞满储藏间。更夸张的是有回抢到两套限量ARABIA餐盘,礼盒都没拆就说要送人,结果没俩月成了我家餐桌常客。这种“囤货焦虑”现在蔓延到了小红书——有人像怀念青春般列出消失的蛋黄酥、米布丁清单,而新上架的徐福记燕麦蛋糕、芥末虾饼旁,满屏都是黑人问号脸。最刺眼的是那盒标着“减糖80%”的好丽友派,三百多条差评齐刷刷吐槽:“甜到齁嗓子”“配料表第三位就是起酥油,当我瞎吗?”

会员费的本质在这刻突然无比清晰:中产们付260元甚至680元,买的从来不是大包装,而是那层“严选”金钟罩。山姆店里高悬的标语写得明明白白:“为菁英生活提供高品质商品”。可当好丽友这种深陷过“中外双标”争议的品牌,和卫龙辣条并肩登堂入室时,滤镜碎得噼啪响。一位老会员的质问特别扎心:“如果选品和永辉没区别,我干嘛多花这笔钱?不如省下去洗车!”

但骂山姆“变味”的人可能没看透另一组数据:它在中国年销售额破千亿后,突然撞上“增长魔咒”。门店两年狂扩38%,70%商品转向本土供应商,可品控根本追不上速度——发酸牛奶、活虫坚果、阴阳标签的卤菜接连曝光,黑猫投诉堆了上万条。高管层三个月换血三次,新总裁硬推全球标准,反手就把进口西梅干换成糖渍梅,法棍直接下架。更现实的是,当Costco凌晨三点排长队、盒马靠活鲜抢客时,山姆只能靠国产品牌压价保利润,连戴森吸尘器都悄悄换成追觅。

这里藏着个残酷认知转折:所谓“中产认同感”,本质是套精致枷锁。我媳妇一边骂我买的戴森平替难用,一边从拼多多下单老式椰棕扫帚;嘴上喊着健康无糖,转身对山姆减糖版好丽友嗤之以鼻。中产们自己都活在性价比与优越感的撕裂中,却要求山姆永远当那个“理想管家”——既要全球尖货又嫌贵,既要本土化又嫌low,这题换谁都解不了。

所以啊,咱们得清醒:超市不是家,别动真感情。如果你就图个“闭眼买”的省心,趁早把会员卡换成胖东来或Costco;若更在意柴米油盐的实在性价比,楼下超市加电商组合拳可能更香。但要是你问我山姆该怎么选?这才是真难题——押宝老会员的精致情怀,还是拥抱新大众的规模战场? 换你当老板,敢不敢砍掉好丽友,赌那群边骂边续卡的中产永不背叛?#分享城市新鲜事#

山姆上架好丽友刺痛中产:
会员费买的是优越感还是性价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美食   山姆   会员   货架   集体   中产   超市   性价比   优越感   商品   菁英   东来   滤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